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艾美懷絲--Amy

艾米/艾米怀丝(台)/Amy:TheGirlBehindtheName

7.8 / 56,271人    128分鐘

導演: 阿西夫卡帕迪亞
演員: Amy Winehouse Blake Fielder-Civil Mitch Winehouse Janis Winehouse Nick Shymansky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金龜子

2016-02-23 22:19:42

dark angle?maybe


     去年Amy的同名紀錄片《Amy》的發行,也讓大眾重新認識和了解了這個音樂的天才和生活中的「黑天使」。在現實生活中,Amy的行徑也許是不被人接受的,這位年輕少女的音樂事業幾度快被酒精和毒品毀掉。她也在大眾和媒體的見證下,從出道初那個豐滿性感的活潑女孩變成了一個骨瘦嶙峋的神經質女生。媒體對她不斷的負面報導和輿論壓力,讓Amy沒有地方躲藏。愛情生活的昏暗,讓那個時期的Amy看起來很糟糕,但那個時期,也是Amy在音樂上成就最多的時期,Amy把她自己的個性帶到了音樂創作中,她的歌詞有一針見血的直接與幽默,聲音充滿野性與性感,在音樂的世界中Amy真的就像3歲的小女孩。

    對於Amy吸毒酗酒,有些人說是他的丈夫Blake帶壞了她,但筆者卻認為,Amy註定走向黑暗。記錄片中有描述Amy童年成長的部份,父親出軌,9歲父母離異,性格開始叛逆,13歲被診斷出抑鬱症,吃一些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麼的藥物,患上貪食症,飽受痛苦,音樂是她唯一逃脫和放鬆的方式。在筆者眼裡,Amy只是一個內心充滿恐慌焦慮不知道如何面對這個世界的女孩。

    拋開Amy一切的負面生活體驗,回到她的音樂來說。她的音樂有一種魔性的魅力是,聽眾能在她的聲音裡找到自己失去的野性。尼克 Gatfield說:「分析Amy的作詞和作曲,你會發現在這個年輕的身體裡面住著一個蒼老的靈魂。」。單純的說Amy的聲音已經足夠成熟了,更加成熟的是她的作詞和作曲,Amy自己說:「我會把我很多悲傷的情緒或者發生的事情寫到歌裡面,但我讓它不止是如此,我會加一些幽默的元素進去。」

    早期Amy剛出道的時候,記著會問她,你覺得你會有多大的成功。Amy說:「我完全沒有概念,我的音樂沒有那麼大眾,不是那種很流行的東西。我不覺得我能駕馭那麼大的成就。說不定我會發瘋的。」,其實Amy是一個對成名這件事沒有什麼功利心的。她是一個單純的藝術家,對音樂的追求是精益求精的。早期Amy在接受荷蘭一家電台的採訪時也說,她很恨那個在她的歌曲《take the box》中加入合成的絃樂製作人,因為她絕對不會在她的專輯中加入任何合成的樂器。所有的樂器都是要現場錄製的。其實我們在聽她的歌曲的時候,能感受到的是一種音樂和情感的自然流露。

    Amy後期的狀態十分不好,雖然戒毒成功但酒精卻成為了她毒品的替代品。不論是毒品還是酒精,只要一個人心還是沉溺的,那那個附屬品是什麼其實並沒有什麼區別。那個時期的Amy已經沒有辦法唱現場了,上台之後多半精神失常,狀態不佳,唱歌的底氣已經明顯不足,長期的酗酒和缺少休息幾乎讓她不能再站上台。大多數人都是抱著看笑話的心態,拿她的狀態在節目中調侃等等。無數的聚光燈和輿論,這對於Amy來說是痛苦的,這對她沒有幫助,你能想像一個充滿無助與絕望的孩子面對無數的負面批判的那種深深的絕望嗎?沒有人能想像。


    最後的最後,Amy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Amy的好朋友說唱歌手在目睹Amy吸毒之後說:「This is someone who is trying to disappear.」。Amy確實消失了,至少在肉體上是這樣。我在想,從小大到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很多事情,摔倒了會哭,得到獎勵了會開心,被責罵了會痛,每一點一滴的體驗都會記錄在我們成長的時間線上,而對於Amy來說,童年的她就像已經經歷了所有的生離死別。有的人也許會從苦難中蛻變成長,有的人也許茫然不知所措,也有的人願意在苦難中掙扎,這只不過是人們自己的選擇。《sense8》中的萊利說:「It’s not the drugs that make a drug addict, it’s the need toescape reality.」
    也許這就是作為藝人的悲哀,因為看著你的觀眾千千萬萬,每一個人用他們自己的眼光來評論你,每一個批評的聲音都是不同的,對Amy來說,每一個聲音都是致命的。但如果時間能重來,她遇到一個良師益友,遇到一個人可以指引她穿越痛苦遇見光明,會不會她會擁有更幸福的人生。讓時間定格在這裡吧。



-----------------------------廣告時間------------------------------------
關注公眾號:PulpConscious 更多音樂推薦更多樂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