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Drishyam

误杀瞒天记/视觉/瞒天过海

8.2 / 95,136人    163分鐘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阿曉

2016-02-02 21:13:09

路人看該案件


電影的故事很簡單,就是一起刑事案件,很可能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事情,不過很多人不可能做到故事男主角那麼精心、細密的佈置和逃離偵查。而脫離了男主角神奇的反偵察技巧來看,本身案件的性質和情節真的非常簡單。
男主角有個幸福的家庭,一份穩定的事業,一個非常漂亮的老婆,兩個可愛的女兒,一家人其樂融融,然而一次大女兒在外出旅遊的途中,碰到渣男偷拍其裸體洗澡的視訊,並以此威脅大女兒和他老婆,欲行不軌。大女兒反抗,誤殺渣男。為此,男主作為這個家庭的頂樑柱,毅然決定隱瞞這件事情,並採取了系列手段,製造不在場的證據,躲避警察的盤查,最終取得勝利。
我非常佩服男主角縝密的思維和反偵察的手段,最後也非常慶幸因為「疑罪從無」,法院因證據不足而包容了這一家人小小的幸福生活。僅僅看該故事,覺得男主角似乎僥倖,應該得到應有的懲罰,而在印度社會中,看電影的人大概最後都覺得男主角一家應該取得這樣的結局。
如果在大陸,大概成為警察最終破解真想,找出兇手,男主角戴罪入獄博得觀眾同情的悲愴結局。而在印度社會,則容忍了這樣的對社會沒有危害的犯罪情形。
一是電影中透漏出印度司法的隨意性和腐敗,在這樣的司法環境中根本沒有法律的公平可言,因而私人不得不通過這種途徑救濟,得到觀眾的認可。影片中開頭就表達出,印度司法人員的腐敗和貪婪,讓人氣憤。好在印度的法院相對於行政而獨立,否則在中國大陸,以受害人母親檢察長的權利和他父親的財富,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種途徑解決問題。在印度的這種司法環境下,男主角才能夠發揮他的才智救濟自己的幸福生活。
二是印度作為佛教的發源地,普羅大眾都信佛比較有關。總覺得周圍的群眾中能夠感受到對這個案件正義的評判。正如中國諺語「好人有好報」,男主角在地區佈施行善,幫助很多人,因而取得福報,同樣,周圍的群眾因為他是個好人,才能夠包容他們一家嫌疑人的身份,繼續在城上生活。反之,如果在中國,恐怕不是受害人的父母搬離這個傷心地,而是男主角一家因為受不了周圍的眼光而搬離這個尷尬之地。
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之下,普通的群眾無法倚靠司法制度來懲罰犯罪和得到公平,因而通過自己的手段,維護自己的幸福,挽救自己的親人,反而得到了社會的認同。影片後面,一大幫普通群眾狂扁貪腐的警察,反而讓觀眾大快朵頤,表達了心中對腐敗的憤恨。
除了故事美好的結局和中間緊張的波折,讓人對這不影片產生好感。本身取材的生活片段,也讓人珍惜和開懷。
影片我認真看完一遍後,回過頭又看了一遍,台詞中埋藏了很多閃光點。像是《肖申克的救贖》中採用的回憶拍攝手法和敘事手法,藏了很多關鍵點,回頭一看恍然大悟,心中更為痛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