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顿将军/铁血将军巴顿/Patton:ASalutetoaRebel
導演: 法蘭克林沙夫納2016-02-18 01:51:05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部拍攝於1970年的電影,堪稱戰爭片的經典之作,無論佈景道具、情節人物,還是演員的個人表現,都十分出色。在以二戰為背景,以北非和西線戰場為舞台的故事當中,刻畫了美國四星上將喬治·巴頓的勇猛、魯莽、嫉惡如仇、不被世俗理解、性格矛盾而又鮮明的形象。
電影當中,巴頓治軍嚴格,一開頭便整肅軍紀,使北非戰場上懶散的美國大兵脫胎換骨。不僅如此,他進軍神速,堪比納粹的「閃電戰」,解放了北非和西西里,解放了法國,無論阿拉伯國王還是歐洲小城居民,都夾道歡迎,鮮花鼓樂不斷。他說「給我一百萬加侖汽油,我要打到柏林去!」,性格爽快,對人說「我要親手擊斃希特勒這個狗雜種!」。此外,還是個詩人,憑弔北非的迦太基古戰場,吟自己創作的詩:
歷經世世代代
在戰爭的悲壯與羅網之中
我曾經在星空下
無數次
奮戰與隕滅
就像透過玻璃和久遠的紛爭
我看到我以許多姓名和身份參戰
但依然故我
但是因為各種原因,他屢遭打壓。他掌摑患有彈震症的士兵,被媒體抨擊,被迫公開道歉;他在倫敦發表關於戰爭的輕率言論,被媒體報導後,遭到最高統帥艾森豪訓斥;而劇中的盟軍另一位重要將領——伯納德·蒙哥馬利,被刻畫成一個愚蠢而氣量狹小的庸才,和巴頓明爭暗鬥,處處阻礙他立功。他極端反共,被蘇聯人從外交上百般刁難。總之,國內國外的政客和偽君子,記者和小人,對他懷有刻骨敵意,反倒是他的敵人德國納粹,對他惺惺相惜,他們說「巴頓不屬於這個時代,他是十六世紀的騎士,」。電影結尾,巴頓牽著一條獵犬,消失在荒野的晚霞中,預示著他歷史上的結局——死於一場蹊蹺的車禍。
他當不上五星上將,他的戰略計劃屢屢受挫,他蒙受污名不被理解。他的死,可能是英國人幹的,可能是法國人幹的,可能是德國的納粹餘孽或蘇聯克格勃乾的,也有可能是美國人自己乾的,為的是狡兔死走狗烹。這簡直是一個悲劇的典範,現代版的英雄史詩《羅蘭之歌》①了。它不僅符合「國家至上,軍人最高」的設定,成功地實現了美國拍攝這部影片的宣傳意圖,為70年蒙受越戰陰影的美國民眾打氣,而且能夠滿足一眾小知識分子的清高自詡的心理投射——「舉世皆醉我獨醒」。
事實上,是這樣嗎?是這個世界上充滿了「謊言和盜賊」嗎?
1騎士的光環
資產階級在它已經取得了統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般的關係都破壞了。它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於天然尊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羈絆……它抹去了一切向來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職業的神聖光環。 ——《共產黨宣言》第一章
巴頓所盼望的,是與敵方將領「互相握手。各自跳進一輛坦克,來一場一對一的決鬥,而這長決鬥將決定戰爭的勝負」。這一種中世紀騎士決鬥式的幻想,極其具有西方文化的浪漫風格,也是許多人迷戀巴頓式人物的原因。但是,這種幻想真的十分美好嗎?
