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年輕氣盛--Youth

年轻气盛/回春(港)/青春

7.3 / 83,473人    124分鐘

導演: 保羅索倫提諾
編劇: 保羅索倫提諾
演員: 米高肯恩 哈維凱托 瑞秋懷茲 保羅迪諾 艾德斯托帕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aVieEnRose

2016-02-27 18:20:38

光陰的伏筆 一語成讖


無論多麼昂貴的衰老都是可悲的
枯枝朽木幻想一朵繁華
終將曲解
青春它只是簡單唱著
愛著
深陷絕望中你還希望麽?
註定死亡時你還堅持麽?
垂垂老矣的身體裡還燃燒慾望嗎?
孤獨離去的背影裡你還懷著愛麽?
青春精神一次次拷問!
愛 渴望 與希望
是青春精神的核心
也只有它們執著如一才能創造奇蹟
如同佛陀真正漂浮群山的不只是一種信念。

           導演米克說,最終明白重要的不是電影不是劇本不是功成名就而是情感,人一生所求是情感, 他說他將再指導一部新電影,然後縱身跳下樓演出了自己的遺作,他拉著妓女延月光散步,一步步走回六十五年前那個夜晚時一切早已定局,能讓一個人選擇死亡是沒有了希望,無望是衰老的結局。而《simple song #3》在指揮家福雷德放下執著的一瞬終於又迴盪在耳邊,縱慾一生卻情有獨鐘,樂聲如情感一浪浪推疊,女歌唱家和他老年痴呆的妻子面龐重合,那是多麽絕望的希望,光陰刻薄如此恐怖,可我還是熱淚盈眶了,我在詠嘆調輕柔淡出的樂聲中感覺到所有愛與希望所有青春與才華所有感動與結局都會慢慢打開,會悠悠悲傷的延續在生命以外,這不就是青春精神與光陰奇蹟,而球王馬拉多納拄著枴杖與氧氣瓶衰敗發福的生命里,還會反覆重溫那些燃夢如晝的歲月,還會將一小顆網球踢到天上和心底,看著自己水腫的雙腳,他敢說他在想未來。男演員終於穿上戲服扮演極致角色希特勒,那場恐懼與渴望的決鬥最終渴望戰勝一切,無論怎樣,即使是不道德的,即使是瘋狂的,他要演的不是一個罪人,而是一種叫渴望的精神,燃夢如晝!女兒在萬麥克空放開畏懼仰面擁抱愛慾自由,婚姻的背叛終於被拋之腦後,暢然愛上釋懷的自己,重燃青春。
           青春精神是多麽物化表象,它化成環球小姐綻放赤裸胴體,它化成森林中野合幾聲歡娛,它被年輕女按摩師揉碎凝聚成一種信仰,它在性與衰老過程中祭祀舞蹈,青春精神又是多麽玄妙,被兩個滄桑老人慢慢參透,當你耳語我的名字,當你讚嘆這場風景,當你騎單車穿越林間風木,當你讀到詩歌的淚滴,當你彈吉他與自己對話,當你吹的肥皂泡裝滿彩虹碎在光裡,當你在荒野做一場愛,當你起手,哭泣,無言或微笑,當你走丟在墓園找不到老友的碑,當你望遠鏡中看盡歷歷過去,當你痴呆空洞大嘴抵在窗前吞沒所有記憶,當你老年危機的前列腺再無尿液,多少是源自無法控制不得不獻出一切的激情,多少是散盡人生後塵歸塵土歸土不過如此,青春只是一個詞,如同衰老、渴望、愛、執著、孤獨,一個帶不走你全部的詞,無論如何結局是死亡,你一掬塵埃兩把空忙,你年輕氣盛視死如生,這世界不存在的希望被你堅持,就是永恆,超越時光的精神,就是青春!
             七零年義大利中生代導演保羅·索倫蒂諾正值盛年,如此平靜抒情的以一部2016年新作與我們探討青春與衰老有關命題,光陰這兩個伏筆是多少人手伸進生命里搜腸刮肚也無解的難題,導演鏡頭語言優美景別流暢,影片慢鏡頭與特寫交替刻畫人物細微動作,拉長的寂靜里一舉手投足彷彿一生被細緻觀察,很有儀式感與戲劇化。純男性視角的表達下刻畫女人流於膚淺,成了情慾誘惑化身,但主題立意的豐盛在有一定深度的切入中逐漸昇華。取景瑞士寧靜村莊,阿爾卑斯腳下溫泉療養院Waldhaus Flims酒店,群山巍峨嵐煙輕靄,架空與世脫離塵俗煩擾處,演藝人性轉折,平緩動人中探討人生,山花爛漫處鋪陳歲月,完美的不近人情,導演給所有殘酷尾聲找到唯美出路,高處不勝寒的感動輕薄疏離,在這些有選擇有資源顯赫的人們身上,命運被瀟灑書寫演藝,可對於更多人來說,能探討青春精神本身就是可望不可及的夢,那些不能放下磚頭牽愛人手的平凡人,那些提金絲雀走向礦道深處的可憐人,那些包一粒穀米拾一顆蟲的老實人,看他們堅持愛與希望,用苦難反抗歲月才更結實感人。導演用這樣高尚美好的背景卻沒換來真實純粹,但我想不過於沉重滄桑也許正是保羅索倫蒂諾的特點,這也是為什麽很多媒體關於影片簡介都描述為兩個老人在阿爾卑斯山腳下的一家酒店度假時談論女人的故事。我不禁又想起尊敬的安哲羅頭低到塵埃看生命的視角,隱忍不能說的感情,和那些沒有青春就老去的國家,一步之差天壤之別,戲台之上,人世之下⋯⋯
          這部《YOUTH》本身仍是難得的上乘之作,更華彩的是本片配樂,少而精的配樂讓每一段成為入畫的音樂蒙太奇,片頭來自曼徹斯特的英倫復古樂團The Retrosettes Sister Band帶來一曲《you got the love》把觀眾帶到另一個世界,接著聽到紅房子畫家樂隊前主唱Mark Kozelek那彷彿生命盡頭孤單的一聲嘆息,我開始為這部電影沈淪,後極簡主義大師David Lang 創作的《wood symphone木之交響曲》在指揮家手中緩緩流淌,讓我們聽到山巔流霞與雲雀牛鈴的自然和聲,獨立音樂人Bill Callahan用他陳釀如酒的聲音輕輕訴說:「你永遠無法看透那些你熟悉的人和他們秘密的悲傷,微風啊幾乎殺了我……」當你看到這個當年Lo-Hi/Indi圈玩四軌機的迷幻少年已經如此滄桑敏感,不得不感慨那些光陰埋下的伏筆,作曲家泰瑞 大衛 和Dvid Byrne兩人的加盟增添了更多憂鬱氣息,後者曾參與《末代皇帝》配樂。最後不得不讚嘆的是結尾那首《simple song #3》由韓國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曹秀美溫暖圓潤的音色娓娓道來,抒情訴盡每個人一生愛戀的起承轉合與無奈轉身。
即使光陰埋下了哀傷的伏筆
深陷絕望中你還希望麼?
註定死亡時你還堅持麼?
垂垂老矣的身體裡還燃燒慾望嗎?
孤獨離去的背影裡你還懷著意愛麼?
就讓此刻音樂無限循環下去
When you whisper my name
When you whisper my name
當你耳語我名字
我們為青春再點燃
一隻煙..........

歌曲連結http://y.qq.com/#type=song&mid=003FxNu21a3y3m&tpl=yqq_song_detail&play=1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