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動物方城市 Zootopia

瘋狂動物城/疯狂动物城/优兽大都会(港)/动物方城市(台)

8 / 545,406人    108分鐘

導演: 拜隆‧霍華德 瑞奇摩爾
編劇: 賈里德布許 拜隆‧霍華德
演員: 伊卓瑞斯艾巴 珍妮佛古德溫 艾倫圖克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Vamei

2016-03-04 17:27:50

《動物方城市》的三重內涵,以及一個文化圖騰的誕生


電影結束時已是深夜。影院中的觀眾都不願離開,坐在椅子上聽著片尾曲「Try Everything」,隨著超強的節奏搖頭晃腦。我沉浸在相同的氣氛中,不斷回味著電影帶來的震撼。這部電影有近年來成功動畫的因素:《冰川時代》的搞笑,《馴龍高手》的成長,《超能陸戰隊》的治癒。但《動物方城市》又如此不同。它在逗著孩子們大笑的同時,卻讓成年人沉思。短短兩個小時內,電影不但用完整的世界觀影射現實,還藉著連續反轉的劇情挑戰觀眾的倫理觀,從而徹底顛覆了好萊塢動畫「傻白甜」的傳統套路。

單單靠那些好笑的動物,《動物方城市》肯定能在票房上大有斬獲。但我更好奇的是,電影的內涵會給引發怎樣的辯論,以及這部電影會否成為當代文化的一個經典。在我看來,這部電影至少存在三重遞進的內涵,值得在觀影中留意。

1. 動物托邦

坦白來說,《動物方城市》的譯名不算所有好萊塢電影中最差的。畢竟,還有《黃金三鏢客》、《刺激1995》、《美食總動員》等譯名界的奇葩墊底。但「瘋狂動物園」抹殺了英文名「Zootopia」中重要的隱含資訊。在英文名中,「zoo」是動物園的意思,「topia」是希臘文中「地方」的詞根。這個希臘詞根經常出現在一個英文詞中:utopia,即「烏托邦」。因此,電影更準確的譯名應該是「動物托邦」。
動物托邦

作為「理想社會」的代名詞,「烏托邦」源於十六世紀英國學者托馬斯·摩爾的同名著作。在那本書中,摩爾虛構了一個擁有完美社會體制的小島,不但廢除私有制,而且實現了人人平等。在理想制度的保護下,小島上的居民充分享受自由。現實社會中的貧困與罪惡也不存在於這個小島。正當英國民眾對政壇紅人摩爾充滿希望時,他卻被好友亨利八世處決。

摩爾去世後,他的理想社會理念留存了下來。一批社會實踐者決定建立自己的烏托邦。英國商人羅伯特·歐文在美國建立了一個實驗性公社。然而,這個廢除了私有制的公社在兩年後失敗。如果考察公社的經濟基礎,它的失敗並不奇怪。兩年的時間裡,公社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產出,主要依靠歐文自己的財產。這筆財富是歐文在英國的棉紡工廠賺來的。可以說,這個公社的經濟基礎正是烏托邦理念所反對的東西:工廠中的雇用制、棉花地裡的奴隸制、國際貿易中的殖民主義。公社的失敗在一開始就不可避免。

20世紀,「烏托邦」理想作為對資本的反擊,再次復活。蘇聯在國家層面上進行了一次更為宏大的社會實驗,用計劃經濟全面取代市場經濟。但也是在蘇聯的巔峰年代,反烏托邦理念抬頭。喬治·歐威爾創作的《動物農場》中,同樣用動物來寓言政治。領導革命的豬們掌握了權力。於是,原本朝著平等目標進發的動物農場衍生出新的等級。正如《動物農場》的預言,蘇聯的行政漸漸官僚化,經濟也一步步僵化。蘇聯最終解體。

《瘋狂動物園》中的「動物托邦」也是一個理想化的城市。所有動物不分鐘族的生活在一起,每個動物都能成為它想成為的樣子。但隨著劇情的進行,觀眾會發現「動物托邦」只是概念上的理想,遠非現實。「動物托邦」究竟是鼓勵性的「烏托邦」,還是諷刺性的「反烏托邦」,這是從電影名字開始就已經在探索的第一重內涵。