中世紀的騎士,是貴族的最低一級,他們同樣不從事生產活動,而是充當國王和貴族的武裝,每日讀書習武,因而具有較高的身體素質和文化水平。由於歐洲的尚武情結,以及各種文藝作品的影響,騎士被賦予了勇敢、正直、堅強等等美好的品質。然而,騎士的特殊地位,也是建立在他們的特權之上的。他們是貴族階層的重騎兵武裝,在各種戰爭當中,充當戰爭的決定性力量。中世紀生產水平不發達,階層相對固化,引起戰爭的矛盾,並非你死我活,比起近現代民族和國家的利害衝突,可是遠遠不如了。因而,可以以騎士的風度,紳士地進行「一對一的決鬥」,來決定戰爭勝負。
比起莊園裡的農奴、城市裡的商人,騎士們自然是特權階級,即使殺死了農奴,也不會償命,而是給付領主相應的賠償。況且,絕不會有一個作死的「襪子店老闆雅克」或「若昂子爵的好佃農」,像美國記者質問巴頓為何虐待士兵那樣,質問某某騎士大人:「你為何要毆打隨從小皮埃爾?不應該為你的惡劣態度道歉嗎?」。如果問了,騎士大人必然頂一句:「上帝詛咒你!多管閒事的螻蟻!」另外說一句,他們在家裡打老婆也是往死裡打,等級似乎僅表現在社會地位上,也表現在性別上。此外,在中世紀,底層騎士往往會淪為盜匪,那麼,不是擁有武裝的貴族,而是貧苦的平民,會成為騎士掠奪一切的對象……
巴頓所堅持的,似乎是一種暴力美學,軍人的建功立業,凌駕於芸芸眾生的生計之上。影片一開頭,就表現出殖民者的思想觀念,把北非生活的阿拉伯人刻畫成骯髒、貪婪、愚昧的劣等民族,詳細刻畫了他們如何剝掉戰死美軍的靴子和軍裝,拿走武器和個人用品,用駱駝裝在回家。而後,巴頓駕著皮卡,大鳴警笛出現,飛速穿過阿拉伯小巷,聲勢駭人,老弱婦孺紛紛驚慌躲避。他說「我熱愛戰爭,憎恨和平」。因為,在戰爭的年代,他可以揮舞著指揮棒,就像中世紀的騎士揮舞長槍一樣,痛快淋漓。
現代的戰爭,涉及到極其複雜的利益衝突,絕非個人意志的體現,而個人英雄主義的薄弱之處,在於他們所想要實現的個人的建功立業,要藉助戰爭發動者的集體利益訴求來實現。憑藉大刀橫馬血肉廝殺的年代已經過去了,即使關羽或漢尼拔生在現代,也要像巴頓一樣,受到國家和民眾的雙重約束。因此,在電影中巴頓說:「老天,我真恨二十世紀」。不僅是對歷史的感概,也是對自身價值的迷茫。
2民主的蔑視者
電影中,巴頓視察戰地醫院時,看到了一個得了彈震症②的士兵,巴頓不相信,認為這個人是個躲在醫院的貪生怕死之徒,連著狠打了他幾耳光,結果被記者報導出來,不得不當眾道歉。他在倫敦一個居民的私人集會上,說要打敗德國法西斯,然後轉頭收拾日本人,結果被報導出來,引起盟國不滿。這兩件事,都被刻畫成「尖酸刻薄的媒體,故意找這個頭腦簡單的好軍人的麻煩」(從巴頓那種態度來看,他大概也是這樣認為),大眾媒體的社會責任和監督職能,被嚴重地質疑。
這類人,認為自己有能力做好任何事,而大眾的意見,就像一堆煩人的蒼蠅,嗡嗡亂叫,毫無意義。《巴頓將軍》里,馴服而弱小的摩洛哥國王和法國小鎮百姓、倫敦大媽,才是菁英眼中理想的「第三等人民」,他們只需要準備好充滿異域風情或火辣香艷或熱情洋溢的歡迎儀式,等待美國軍人像救世主一樣從天而降,拯救他們。除此之外,即使纏著他們推銷家養土雞的阿拉伯大嬸,都是招人討厭的。實質上,這體現出菁英主義的實質——對民主的蔑視,對群眾的蔑視。
另一個故事,可以作為佐證。
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晚年寫作的《科里奧蘭納斯》,是他的最後一部悲劇。故事情節大致是這樣:古羅馬的將軍馬修斯,戰功赫赫,勇猛無敵,被授予「科里奧蘭納斯」的稱號,並推舉為羅馬執政者。然而,他卻因不願討好公民而被政客陷害,逐出羅馬。於是,他投靠了昔日的敵人伏尓斯人,聯手打到羅馬城下。結果,卻在母親的乞求下心軟,和羅馬簽訂條約,因而被伏爾斯人處死。
這個故事,並不在莎士比亞四大悲喜劇之列,卻又有很多人喜歡。英國演員拉爾夫·費因斯挑選它,作為自己自導自演的第一部影片。而由湯姆·希德勒斯頓主演的舞台劇版,也同樣大受歡迎。這其中,是否體現著菁英主義思維的滲透範圍之廣呢?
