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囍宴--The Wedding Banquet

喜宴/TheWeddingBanquet

7.6 / 17,306人    106分鐘

導演: 李安
編劇: 李安 馮光遠
演員: 郎雄 趙文瑄 金素梅 歸亞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墨雨~

2016-02-22 08:30:33

越來越喜歡郎雄他老人家了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真的越發喜歡郎雄他老人家了,中國傳統的父親形像被演繹得恰到好處。
    《推手》的題材還是在社會上廣泛存在的,影片中是中西文化差異所導致的矛盾,在現實社會,到了今日,則是兩代人理念習慣的衝突,同居屋簷下,總是要挑出些毛病來。參加婚宴的外國人驚訝平日沉默的中國人卻在婚禮上這般反常,起鬨者有之、下流者有之,李安借劇中人之口說「你正見識到五千年性壓抑的結果」,而生活中各種矛盾則是中國傳統階級思想作用的結果,很多問題無法擺到檯面上去說,我們被灌輸的資訊往往是正面的、積極的,沒有人教我們去正視那些無處不在的負面情緒,正如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而言,各種教派總是提倡教徒們滅掉人本來的慾望,去完成一些違背生活規律的事情,遠離社會,信仰虛無的神,沒有人知道神是否存在,所以神永遠是神聖的,我的理解就是用難以完成的事去捍衛某個名詞的所謂純潔性,當然這些不應該徹底被批判的,只是應當有更好的解決方式,中國常言的「孝」亦是如此,學業有成是孝、結婚生子是孝、出人頭地是孝,孝是被規定的名詞,不是真實存在的親情,孝的常態被忽略,重點卻放在的某幾個重要的節點上,所以說中國家庭總是會產生悲劇。中國人被壓抑太久了,現在依然如此,習慣不會突然消亡,總是一點點淡去的,婚禮提供了一個可以恣意任為的舞台,此刻不只是他人之婚禮,也是個釋放壓抑的地方,長期的壓抑總會導致過份的釋放,這大約可以解釋為何生活中很多人會在某些場合一反常態,沒有醉酒卻多話而失態,以致讓人甚為不適,正是由於這種短暫不是常態,才看起來如此虛幻。
    父親把一個紅包給了Simon,就算是認同了兒子的同性戀人,這些歷經歲月的老人,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裡不得不面對重重阻礙,在傳統與發展之間,他們只能選擇慢慢適應,不然還能怎麼辦呢?某個影評說中國社會重視的整體,西方社會則關注個體,中國的一代代人便不得不犧牲自己的某些東西來換取整體的穩定,這在《喜宴》中也有體現:母親在飯桌上和兒子說:「你不和人家(親戚)交代,你結什麼婚!」,還有父親的老部下說:「大少爺,我不是給你辦(婚禮),我給師長辦。」中國家庭更多的也是沉默的愛,悄無聲息卻又讓人動容。最後三人送別兩位老人家,看著兩個蒼老的背影走過隧道,到了這裡,終於忍不住眼睛濕潤。
    李安在《推手》和《喜宴》這兩部電影中都留下了還算歡喜的結尾,雖說都透著那麼一絲無奈,不過也總算是給我們這些不斷經歷生活之悲的觀眾們一點安慰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