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星際大戰七部曲:原力覺醒 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

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星际大战七部曲:原力觉醒(台)

7.8 / 978,064人    135分鐘

導演: J.J.亞伯拉罕
編劇: 勞倫士卡斯丹 喬治盧卡斯
演員: 黛西蕾德莉 嘉莉費雪 馬克漢米爾 哈里遜福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邑人

2016-01-29 23:17:33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論《人民日報》的尷尬與欣慰


「這樣一部影片如此『賣座』,反映了美國廣大人民對現實的不滿,他們希望從虛無縹緲的幻境中尋求慰藉......百分之八十的成本花在特技上。但是,這股風又能維持多久呢?整個資本主義文化的腐朽沒落,註定了美國電影事業是找不到真正的出路的。」

別笑!這可是很正經黨的喉舌之論,是發表在國內第一大報《人民日報》上的針對評論《星球大戰》的報導,發表日期為1978年7月24日06版上,原標題為《星球大戰為什麼轟動美國》。

不過,時間最終給出了證明,告訴我們誰才是可笑的那一個。30餘年過去,不僅資本主義文化沒有沒落,反倒找出了出路,還打入了戰無不勝的社會主義內部,來腐朽我們來了。

不過,《人民日報》聊可欣慰的是,《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在世界其他地方連破紀錄,大有戰無不勝之勢,可來到中國,卻出現了嚴重的水土不服,既沒有獲得交口相讚的口碑,也沒有收穫強力勢頭的票房,而增幅趨緩,顯得有些不瘟不火,表現乏力,遠不如《玩命關頭7》《侏羅紀世界》等來得那麼兇猛。儘管最終也能衝破10億票房,但與海外的表現相比,甚至與同為第7部的《玩命關頭》相比,簡直算是一種失敗。先前就有美國媒體預言,星戰唯一不能創造歷史的地方可能就是中國,真是不幸言中。不過呢,按照《人民日報》的邏輯,西方人是從虛無縹緲的幻境中尋求安慰,而我大天朝是先進文化的代表,人民精神生活很高尚,所以容不得星戰的放肆,這樣的票房顯然是意料之中。嗯!

其實吧,究其原因,大抵還是粉絲文化鬧的錯。作為正傳的《星球大戰》上映於1977年,當時因為它宏大的世界觀、瑰麗的鏡頭、曲折的故事,一下征服了英語世界,改寫了科幻片的正常拍攝進程,一下影響了幾代人,甚至包括史匹柏、詹姆斯·卡梅隆、朗·霍華德、彼得·傑克遜等一批後來的電影巨頭們。而那時候的大天朝,國門未開,正以井底蛙的口吻站在意識形態的制高點上說風涼話呢,正如本文開頭所示。

相比較而言,《變形金剛》之所以在中國獲得巨大成功,就在於多年文化灌輸,從1980年代開以動畫片及線下產品的形式形成多重轟炸,等到大電影上映時,多年鋪墊的結果近乎自然地形成了票房井噴。同樣的道理,星戰文化在美國形成的沉澱,隨處可見的光劍,萬聖節必見的黑武士裝備,可愛的R2-D2、C-3PO也是處處可見,無論是伴隨星戰長大的成年人,還是深受影響的新一代,都對星戰懷有濃厚的感情。而情懷是可以賣錢的,就像羅胖及「羅輯思維」。還比如我個人極其喜歡《魔戒》,藍光碟看過多遍,當《霍比特人》上映時,儘管成色比《魔戒》差好遠,但我依然痴迷其中。愛者恆愛,腦殘粉猶然,誰叫星戰系列的腦殘粉多呢。

對於中國觀眾來說,瑰麗的電影鏡頭已經看過了《阿凡達》,大場面已經看過《復仇者聯盟》,這種情況下,再去看《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就會覺得也沒有什麼嘛。現實證明,沒有前戲的陳鋪,直接入戲就只能早泄了。中國的大多觀眾,就體會不到星戰腦殘粉們即便能看到一下千年隼號的身影就激動不已了,何況還有韓·索羅、楚巴卡,以及光劍等元素足夠解頤了。其實吧,對於腦殘粉,看看我朝的掏糞男孩、鹿晗的粉絲就大抵知道了。

