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東京物語--Tokyo Story

东京物语/东京故事/TokyoStory

8.2 / 41,056人    136分鐘

導演: 小津安二郎
編劇: 野田高梧 小津安二郎
演員: 笠智眾 東山千榮子 原節子 杉村春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隱青

2016-03-01 21:27:36

人生不過如此,紀子也確實難當。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沒吃飽飯的下午端來看這部片子可真是煎熬,台詞慢的像聽力,還有頗為不習慣的正面拍人物對話。

但晚上躺上床,橋段進入父親母親無家可歸之處開始,便開始接受這種慢悠悠的語調和輕鬆平常裡帶著的淡淡憂傷,看到片尾更是忍不住的想哭。

不過看完倒是沒有冒出諸如,「子女們真是自私,心疼老兩口」 的心情。偉大之作往往是現實的意味要遠遠大於想要去批判某一方,雖不知道導演意圖是站在哪一方,但片尾的小女兒和紀子的對話,我倒是理解成為導演和氣憤的觀眾的對話:
「喂喂,可別生氣啊,雖然我知道他們看起來是很過份,但是確實啊,這就是人生啊。父母和孩子,總是要越離越遠的。哪怕是我們最最善良的紀子,其實也是心裡帶有著愧疚的。你可別傷心,也別責怪,你也難免,終要成為這樣的人呢。」

大兒子做事總是顧全大局,客客氣氣的做著義務上的工作,冷冷靜靜的告訴父親母親只有最後一天了;二女兒雖是趕著父母去熱海旅遊,還嫌棄父親麻煩,在探望病重母親的同時還是帶上了孝服,但還是會讓父親醉酒後睡樓下的床,在聽到母親撐不到明天一下就嚎啕大哭;最最平靜的小兒子,逃出了誦經的儀式,在外面悄悄泛起了淚花,想起了和同事的被褥對話。怕是每個人的生活里都有這麼一兩個親戚,或許自己的父母也是其中之一。甚至年紀大了的我,或許在父母這件事上,也會忘記自己對於這三個人的憤怒,而拿出一些理由,做些讓父母暗暗傷心的事。




大概是想到這種事在現實裡的不可避免,才是這部電影最最悲傷的部份了吧。倒是羨慕老年人的心境,就像片中的父親,在母親走後,還對著紀子說「日出多美」。想到自己的爺爺在奶奶去世後,也是津津有味地和來參加葬禮的我外公,講些年輕時候怎麼遇到我奶奶的故事,想必是相似的心情吧。以前老是想不明白為什麼世界那麼大,每次和他們談天,總是要說些我黨真好,家鄉真美的話。看完倒是明白了,人生餘額就快不足了,該是說些心滿意足的話,說給自己聽也好,說給子女聽也好,這樣顯得自己的一生,是那麼的美滿完整啊。

向著積極樂觀的角度想,還是得努力去做紀子,但是若是做不到,也別太過苛求自責啦,生活還得繼續,太陽還是每天升起啊。




(白描的手法實在太美了,不敢喘粗氣的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