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功夫熊貓3 Kung Fu Panda 3

功夫熊猫3/熊猫阿宝3/阿宝正传3

7.1 / 189,711人    95分鐘

導演: 亞歷山卓卡洛尼 珍妮佛尼爾森
編劇: 強納森艾柏 葛倫柏格
演員: 傑克布萊克 安潔莉娜裘莉 達斯汀霍夫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松樹歸雩

2016-02-05 07:36:53

《功夫熊貓3》:供給側的攻和需求側的受


按語:作為接近於中國特供的商業大片,其背後的供需邏輯應該更有趣一些。在經濟新常態的形勢下,已經有人清楚分析了我國人的各種受,然後憑藉發達的技術面和製造面,實現了供給側一攻就是G點,而需求側一受就是高潮。這種理解也許對我國人現在推行的萬眾創新提供有益的方向。

 
1、《功夫熊貓》阿寶在現在應該是一個商業上已經成熟的搖錢樹,看來要且搖一陣兒了。但是,對於非Harry Potter的那種7部成型作品而言,Panda系列最多應該也只能做到Shrek系列那樣了,因為續編即便偶有崢嶸,也因為狗尾續貂的極大可能性而比不上成套系作品一氣呵成地奔向高潮。這個第三部續作依然比不上第一部的驚艷,定位上也就是中規中矩的商業動畫續篇而已。但是,能夠因「東方夢工廠」這個名字看出出品方的投入,Mtime的首頁文章和配音的Cast列表已經說明這成為了一個文化現象,業界大佬們的大量投入必然讓成品能找到一些亮點。亮點基本在海報上了(雖然部份措辭有自鳴得意、自我感覺良好之嫌)。個人覺得其亮點一是語言,二是語言,三還是語言。其他的亮點,譬如畫風、技術、劇本、投入程度、喜劇品味,基本都只能打在75分以下,單項上比它強的動畫片可以一抓一大把。以下說明不足的部份。

2、這個片子最大的亮點也是最大的軟肋是故事本身。對於非我族類的外國人來說,阿寶最後的悟道透著神秘東方文化的那種「道可道,非常道」。對於算是還有五千年中華文化遺韻的中國人來說,最後那段穿行於天地人三境界的橋段實在令人哭笑不得。本來,「親情」這樣的普世情懷就足以消除萬難、去爭取勝利了,偏偏外國人弩著勁兒要討好中國的傳統文化,結果卻因為隔文化如隔山,生撓得實在不是癢點。水墨山水講究的是留白,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的歪果仁如此科學地努力給出一個確鑿的定論,這只能說中西方文化雜交而成的怪物。歸根揭底,熊貓是商業化的產物,儘管大家都很努力,但現階段的文化融合還不足以調和出來一個根正苗紅的普世作品。

3、故事上的軟肋已經決定了熊3不可能成為中等偏上的作品了。回歸到兒童這個層面,熊3由於商業驅動而消解了落在人文關懷上的努力,因此並沒有太多精力放在給兒童傳遞積極價值觀上,甚至其傳遞的價值觀是粗暴和錯誤的,因此並不建議兒童觀看(對於兒童受眾而言,《頭腦特工隊》可以全方位地甩????好幾條街)。雖然片子裡似乎明確告訴了孩子們,保持自我、認識到內心的自己,就可以戰勝一切,這個結論應該不算錯。只是,全片都沒有突出矛盾的緊迫性,因為搞笑場景的密集也沒有塑造出阿寶偉光正的必然性。雖然吃貨堅持本色是沒有錯誤的,但用一個放大的「吃貨『屬性就能戰勝萬難、去爭取勝利,這也對孩子太有誤導作用了。還是回到上一點上,「親情」這個西方廣泛認可的必殺技居然沒有昇華,而將解決問題的鑰匙討好地放在了我們玄之又玄的悟道上,這極大地削弱了故事的說服邏輯。雖然阿寶在畫面上是被眾人隔空支援的,但那種「氣功」在前文上完全是沒有根據的臆想之物。反正我是看不出來孩子從中能得到什麼成長正能量的。

4、但是,《功夫熊貓3》系列的火(應該能算是火吧?反正相對於里程碑級神片《頭腦特工隊》是超????的)說明了很多其它有趣的事情。第一、我們確實是個大市場,前幾年的「人傻錢多速來」可能是過去時了,但這麼大的人口基數->及票房大盤,已經吸引了那些供給側的大鱷來此按照商業規則來掙錢了。第二、「東方夢工廠」的操作手法值得我們的從業者好好學習,這方面的成功者應該是《大聖歸來》,失敗者則是《小門神》,市場分析應該會得出目前我國觀影群眾的主要屬性是段子和情懷,發行炒作的方面也開始有了渠道的專業性,《大聖歸來》的成功抓住了情懷和渠道,而《小門神》的失敗則因為學院派的象牙塔氣息而被市場圈子排除在外。第三、段子的堆積終究只是一時的商業狂歡,反正我覺得這集的????在技術進步和角色塑造上都乏善可陳。一個能流傳下去的作品應該能打造出一個自己的世界,譬如《小門神》中嘗試塑造的神界;另外,應該有一個基本能普適的價值觀,譬如《大聖歸來》敏銳抓住的英雄不死。

5、關於供給側和需求側的胡說八道。牛人賈伯斯大概說過這樣的話:用戶其實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讓用戶覺得自己需要的就是這個!也就是說,那些科技巨頭真正牛的地方應該是,你看不到人類的前方需要什麼,而他們會掌握超前的技術做出產品讓你覺得你非常需要。你功能機用得挺好,但後來出了智能機,你就只能非換不可。作為需求側的消費者表面上看來是上帝、是攻,但實際上如果上帝只是困在牆內滿足官方的統一佈道,那麼就是很想姓趙的阿Q,精神上是攻、肉體上卻一直是受。供給側是做服務的、是受,只不過能供給的基本不是內容提供者,就是技術提供商,他雖然是等著你來看內容、買技術,但沒有那些內容和技術的時候,這個世界實際上什麼都沒有了,只剩下一些嗷嗷待段子的孩子。從這個層面來說:《功夫熊貓3》不是什麼好東西,它一心用段子培養只知道需求無度的吃貨;不過,《功夫熊貓3》也是個好東西,它給了一個很有參考價值的供給側改革案例。是消費段子、微信點讚的受?還是生產內容、發展專業的攻?個人更傾向於後者。the end...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