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玻璃偵探--An Inspector Calls

罪恶之家/探长来访/神探驾到

7.6 / 15,849人    87分鐘

導演: Aisling Walsh
原著: J.B. Priestley
編劇: Helen Edmundson
演員: Sophie Rundle Lucy Chappell 米蘭達李察生 肯史托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bglbglxy

2016-02-03 22:49:41

看了電影覺得世態炎涼,看了評論覺得如今真是笑貧不笑娼的時代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1 社會變革,世界觀的變化
劇作初創之時距今已經百年,其間社會變革巨大,民眾的世界觀變化更大,我們漸漸已經習慣了資本家的貪婪,有權者的偽善以及美女借色上位等等。在現而今的世界中,這種情況發生的頻率之高讓我們都已經認為這些行為是正常的。
相反,那些為了工友們的利益而犧牲自己,為了自己所愛的人的正常生活而犧牲自己,為了堅持原則而寧可忍飢挨餓也不用偷來的東西。這種人在如今的社會已經鳳毛麟角。這種人少到大家會覺得這是不正常的,是不『識時務』的,是不為自己爭取利益獲取光明未來的人。
這些觀念的變更不僅僅是因為宗教思想的遠去和經濟市場的長期作用,同時也是我們為了適應社會所不得不做的改變,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我們會被迫成為一些我們不願意承認的人。
2 所謂的罪惡
其實劇中5個人所做的都不是能稱得上罪惡的事情,他們的家庭更稱不上是《罪惡之家》。從劇名的選取上也可以看出是由於《An Inspector Calls》直譯不太響亮,無法吸引的足夠的眼球。從這個劇名的變更就足以表明文化傳媒一直在迎合觀眾的獵奇的世界觀。
但是他們5個人所做的小惡,或因為自己的貪慾,或因為自己的色慾,或因為自己的嫉妒,或因為自己的傲慢,或因為自己的懦弱,其本質是來自『火線追緝令』,雖然起行為自身本質上無法成為罪惡,也無法觸及到法律的懲治範圍,但是這些發自己內心的『火線追緝令』卻不斷積累不斷消耗著女孩的意志,最後造成女孩的自殺。這可能不是這5個人就能造成的悲劇,也是社會結構造成的。我們現在的世界觀可以不去指責這5個人,即使法律也無法懲罰他們,但是他們確確實實造成了一個美麗動人,內心堅強勇敢善良的女孩的死亡。
3 真正的罪惡
如果這部劇沒有最後15分鐘的,頂多是一部優秀的作品。正是這最後的十幾分鐘將一部優秀的作品升級為一部偉大的作品,傳承了百年而再次生輝。
劇中5個人在得知無人自殺,警局也沒有這個警探的時候,他們喜極而泣,他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麼高興』。他們想繼續以前的生活,而完全忽視了一個被生活壓迫到顧及不到自己的孩子而選擇自殺的女孩的命運。這種毫無懺悔之心,漠視生命和自己對別人的責任的行為,我認為是無法原諒的。如果他們在警探要走的時候,就去找女孩,哪怕想要看一看女孩的屍體作為一種懺悔的話,也許女孩可以不死。這是一種真正的罪惡。
4 死亡與懲罰
喝消毒液自殺是一種痛苦的死法,為什麼女主會選擇這種痛苦的死法,在現代,如果女主遭受的痛苦發生在我們的身上,我們中肯定有一部份人會接受不了而選擇自殺(請考慮當時社會情況,現代社會一般是餓不死人的),而選擇喝消毒液的方法死亡,恐怕大多數人沒有這種勇氣。我們更喜歡那種暢快快速的死法,當女主在醫院接受洗胃而看到警探的時候,女主的表情帶有一種恐懼,不是對死亡的恐懼,而是對繼續活下去的恐懼,於是他不再接受治療而選擇了死亡,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勇敢的選擇。
家中的5個人在事後可能不會受到什麼懲罰,父親可能無法得到爵位,兒子可能會惹上官司。可他們這些痛苦怎麼能比得上女主曾經經歷過的。法律也許不會懲罰5個人的行為,但是上帝會派人來讓他們良心不安,這正是警探來的目的。
5 左派與右派
看到評論裡面左派和右派的一系列爭鬥,無非針對兩個問題,一是5人是否有罪,一個女孩是否應得這樣的命運。
在我看來,我們每個人都有罪,和這5人相似的罪,或大或小,我們可能因為一時痛快和內心的慾望傷害了別人而不自知,同時希望別人的內心強大到可以接受自己造成的傷害。自己傷害的別人,怨別人的抗打擊能力差。這種思想正和劇中母親的思維一致。只有因為自己的行為和能力導致了自己有這麼悲慘的命運。說這些話的人都是不曾遇到自己無法應付甚至無法想像的困難的人。在我看來,女主善良,堅毅,無私,對自己愛的人敢於奉獻,這些都是我們早已丟棄而且不願回頭拾趣的品質,也許某一天上帝會在此降下烈火,鮮血和痛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