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玻璃偵探--An Inspector Calls

罪恶之家/探长来访/神探驾到

7.7 / 6,085人    87分鐘

導演: Aisling Walsh
原著: J.B. Priestley
編劇: Helen Edmundson
演員: Sophie Rundle Lucy Chappell 米蘭達李察生 肯史托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alvator

2016-02-01 09:15:14

偵探外表的Moralism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是我寫過最正經的影評了#
說到底,這是一部偵探外表的moralism劇。畢竟劇本是很早的,如果說贖罪核心老套也情有可原。
開篇懸疑處理常規,如一般的英劇,先把英國人的貴族氣立起,塑造典型的上層資產階級家庭形象,為後面的諷刺鋪墊;之後探長的突訪和無故一直伏筆到結尾。影片發展階段結合閃回,是每一個參與者的自審與贖罪,形象刻畫略顯扁平和直白。倒是最後十五分鐘,影片顯示出它的力道,觀眾很可以推出,之前實際審問的探長goold實為god,他的審問也是一種命運性的暗示,雖然影片未明說,但未免有些太明白了。最開頭「do you believe God」的小伏筆略有些生硬和突兀,技巧性意味顯著。
因此本片並非在形式結構上過多著墨,重點是突出在其人性贖罪層面。也許過多接觸結構性技巧性的作品,現在的觀眾看到如此側重於形而上的作品,多會感到厭倦。可以說技巧是本片的弱點,倒也是一種諷刺了。不用說,這些對資本主義階級道德感迷失的批判性作品,在19C-20C的法國文學、俄羅斯文學中極其常見,不必多講。只談我以為的本片最大的亮點在於,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上帝預示到自舛的女子的悲慘結局不救反而跑到罪惡之家中一番說教逼迫著懺悔,實際上有理可循。首先基督的教義中救世主並非直接的援助,而是依靠感化和自我救贖完成;其次,從時間上考量,God留給罪惡之家贖罪的機會,其暗示在於真正探長來電之前,艾瑞克是有去找受害女Eva的意向的,雖然這念頭被精緻利己的自我寬慰推脫掩埋,其深刻在於,當你知道你的罪惡並未造成實質傷害時,你是否依舊懺悔。這是本片的核心,是對道德贖罪的思考。
還有看似毫無邏輯的地方在於,在探長的問詢中每一個成員都毫無遮掩保留的陳述事實。這看似不合人性善於掩蓋事實欺騙的本質,我以為,卻是源於英上層階級高貴的尊嚴與榮譽感,以求真求實為信仰的宗教觀人生觀。這種體面,可以從各種英劇中得出,並沒有什麼不妥。
雖不能說本片令人失望,然而在人性的批判深度上還略欠火候,況,懺悔者內心掙扎矛盾的表現力還是有所欠缺的,在贖罪的主題上,不得不說,東正民族的文學有絕對的話語權,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為大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