因著他們對於上層所表現出的傲慢與不妥協(馬修斯之於羅馬元老院,巴頓之於總統與國會),顯示出一種中世紀的騎士的高貴與霸氣,另一方面,自身的實力又著實強大,他似乎引起了一些人的感情共鳴,甚至是崇拜嚮往。這也是他們的魅力所在。
然而,他們是個人主義的英雄,是自己一個人的英雄,給民眾帶來的痛苦不亞於為己帶來的光榮。有著強烈的菁英思維,敵視群眾,不相信民主。
馬修斯一出場,便與暴亂中的羅馬公民正面對抗。後者要求吃飽飯,將把持在貴族元老院手中的糧倉奪下,而作為貴族階層一員的馬修斯痛罵他們:「你們這些違法亂紀的流氓,憑著你們那些齷齪有毒的意見,使你們自己變成了社會上的疥癬。」
在馬修斯眼中,民眾只會「坐在火爐旁胡說八道」,他們反覆無常,而且欺軟怕硬。他被元老院陷害著,說出了激怒公民的話。他的母親來勸說他向元老院的護民官和羅馬公民道歉,母親也認為民眾都是愚蠢的,而道歉是權宜之計。馬修斯和宿敵伏爾斯人勾結在一起,一路燒殺搶掠打到羅馬城下,完全是一個極端利己主義者的表現。最後在母親和妻子的請求下,締結條約,又是背棄了伏爾斯人對他的信任。
他們戰鬥,他們抗爭,所要締造的並不是一個新世界,而是陳舊保守的舊時代。在那箇舊時代,他們享有凌駕於他人之上的特權。因此,「科里奧蘭納斯」馬修斯和巴頓的悲劇,是只屬於他一個人的。
3反共的旗手
不僅如此,巴頓還是一個立場堅定的極端反共者,無論是在歷史上真實的巴頓,還是電影中表現出來的巴頓。
他仇視共產主義,仇視蘇聯,多次出言諷刺。例如,在戰爭勝利的慶功宴上,他對蘇軍統帥朱可夫說:「我不跟狗娘養的乾杯」——被後者毫不客氣地回敬了一句「我認為您才是狗娘養的」。
而早在1932年7月28日,時任少校的巴頓,親自帶領騎兵隊血腥鎮壓了美國退伍老兵的抗議集會。這次行動的命令,是由時任美軍陸軍參謀長,後來赫赫有名的五星上將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下達的。
那些參與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因傷致殘或衣食無著,在經濟危機中經濟窘迫的美軍退伍老兵,拖家帶口地來到首都華盛頓,追討政府拖欠多時的賠償金。他們在賓夕法尼亞大道和阿納卡斯蒂亞河邊搭起簡陋的帳篷,打算長期抗議。可是,他們引起了美國上層的不滿,被認為不配要求得到更多的東西,並被麥克阿瑟污衊為「90%的赤色分子和作案纍纍的刑事犯,妄圖顛覆美國政權」。28日上午,老兵與警察發生劇烈衝突,四名退伍老兵當場被警察開槍打死,麥克阿瑟隨後趕到,下令施放3000枚瓦斯彈,在橋頭架起重機槍,派巴頓帶領的騎兵衝進入群左劈右砍,隨後點燃棚戶區帳篷,驅散老兵以及其家屬,造成了一百多人傷亡,其中,甚至包括兩名被瓦斯毒死的嬰兒。事後,美國富人普遍感到「政府挫敗了蓄意叛亂的暴徒,保住了富人的神聖財產」。
麥克阿瑟與巴頓一樣,出身富有的保守的軍人世家,老牌共和黨人,痛恨自由化和左派。他們並非粗魯不文,相反,他們受過良好教育,能寫詩作文、談論名畫;他們也並非不關愛老兵,巴頓被士兵親切稱作「血膽老爹」,麥克阿瑟也廣受老兵愛戴,他的名言是「老兵永不死,只是漸凋零」。但是這種文明和關愛,只是在統治所允許的範圍內,超出了這個範圍,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亮出刺刀,祭出瓦斯毒氣。
4結語
英雄主義所傳達出來的幻想,「試圖引導人們走向離心的、擴張的潮流中」,以平凡個體的集聚力量為基礎,達成「對現實性的批判」。拿破崙縱然偉大,然而魯迅先生說「別忘記他身後跟著許多兵!」。
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出現,摧毀了舊時代的神聖等級,也把不可一世的騎士階層轟的粉碎。正如馬克思所說:「一切等級的和固定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一切神聖的東西都被褻瀆了。」他們拚殺和抗爭,所要守護的並非想像中的騎士王國,而是一個由大財閥和獨裁政權控制的資本國家。軍人至上主義者,服務於現代資本主義國家,這必然在行為和觀念上造成迷失。所以,越戰老兵是困惑與迷茫的,需要同樣的巴頓來為他們打氣。
「騎士」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同樣的,資本與資本家的時代,終有一天也要過去,人民的願望和正義的要求,將會打垮菁英主義和個人英雄主義,同樣把資本踩在腳下。
註釋:
①《羅蘭之歌》:法國最古老的英雄史詩,描寫了公元六世紀查理曼大帝麾下最勇敢的騎士羅蘭受奸人陷害,與數十萬阿拉伯大軍作戰,之後英勇犧牲的故事。這是中世紀著名的民間傳說,騎士文學的鼻祖。
②彈震症:士兵因為戰爭的殘酷而感到極度恐懼和困惑,出現肢體麻痹和精神崩潰的癥狀。最早出現在一戰期間。
參考文獻:
1.《共產黨宣言》第一章,作者:(德)馬克思 恩格斯,譯者:中央編譯局翻譯小組,中央編譯局,1998年版
2.《莎士比亞全集》第五卷,作者:(英國)威廉·莎士比亞,譯者:朱生豪 方重 等,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版
3.《光榮與夢想——1932~1972年美國社會實錄》上冊,作者:(美國)威廉·曼徹斯特,譯者:廣東外國語學院美英問題研究室 朱協,海南出版社聯合三環出版社,2004年版
4.《安德烈之死與英雄之罪——略論的反英雄立場》,作者:(豆瓣用戶)盧多果果果果果,2014年
原文刊載於少年中國評論(YCA)網站,需轉載請聯繫本人授權(微信號kekede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