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白日夢冒險王--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白日梦想家/发梦王大历险(港)/白日梦冒险王(台)

7.3 / 343,240人    114分鐘

導演: 班史提勒
編劇: 史蒂夫康拉德 James Thurber
演員: 班史提勒 克莉絲汀薇格 莎莉麥克琳 亞當史考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二姐不二

2016-03-07 23:11:20

強行胡扯、對號入座 、腦洞大開、思維混亂、絕對主觀的影評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腦洞大開的影評。相當不專業。更像是藉由電影講自己的故事,當然自己跟主角一樣還沒有什麼亮點可以寫在簡歷上。然而這是重點嗎?
      第一次在豆瓣上寫影評。功底和文筆都很差,想到可能會被吐槽,我感到一種不適。當然我的理智告訴我,最有可能的情況是這篇影評被忽視。所以卯足了勇氣,寫吧。誰在乎呢?如果你看了這篇文字感到你的時間被浪費了,好吧,我感到抱歉。為我抱歉,也為你抱歉。
      言歸正傳,這部電影其實並沒有太多深意,不難理解其要表達的意思。但每個人的理解都有所不同。在這裡我就只我的感受加上後期的強行腦補碼點文字。
(這是我敲的第四版了。前面的版本都不盡相同。不打算補充了,寫不完的,無底洞。)
      猜測男主小時候是一個很活潑,很有年輕人的那種張力的個男孩。少時得過滑板比賽的冠軍,中學時代留著朋克頭。然而十七歲的一個週二,父親去世,片子中提到沒有留下存款,姑且認為是生活的壓力和親人離世的帶來的巨大傷痛讓主角在同一個週四就減掉標誌性的朋克髮型,開始在一個快餐店上班。然後是後來在Life雜誌社做了16年的底片資產部的管理工作。再後來公司被合併,為了找到最後一期雜誌的封面照片,走上了去尋找攝影師尚恩的旅途。
      片頭,男主點發送「眨眼」的情節,太有感了。我也曾如此的在一個心儀的女生宿舍樓下徘徊,徘徊,拿起電話一直猶豫要不要按下撥號鍵。當然沒有影片中那麼戲劇化,電話是接通了。而且之後並沒有那麼的透不過氣來。腦海中冒出的千萬個念頭紛紛落地。平淡的對話再次把自己從幻想的境地剝離出來。
      男主覺得自己的生活沒有亮點,沒有值得在約會網站上填寫的經歷。這點我一樣感同身受,就在昨天登錄豆瓣要寫一段話介紹自己的時候。我竟寫不出一個字來。究竟能用什麼來形容我呢?男主面對的是約會網站上,自己資料的匱乏帶來的無人關注的困境。而我面對的是即將畢業,面對簡歷表上自我介紹一欄的空白,感到無比的恐慌。有什麼值得提及的呢。我答不上來。這也促使了我寫這篇影評。我想生活要有些改變,總得要從做些以前沒有做過的事情開始。
      男主給母親租住的別墅付租金,從冰島回到家後給搬鋼琴的工人付小費以及片頭和在冰島的快餐店裡記帳的細節,應該是要表現出男主是一個踏實過日子,經濟並不富裕,而且還是家裡經濟支柱的這麼一個形象。想像一個17歲的男孩突然面對父親去世,作為家裡唯一的男孩只有踏踏實實的工作了,沒有別的選擇,生活似乎變得沒有什麼色彩。當然生活的狀態不全然是由生存的壓力所定格。個體的努力很是重要,生活的壓力不該是沒能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的藉口。把責任都推卸到環境的不濟。這裡電影塑造的應該是一個生活平淡無奇,在自己崗位上多年如一日認真工作的工作者。片中,也沒有提及男主的親密朋友,個人愛好。大概也是要表達男主生活的單調。當然做白日夢應該算是男主的一個愛好。但個人體會來看,這是一種不自覺的行為。白日夢,誰沒有做過呢。我所體驗過的只有多情總被無情惱。後來慢慢有了些體會,慢慢看清並且接受現實,現在好了許多。