2. 成人愛童話

《瘋狂的動物園》並沒有停留在「烏托邦」這樣的抽象概念上。電影從一開始,就刻意影射現實。在最典型的一個橋段中,兔子急著到交通局查車牌號,交通局的辦事人員卻都是些行動遲緩的樹懶。小朋友們看到螢幕上的憨厚樹懶開心得哈哈大笑,但成人觀眾臉上全是苦笑:生活中拖沓的行政流程,大概比樹懶還要差勁。電影中的物種衝突,也對應美國當下的種族衝突。動物城中處處有物種偏見:兔子不適合作警察,狐狸都是騙子,食草動物軟弱,食肉動物殘暴…… 同樣,美國也存在嚴重的種族偏見,總統候選人的川普就毫不掩飾自己的種族主義態度。可以說,《瘋狂的動物園》是一則關於現實的寓言。

寓言號稱「成人的童話」,往往用比喻來描述社會和人性。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表面上是一個神怪故事,但內在同樣是一個寓言。猴王獨立而能幹,敢於大鬧天宮,推翻天庭秩序,經常被後世看做造反精神的一個體現。豬八戒不但懶惰怯懦,且貪於女色,象徵人性的弱點。寓言的間接比喻就像是留給讀者的一個小謎題,任由讀者自行發揮。就諷刺現實的目的來說,寓言更能網羅聽眾,其笑瞇瞇的諷刺效果反而好於直接抨擊。

但作為一則寓言,《動物方城市》最想反對的,是寓言中常見的臉譜化解讀,比如獅子代表統治者、狐狸意味著狡猾。隨著劇情的發展,動物的真實性格總是背離對應的傳統臉譜。本應膽小的兔子卻勇敢熱血,本應狡猾的狐狸卻善良真誠。體形渺小的動物成了黑幫老大,體形碩大的動物卻是小馬仔。片中的大反派更是出人意表。用寓言來解讀現實,用翻臉譜來反對種族主義,是電影的第二重深意。

3. 文化改變世界

在電影的最後,重歸和平的動物城舉行了一場演唱會。超級巨星羚羊在台上唱了一首「嘗試一切」(Try Everything)。這首歌正符合畫外音在說明的電影主題:每種動物都有缺陷,但這不應是物種間的鴻溝。想要跨越物種差異,唯一的辦法是努力嘗試,不放棄交流。伴隨著音樂,不同動物在舞台下攜手起舞。迪斯尼電影標誌性的歡樂嘉年華氣氛終於在這場一夜狂歡中回歸。導演選擇了文化性的歌手來作為消弭裂痕的最終手段,看似牽強,實則已有先例。

1960年代,由於種族衝突、女權運動和越戰等問題,美國社會陷入分裂。正當大眾對前途感到迷茫時,披頭士樂隊的主唱約翰·列儂更是以和平主義代言人的身份,直接介入美國的主流文化。他的《給和平一個機會》被看做是反戰的聖歌。超過十萬的學生聚集在華盛頓,高聲齊唱:
All we are saying is give peace a chance
(我們說給和平一個機會)

這次反戰運動讓尼克森政府壓力巨大,最終促成了美國從越南戰場的撤軍。列儂的歌無疑是民間運動的產物,但它又反過來進一步促進了反戰運動,成為軟文化改變硬世界的一個案例。列儂的文化力量是藉著現代的傳媒手段獲得的。《動物方城市》中的羚羊,是動畫世界的列儂,代表了動物們跨越物種偏見的希望。

同樣,迪士尼在美國大選年推出一部寓言色彩濃烈的《動物方城市》,用意並不簡單。現在的美國正如六十年代,面臨著嚴重的分裂危機。恐怖襲擊異化了阿拉伯裔族群,經濟衰退導致外來移民飽受攻訐。川普在大選中的囂張,更讓少數族裔感到惶恐。在這樣的環境下,抱著「種族融合」理念的《瘋狂動物園》走上銀屏,就像污濁中的一股清風。至於《動物方城市》能否成為一個改變世界的文化圖騰,是我期待在未來解讀的第三重內涵。

改編自https://www.douban.com/note/542907124/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