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消失在第七大街--Vanishing on 7th Street

消失在第七街/消失在第七街

4.9 / 27,435人    92分鐘

導演: 布雷安德森
演員: 海登克里斯坦森 譚蒂紐頓 約翰李古查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INGXIU

2016-02-09 12:22:16

短評, 信仰的缺失是否決定了人存在的價值 (獻給消失的第七街)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部影片我已經反反覆覆看過三遍了.應該說每一次看的感受都截然不同.

第一次接觸這部影片,我的反應和許多觀眾一樣糾結於雞毛蒜皮的小事,比如"為什麼不燒幾個建築製造更多的光", "為何那個黑人孩子坑了那麼多隊友還能活下來". 後來的兩遍,我反覆的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要有光? 為什麼即便有了光,有些主角依然脫離不了被捲入黑暗的命運? 看完第三遍,我現在也許有了近似答案的回答, 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創世紀"中,上帝在第一天就說,'要有光'.光將黑暗與混沌分離開,而人類在'光'下可以工作,探險,生活, 到了晚上,人們通過"睡眠"來迴避降臨的黑暗, 現實中, 人類也更傾向於在白天高效率的工作,到了晚上休息, 而且人類天性中對於黑暗就有恐懼,對於光則更加親近.

影片則跟進一步的引申了光亮的含義, 主角們不停重複著 "I exist" 來提醒自己還活著. 而令他們深陷絕境的往往是他們記憶中最為依賴, 但現實中早已失去的親人, 這些記憶支撐著他們活過了最初的襲擊, 卻也是最終導致他們被黑暗吞噬的根源.

如果說光代表著信仰, 更極端一點,代表著"耶穌基督", 那麼這信仰其實是存在於許多人的心中的, 對於無論無神論者還是佛教徒,抑或是穆斯林,信仰永遠是那把支撐個人生存意志的火炬. 但為何光有信仰還是不夠呢?為何看似最弱的小蘿莉卻能毫髮無損的存活呢? 我的理解是, 對於我們許多人來講, "耶穌基督"抑或其他 "神" 也好,不過是在自己救命時要把握的那根稻草, 我知道有不少國人每週去教堂做禮拜也不過是求子求福,陞官發財, 而這些人心中最重要的則是自己的身邊之物, 親情,友情,愛情等等. 這些在面對災難時, 也許能激發人的生存潛力,但最終則會吞噬個體. 試想, 假若面對巨大的苦難,一個人僅因為他/她的家人或愛人而奮力生存, 最後幾乎都會落敗, 因為巨大的苦難是持續的,長久的,甚至有可能是伴隨一生的, 而執著於"人" 這樣一個不完美的實物, 延展出來的一定是懷疑,否定,甚至背叛. 至於解決辦法,影片更給出了一個答案, 將自身的心靈完全的奉獻給絕對完美的基督, 純潔,堅定, 毫不懷疑, 方可能真正的存活. 如同那個小蘿莉一樣, 孤身一人但氣場比其他主角強大太多,

總而言之,這部影片藉助歷史上真實的事件,向人們闡述了如何看待信仰的缺失,以及隱晦的表達了關於"基督"的看法, 我認為這對於當下國人,是非常非常值得了解和揣摩的.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