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The Monkey King 2

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续集/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

6 / 2,381人    China:119分鐘

導演: 鄭保瑞
編劇: 冉平 冉甲男 文寧
演員: 郭富城 鞏俐 馮紹峰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六娃

2016-02-10 08:13:26

春節檔三部連評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2016年的春節電影票就跟搶紅包一樣「咻咻咻」「咔咔咔」一下就沒了,然而在這樣激烈的角逐中,仍然在大年初一忍著腰肌勞損刷完了《霸道總裁愛上魚》《川粵津大亂燉》《猴子和尚白骨精的三角虐戀》三部春節檔大片,腰疼沒好,又患上了一種叫「疲勞式厭倦尷尬症」的病,我得思考一下病根。

先說《川粵津大亂燉》,王小胖晶是我小時候特別喜歡的一個導演,即便後來分得清所謂好電影跟快餐電影的區別以後,他對待職業的態度我任然非常認可(當然更高級的是杜老大那種)。可惜這澳門三部曲最後一部,是我犯病的高潮,各種老梗硬塞進劇情,有些包袱連鋪墊都沒有,就抖起來了。監獄戲只為了一場印度式的聯歡大歌舞(反正除了演員我是沒感覺到監獄風雲的feel);發哥一把年紀表情誇張的跳來跳去賣笑扮丑我只感到一股心酸;傻強為了泡妞變成了偉強還來機器人之戀;劉德華除了傻笑就是看一分鐘就膩的機器人舞;李宇春既然抓不到演戲的感覺那就純擺酷不好嗎?非要搞笑,那搞笑還不發揮四川口音跟傻強好好互動,非要跟張家輝劉德華搞什麼交代不清楚的三角戀(掩面無奈狀);然後羅家英用天津話演國產007裡的聞西卻改名叫了大話西遊梗的only余;…攤手~我真的笑不出。骨頭裡挑雞蛋的話,桌球對戰那場戲還算有點點新意;整部電影裡張家輝的服裝設計很好看;還有麻將那場戲的粵語歌很有港味;學友哥的備胎怪博士角色還不錯,最後翻的那首《停格》也非常好聽,的確被小小的感動到那麼半秒鐘。

再是《猴子和尚白骨精的三角虐戀》,可能因為有《大鬧天宮》的心理鋪墊懷著低預期的關係,這部是我覺得三部中觀感最好的,特效一級,故事完整,改編得當,演技及格,美術優良,場景華麗,笑點鋪設也可圈可點娛樂之餘不失故事本身的核心。甚至讓我對原來沒有好感的馮紹峰與小瀋陽都印象好轉,特別要提的是為了單個故事的完整性做的兩處改編:豬八戒去花果山找孫悟空大段真情勸誡說完才發現孫悟空不在,一方面包袱抖的挺有效果,另外也為了孫悟空其實在回花果山路上受觀音指點明白真相與心相的道理,而回心轉意做了很好的人物心理變化的過度。另外一處最後唐僧為了渡白骨精而讓孫悟空殺死自己,再受一次輪迴之苦,也為電影最後的情感高潮做了很好的渲染。還有一些小的修改也是把握得當無傷大雅,比如對唐僧的人物設定也是參考了大話西遊的話嘮性格,但卻不生搬硬套,而是自創一句重複的「人生就是這樣莫名的奇妙」來達到喜劇效果。另外一些如題般的腐感也可細細品味,然而特效的華麗程度可以從白龍馬的龍形態以及最後的巨型骷髏上窺探一二。然後就是鞏俐阿姨貢獻的強大氣場的傲嬌白骨夫人的表演,從人物性格設定到演技表現都成功塑造了一個讓人心生憐愛的反面人物。要說缺點還是有不少,比如沙僧的演員肯定得罪了造型師,那low爆的藍色在唐僧高級的Tiffany藍的對比下,好像是從央視春晚舞台上逃下來一樣。郭天王的孫悟空帥是帥,但郭富城的螢幕形象真的不適合孫悟空的性格,分分鐘齣戲,因為當年擺造型擺的酷斃了的步驚雲實在深入我心。