好吧,反正作為正傳與前傳的前六部星戰,我也沒有寫過。這裡就捋一捋其中的故事線吧,按時間線來說,前傳基本上在講絕地武士阿納金的崛起與墮落。那個時代在那個銀河系中,絕地武士依然擁有強大的力量,在維繫著宇宙的和平。阿納金被發現擁有強大的原力,並且被預知是唯一能夠手刃邪惡勢力西斯大帝的人。只是,大家只猜中了開頭,卻沒能猜中結尾。最最後來,的確是阿納金手刃了西斯,但過程卻如非所願,他先是收到了黑暗勢力的誘惑,投靠了他們,並反過來與絕地武士為敵,幾乎殺盡了他們,只剩下尤達大師及自己的師傅歐比旺兩位。然後到了正傳中,已經改名為達斯·維達的阿納金已成為了黑暗勢力的最大幫手,對光明的一方採取強勢進攻勢態,光明方則逐漸式微,直到新一代的絕地武士盧克的養成。盧克正是阿納金的兒子,他接受了殘存的絕地武士歐比旺及尤達大師的訓練,成為了當世新一代也是最後一個絕地武士。在與達斯·維達鬥爭的過程中,他突然被告知這個兇殘的對手,居然就是自己的父親,在震驚與錯愕中,盧克努力去喚醒曾經的阿納金的良知,與之聯手盡力殺死了更為強大的西斯大帝,這才終於完成了銀河系的和平。從阿納金到盧克,兩代人的成長,講完了星戰六部曲的完整故事。簡單說就是前傳講述阿納金成長並黑化的過程,正傳講盧克成長並與黑武士不斷鬥爭的過程,最終又聯合黑武士幹掉終極大boss的故事。

而到了《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作為電影的重啟版,它沒有像《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那樣,另起灶路,也沒有像《X戰警:第一站》《蝙蝠俠:俠影之謎》《星際迷航》那樣講最初的故事,而是將星戰六部曲的故事延續了下來,講盧克完成了銀河系的和平之後,因為此時整個銀河系就只剩下他一個絕地武士,於是他想繼續培養新一代的接班人。而他選中的弟子則是自己妹妹萊婭公主與韓·索羅所生的兒子本·索羅,但不幸的是,本就像他的盧克的父親阿納金一樣,背叛了光明的力量,受到新的黑暗勢力的誘惑,走向了光明的反面,變成成為了凱洛·倫。盧克由此心灰意冷,選擇了歸隱。凱洛·倫則攜黑暗勢力,不斷襲向光明力量。尋找唯一的絕地武士盧克就成為了新共和國的當務之急。這就構成了《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的故事背景。它沒有直接延續《星球大戰:絕地歸來》的故事,而是用暗含的線索講出了盧克之後的遭遇,再然後就跳開了新的傳奇,用新人新故事的方式,展開了新的演繹。

要想在前六部的故事背景下,進行新的拓展,其實相當難。但JJ戴著鐐銬跳舞,居然跳的相當漂亮,他處處向前作致敬,而且一切軌道似乎都在原有的方向上進行延展,甚至故事的展開,幾乎就是把第一部與第四部的故事結合起來,然後重新講了一遍,但它依然獲得了成功。如前所云,對於腦殘粉來說,只要能夠再次進入星戰的宇宙之中,就已經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了,何況可以從中發現主動彩蛋,直接與童年的記憶進行接軌,所謂幸福,就莫過於此了。只是,中國由於當年政策,沒有引進過,以致於連周邊產品都不能帶來衝擊,結果就只造成了《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在中國的滑鐵盧。

其實,當初《星球大戰》上映的1977年,中西方世界正處於冷戰時期,盧卡斯將他對冷戰的只管放映投射到了影片之中。片中的黑暗勢力,衣著像是二戰時期的法西斯,光劍的紅色則明顯是對社會主義陣營的映射。代表光明一方的藍色光劍,由恰恰是美國國旗的顏色。黑暗與光明的對壘,就像極了資本主義陣營與社會主義陣營之間的對峙。現在,冷戰早就結束,《星球大戰:原力覺醒》,這些政治映射當然也就不復存在,儘管代表黑暗一方的光劍依然是紅色的。這也在客觀上造成了最新一版的深層次含義少了一層,僅僅代表了懷舊而已。這可能也是它不在中國受歡迎的原因之一,我猜的。

我在電影院裡,就先是看到身邊的一個哥們呼呼大睡,然後終於耐不住起身早退了,再然後還聽到右前方再次傳來另外一陣酣暢的呼嚕聲。這不怪他們,只怪國門打開的太晚,沒有早早接受星球大戰的洗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