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玻璃偵探--An Inspector Calls

罪恶之家/探长来访/神探驾到

7.7 / 6,085人    87分鐘

導演: Aisling Walsh
原著: J.B. Priestley
編劇: Helen Edmundson
演員: Sophie Rundle Lucy Chappell 米蘭達李察生 肯史托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風之子

2016-02-06 04:52:39

悲慘世界


開始抱著大白的心態來看這部電影的,不,準確地說更像話劇。看完意猶未盡,查了查劇本,才知道這部電影改編自60多年前的名劇,其地位號稱西倫敦三大名劇之一,足見其在西方社會的影響力。最近對戲劇尤其是話劇印象深刻,在特定的時間場所里,通過人物的神情動作以及充當血肉的台詞,展現深層次的隱藏思想,或控訴,或哲理,或簡單到反映生活,或複雜到針砭時弊。話劇的魅力,在麻木於電影老套流水的情節以及綿軟無力的人物表演後,顯得彌足珍貴。戲劇王國的這部罪惡之家,與中國的雷雨頗有異曲同工之妙,交織的人物衝突展現了對時代的血淚控訴,以個人家庭命運反映時代悲劇,藝術塑造,就此完成。影片的開頭特意標明時間,1912,對時間有著特殊敏感的人,大致已經猜到導演想要表達的內容。二十世紀初,西方國家包括亞洲唯一的日本,通過第二次工業革命,步入電氣時代。生產力的極大提高促進了壟斷組織的產生,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新階段。隨著資本生產社會化以及生產資料私人化的矛盾日益暴露,資本家剝削底層勞動人民剩餘價值的冷酷現實越發明顯,階級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劇中伊娃被這一家人間接迫害致死也就不是空穴來風了。
法治與德治結合的必要性,在這部電影可見一斑。大資本家亞瑟毫無理由的將領到罷工的女孩開除,任性的女兒因為嫉妒女孩的氣質,威脅商店經理開除女孩令他再次失業生活陷入困境,子爵女婿明明是因為色慾卻打著善心的幌子包養情婦卻又無情甩掉女孩,單純懦弱的小兒子懼怕家族壓力始終不敢承擔責任在女孩身孕後一走了之,資本家夫人偽善的面孔拒絕對懷有身孕的女孩提供幫助使女孩失去最後一絲希望,或許,他們的行為真的如女婿狡辯而言不是關於同一個人,天黑不怕鬼敲門,自己的所作所為良心受到煎熬,不是伊娃,卻也存在千千萬萬個受盡折磨的伊娃。這部話劇的作者是個社會主義學家,也許他想不到,即便在美好的「社會主義」社會,也存在被壓榨,被欺騙,被蹂躪的伊娃,千千萬萬。你可以在血汗工廠找到她,你可以在色情場所找到她,你可以在貧民窟找到她!從法律角度講,這一家人針對女孩的死都無罪,不知天命而無畏,缺乏信仰畏懼,這恐怕是當今國人修養最大的問題,很多事情無法用法律去審判,如果再失去道德準繩,人性的各種醜惡,真的是無法避免。德治是法治的前提和根本,人,不能無知無畏。
女孩最後是怎麼死的?喝下整整一瓶清潔劑!強鹼在她的胃裡翻滾,直至腐蝕整個內臟。死法之慘烈,駭人聽聞,而探長(上帝),只能悄悄地看著這一切,這是他的孩子,他沒有理由去阻止自由的意志,當注視的世界罪無可救時,只有選擇毀滅,那雙哀傷絕望的眼神,已經抽離了所有美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