周老闆確實是我們這代人成長道路上無法忽視的一份情感,喜劇之王的稱號搭配各路江湖傳聞的天才都有的孤僻偏執難相處的性格」,大眾輿論難免給這位童年英雄架上了仰望視角,也確實:周老闆從宋兵甲的跑龍套到一個知名喜劇明星到一代人心中的經典回憶到現象級的個人風格化導演。從《少林足球》的國產特效領軍,到《功夫》,周老闆的野心已不滿足於簡單的無厘頭喜劇,每一部都在市場與口碑方面交出了不俗的成績單,《西遊降魔》更是打破眾多票房神話,13年春節在朋友圈病毒式傳播的周老闆悲情英雄史也再次把喜劇之王推上風口浪尖。眾星粉們翹首期盼三年終於盼到了《霸道總裁…》,哦,不是,終於盼到了《美人魚》。要肯定的是周老闆的作品還是那種浪漫主義式童話,純情可人智商不足的女主角,表面世俗內心善良缺愛的男主角,略帶猥瑣但羞澀的戀愛橋段,看似髒亂卻不失美感的貧民窟場景,世俗不堪與浪漫超現實的反轉無不充斥著濃濃的周式風格。然而相比《西遊降魔》《功夫》《少林足球》這部的水準著實差強人意(當然比《長江7號》還是好了一點的),劇本上嚴重不完整,鄧超林允張雨綺之間的情感變化很是沒頭沒尾,不懂張雨綺對鄧超的感情在哪裡產生,鄧超也就為了張雨綺注資或者喜歡她的大胸,為毛要打電話給林允氣張雨綺,廢棄船艙里被泡在海水裡的美人魚身上的腐爛是因為海水污染,而電影設置的主要的衝突是聲吶,實在不嚴謹;特效方面加上感情分也就是五毛多一點點,那水的變化實在是三年前水準(特別是在對比了《三打》以後的感覺);演技方面,鄧超的喜劇天賦除了譁眾取寵實在沒別的好說了,張雨綺一路殭屍臉,勾引戲也騷而不媚,聲音更是不適感強烈,林允…不比以往的星女郎,只要做花瓶就行了,還要挑起很重的喜劇戲份,然而嫩還是嫩有星爺指導也沒什麼卵用,主角中唯一的喜劇亮點是羅志祥,算是演出了自己的喜劇風格,表情豐富自然不做作,只做偶像歌星實在可惜了;喜劇戲份本應該是周老闆電影中最值得期待的,然而在大年三十晚上懷著就算沒什麼深度起碼也會很好笑的心態去,卻讓我患上「尷尬症」,林允刺殺鄧超那段基本就是功夫裡的拷貝梗(不過還是好笑的),開篇處博物館裡每一個笑點都很尷尬,並且除了林允人物跟之後的劇情毫無關係,最值得吐槽的是在鄧超豪宅里那場戲,那個什麼什麼總真心不懂看他這樣笑有什麼好笑的,記憶中還有很多尷尬點(嗯,不好看就記不得咯)。整部電影提倡的核心的是一種反城市化反經濟化的環保主義價值觀,但大特寫的廣告植入確卻呈現出一種反烏托邦的電影外的戲劇性,未免有一種打臉的感覺。

我相信周老闆本身是不滿意這部作品的,我也明白一部電影的成敗不取決於一個人的控制,起碼在電影裡看到紀錄片《海豚灣》的時候還是小感動了一下的。
總而言之,《美人魚》沒腦殘粉們說的那麼好,也沒看演員陣容就打1星的那麼差。我的心裡分數是6.5,及格由余,良好不足。
《澳門風雲3》5分,再熱鬧也是尷尬大於好笑。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7.5,你沒看錯,我就是很喜歡這部電影,特別是那兩處改編,哦,對了,故事結束以後再放廣告那種良心的植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