    男主做的白日夢,片中主要表現了兩個方面,一是與女主的互動。幻想的是跟女主良好的交流,在女主前做英雄,救出她那三條腿的狗狗。當然跟心儀的人對話時表現沉著和麵對危難時表現英勇只在白日夢裡。在公園給女主的兒子瑞奇展示滑板技能的時候,本是可以表現一把滑板技能的。男主多次看女主的反應,應該就是想被看到。然而諷刺的是,而每當女主轉過頭來的時候,都錯過了男主的展示。想讓自己中意的人在自己表現良好的時候看見自己是多麼的不易。公園一別後,回到公司,決心去追尋攝影師尚恩。有這麼幾個因素,第一、個人認為是對於工作負責的態度(滿滿正能量)。第二、是想突破自己,不願再在這樣沒有亮點的過了。男主幸運的是,可以把突破自己
和完成工作結合在一起,在完成工作,履行自己指責的同時又有了新的人生體驗。而現實中呢,我不太清楚工作以後會是怎樣,至少現在是本職工作和想做的事在時間上是有衝突的。只能權衡,有舍有得。第三、個人覺得最重要的因素,來至異性的鼓勵。幻想的女主彈著吉他來鼓舞男主登上飛機。雖說我認同該是來自對家人的愛,想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想讓自己的生命沒有白費等等「成熟」一些原因才是我們努力的最強動力。然而,我的實際情況是,我的激情來至於想得到自己愛慕的人的認可。這感覺應該每人都不同,千差萬別。
      男主的白日夢還有一個反抗上司。這也是現實中不能做的只能在白日夢裡實現。對抗上司,在異性面前展示都是很男性化的思維,荷爾蒙的標誌。我猜是為男導演。可男主為何不是夢想自己做到公司老闆的位置,出任CEO贏娶白富美,走上人生的巔峰呢。我腦補後,認為,這不是男主想要的生活。男主要的是一個他自己認可的生活,一個值得書寫的獨一無二的經歷。而不是事業上的多麼成功。這只是腦補,或許是個人能力以及其他方面因素,男主不能在職位上做的更好。其實,主角倒也可以把處理照片,做的與眾不同。200萬張底片過手,這是多大的經歷。可以做些與眾不同的事,這完全可以填在約會網站上的簡歷一檔。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與一萬個人對話,經手一萬張照片,都是豐富的。然而電影不是這個主題。
      男主為自己沒有特別的經歷而覺得自己不被注意,但其實被攝影師注意了。這裡涉及價值觀。男主可能更喜歡寫在簡歷上的是被鯊魚追逐,從飛機上跳海等與眾不同的事。這也的確是吸引觀眾眼球的好情景。男主認為值得填在簡歷上的經歷,並不是平平淡淡的工作簡歷,而是豐富多彩的生活經歷。但其實工作上,男主絕對是一個優秀的員工,從被攝影師尚恩信任,最後登上封面,到台詞中提到的,經手200萬張照片沒有一張遺落的。可以體現這一點。可這些好像都沒有那麼的吸引眼球,觀眾都被厲害的,讓人驚嘆的東西吸引著,忽視了一種默默的存在。而導演可能想表達的是那些生活里波瀾不驚,默預設真做著自己工作的人。同樣的值得我們去關注。值得被印上封面。
      其實如果導演把鏡頭用在主角是如何處理200萬張照片,著重點在這個上面的話,也可以拍出一部精彩的電影,處理兩百萬張精彩的照片濃縮在2個小時裡,最後被歌頌出現在封面上麼也未嘗不可。不過主題就變成了,歌頌平凡崗位上不平凡工作者的宣傳片了。我覺得這裡導演就是要把一個衝突體現出來,精彩獨特的生活與平淡生活的衝突,關於選擇的衝突,關於價值觀的衝突,但是後面我會提到這裡的衝突和解了。
      片中搬家時出現的背包,旅行日記,滑板,快餐店照片後來都在電影中表現了出來。是一條線索也是簡單的情懷。算是對過往的一種彌補。有些事不是想做的時候就能做的。後來藉由工作,一些列的因素促成這些物品又派上用場,這是一個浪漫的想像。個人認為男主是幸運的,沒有在能做的不再想做,記憶深處總有些東西在騷動。當有錢買兩杯豆漿的時候,發現喝豆漿已經不香了才是遺憾。當有機會的時候,我們曾抑制的一些想法又會重新燃起。這種感覺真的不錯。
      還有一個細節,攝影師的一張照片,在向男主招手。個人覺得男主心中對尚恩有無限的崇拜。片中尚恩捆在飛機上去拍噴發的火山,這該是男主想要去經歷的,可以寫在約會網站簡歷上的。但是攝影師對男主的生活同樣感到好奇。專門來了解男主的生活。衝突在這裡和解了,我們都仰望別人的生活。殊不知自己的生活也是別人的櫥窗。唯一的區別,無非是視角的不同罷了。

  很亂,腦袋也發懵了,不打算寫了。水平太有限。如果你還能讀到這裡,辛苦了,謝謝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