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摩根先生的第二春--Mr. Morgan's Last Love

摩根先生的第二春/摩根先生最后的爱/巴黎晚秋(港)

6.7 / 12,877人    111分鐘

導演: 珊卓拉妮特貝克
編劇: 珊卓拉妮特貝克 Francoise Dorner
演員: 吉莉安德森 米高肯恩 克蕾曼絲波西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人生劇場

2016-02-04 10:44:12

致敬孤獨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摩根老先生作為哲學教授,不僅自己一生喜愛思考,還急不可耐地讓兒子也早早地學會了思考,搞得兩個人見面就吵,像有世仇一樣,很多父子就是這樣,時間會最終化解所有誤會,叫妥協也罷,叫和解也罷,親情會讓人放下所有虛偽的面子。這不是電影的重點。摩根在公交車上先被波林一頭金髮吸引,又被波林出手相扶的善良感動,然後施展年輕人手段,兩人越走越近,這不是老少戀,摩根嘗試重溫舊夢,想要重牽心愛的太太的手;而在波林,不過懵懵懂懂地幻想尋找缺失的父愛。這也不是電影的重點。波林在摩根眼裡,如明媚陽光下的葡萄一樣燦爛,透明,生動,真實,而就在這鮮活的生命外表下面,摩根也看到了同樣困擾自己的東西一一孤獨。摩根因失去太太,獨自一人重複日子,倍嘗寂寞滋味,看到門後那摞報紙了嗎,真讓人心酸。再看波林住的地方,凌亂,空酒瓶,那不是家,那僅僅是個睡覺或者是麻醉自己的地方,在那樣的地方,每一寸牆都刻著傷心,每一件物都在嘲諷,慢慢長夜更是考驗波林崩潰的限度。就是這樣兩個人,被對方臉上的落寞所吸引,惺惺相惜,彼此靠近。想在孤獨中遺忘,卻在孤獨中枯萎。人不僅要搞懂親情愛情,享受親情愛情,還要搞懂孤獨,享受孤獨。不是嗎?人一旦出生即意味走向死亡,人生而孤獨,孤獨是人生必然本質,認識孤獨,接受孤獨,學會孤獨中思考,認清自我乃至世界。否則,寂寞會腐蝕一切,會接管一切,會剝奪一切,就像摩根質問兒子,(賣了老房子)我還剩下什麼?摩根臨走前,把太太的連衣裙留給了未來兒媳婦波林,當然還有海邊別墅,但波林仍穿越生死時空對摩根說我想你,摩根則神態超然地回答我也想你。都看出來了吧,此想非彼想,說好的唸唸不忘必有迴響呢?這就是孤獨,必須的,本有的。孤獨不等於寂寞,這要看小摩根有沒有老摩根對太太那樣的擔當了。補充一句,在我們東方文化里,擔當內容更為廣泛,大愛讓我們具備活著的更大勇氣更多智慧。
所以,真不同意譯成第二春,最後的愛,給自己對付孤獨和寂寞,還有那麼點意思。有個鏡頭,在落葉上走過,不妨改為摩根家的秋葉,何如?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