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戀戀銅鑼燒--An

澄沙之味/恋恋铜锣烧(台)/甜味人间(港)

7.4 / 8,990人    113分鐘

導演: 河瀨直美
編劇: 河瀨直美 多利安助川
演員: 永瀨正敏 樹木希林 內田伽羅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把噗

2016-03-07 07:29:10

河瀨直美與是枝裕和


比較河瀨直美和是枝裕和是饒有趣味的。兩人不僅在相同時間段(九十年代中期)登上國際影壇,現今也基本上成為日本電影在國際影壇的標牌與頂樑柱,後者從兩人的歷次參展情況便可見出。但在觀眾的心中,是枝裕和遠超河瀨直美。雖然以我愚見,河瀨直美的藝術水準高於是枝裕和。

一位導演的影像風格是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的,但恐怕沒有哪一個比用鏡方式能更直接地揭示導演的想法與思考。以此點看,是枝裕和遭遇危機。這是頗為令人惋惜之事,是枝裕和渾身透散著講故事的天賦,但更多情況是止步於此。如果說,處女作《幻之光》還嘗試從小津(空間處理)與侯孝賢(凝視目光)的師承下摸索自己的影像風格,那麼到近來的幾部作品,已經越來越傾向於「故事」本身,而不再是影像探索。從《步履不停》到《空氣人偶》,或從《空氣人偶》到《奇蹟》,雖然是枝裕和一如既往地保持住講故事的靈氣,但用鏡差別之大,恐怕讓人恍然以為是不同導演出手。而近來的兩部作品《如父如子》和《海街日記》,雖然飽受讚譽,但其「講故事」的能力已經開始受到質疑。一位導演如果被評價為「適合拍電視劇」,是非常受辱的。

相反,自處女作《萌之朱雀》起,河瀨直美便建立起自己的影像美學。這是一種從日本本民族文化生發出的美學體系:人與自然的觀照,佛教中了悟生死的教義。反映在鏡頭使用上,則是一種貼著物像的微移。我曾經將這種鏡頭認定是模擬一個未經人事便不幸夭折的孩子視角,對應著流露出無知與新奇的晃動的特寫鏡頭,現在恐怕得做些修正。它同樣可能出自一種植物(或自然物)視角,一位了悟生死的耄耋老人的視角。總之,這一視角異於常人的感知,因而可以稱為構築空間-影像的基礎。這也許解釋了河瀨直美電影裡總會出現的這些元素:人的去世(生與死的無常)、大自然(樹、風、光)以及藉此傳達的人生奧義(而不是一種相反的邏輯)。由於最後一點的過度放大,因而成為河瀨直美最為人詬病的缺點之一。觀眾厭惡「說教」,但我們反對的是毫無源頭或根據不大的「說教」。黑澤明的電影誠然很「說教」,但我們願意「忍受」,因為影片質量實在太高了嘛。一位導演嘗試在自己的電影中傳達自己的思考,這實在無可厚非。但過頭了,確實值得批評。在此,不為河瀨直美辯解。

反映於這部《澄沙之味》中,明顯的是導演為了加進觀點導致結尾過度拉長。倘若故事止於男人與女孩再次前往探望老人因而得知老人去世,那些被珍藏的餐具被轉交於他之時——而不是通過錄音讓老人再次獻聲向觀眾「說教」,也沒有必要加上其中看起來很虛的自然鏡頭,最後的公園叫買更不必要——整個故事顯然會好很多。劇本的前大半都是優秀的,使用的一些伏筆、省略、暗語都讓故事在影像中的真實講述增色不少。比如,開頭第一個鏡頭便是為了與老人來做豆沙那天的早起做對比;男人的失意一開始被隱藏了,直到最後通過唸出給老人的信才抖露出來;而他與女孩的關係,則一直處於模糊之中:那包帶回家的殘品揭露了兩人不尋常的關係,但男人是否女孩母親是否曾經夫婦卻不可判斷。當然,最棒的處理自然是發生在男人與老人之間的感情,這種感情超越了普通人之間的知遇之恩,但又未曾達到母子間的親情。對男人而言,老人既是教他做紅豆餡的恩人,同樣也是需要被「驅逐」的痲瘋病人。這一發生在男人身上的兩難處境,通過他所作出的抉擇不僅推進了故事的發展,同樣也向觀眾樹立起自己的形象。這一筆「法哈蒂式」的處理對於整部電影是卓有成效的。同樣,通過磨難的一次次來臨與克服來讓人物成長的敘述模式,也因為平泛的處理而非設置劇烈衝突,讓故事的味道與深意一層層滲透出來。

雖然《海街日記》口碑爆表,但枝裕和實在沒有講出太多的東西;《澄沙之味》雖然註定冷眼,但絲毫不妨礙我們繼續支持河瀨直美。這也許不只是因為導演陷入了困境,觀眾也難逃其咎。我們看起來更容易被表面的花頭所迷惑,並滿懷偏見地繼續前行。很難有改變的時候,畢竟「好萊塢老大哥」畢竟在看著我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