CIII.3
2016-01-25 07:22:26
從音樂開始,到音樂結束
這是個有些傳奇的年輕靈魂。據說很多人在倫敦偶遇過Amy Winehouse,很多在酒吧里。 在Glasgow第一晚,友人開車前往市里他們常去的酒館。廣播裡換了首歌,他們說這是Winehouse,並滿是自信地問我喜不喜歡她。我恍惚地看著窗外,有口無心地yeah yeah搪塞過去,其實完全不了解她和她的音樂,直到這部電影。
相當驚嘆導演對海量視聽素材的選用拼合,克制,走心,沒有矯揉造作的操控或加工。除了一兩個訪談段落有同步畫面外,其他人物都只有聲音,他們說他們的,Amy做自己的,你可以從別人的話語裡挖掘更深的真相,也可以選擇沉浸在和Amy一對一、私密到有voyeuristic之嫌的空間裡。如果說歌手自己已足夠讓這部電影好看又好聽,那構築這個曖昧的影院空間一定是導演的功勞。
最動人的瞬間都和音樂有關:」Back to Black「前奏開始,鏡頭推進錄音間,突然只剩下她的人聲,幾句唱完又回歸預錄好的配樂,是她個人才情和行業包裝互動的神來之筆;其二是她和Tony Bennett一起錄歌,讓人深深為她對音樂的愛而感動。另一端,在貝爾格勒的演出現場,「You Know I』m No Good」的鼓點響起,而Amy完全不為所動,哀怨地左顧右盼,你意識到,這個最初為了真實而自己寫歌、只想唱歌做音樂的才女,在毒品、酒精、媒體轟炸和對男性權威形象的盲目追尋後,已經喪失了對音樂最初的愛和敏感。也許,在8年前她將一首「Rehab」唱紅全球的那一刻,她已經與魔鬼簽了契約。
不少人罵這部電影無異於片中的狗仔,也是對公眾人物的一次消費而已。實際上這種藝術形式自誕生之初就沒能擺脫道德的拷問,尤其是記錄片。如果說教育大眾、宣揚正義、促進入類社會進步是記錄片的初衷和功用,而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那麼又以什麼標準來衡量、又由誰來確定一部片子是否實現了這種效果呢?不過就像對重大事件的紀錄電影大多在真實事件結束(甚至是至少幾年後)才問世一樣,負責的藝術家會規避消費的狂熱期,等到主觀能力和外部環境都能夠儘可能還原真相的時候,對真相的探求才會開始。Amy已經離世五年,誠意緬懷還是惡性消費,影片的每一刀剪輯自是評說。再說,在走進螢幕的一刻,每個觀眾也都成了共謀,自然失去了評判的資格。
也許最終還是要回到音樂本身。至少對本人來說,這部電影讓我認識並愛上了她的作品。下次再響起Amy的歌,我會踩著鼓點陶醉地唱上兩句,再沒什麼好搪塞或恍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