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賭城風雲3--From Vegas to Macau III

澳门风云3/赌城风云III(港)/TheManFromMacau3

2 / 2,959人    USA:113分鐘

導演: 劉偉強
演員: 周潤發 劉德華 張家輝 劉嘉玲 張學友 李宇春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札維行上

2016-03-10 20:14:18

低俗,是我的光榮


        有一種觀影心態叫作賤,明知是一部爛到無極限的片子,預告片都足以令人反胃,但你就想知道他到底爛到什麼地步了,本以為不抱期望的心態能在觀影中收穫意外驚喜,哪怕一丟丟也好。可從第一分鐘開始,你便陷入了徹底的絕望,不能快進,是最大的痛,憤然離去,不划算,你就這樣自虐般強忍著內心的鄙夷在週遭傻呵呵的笑聲中,糾結了110分鐘。
        《澳門風雲》這個ID連續三年在春節檔上映,票房也連年爆倉,明星效應被濫用過度了,傻多速們都要審美疲勞了,明年這個ID還能來唬弄我們嗎?不得不說,香港是一個盛產明星的「彈丸之地」,在90年代,也是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港片紅遍華語地區,也讓香港明星扎堆脫穎而出,真可謂盛極一時。但隨著大陸電影市場的迅速崛起,香港導演演員也紛紛北上淘金,藉助香港演員在大陸的明星光環與粉絲效應,大展拳腳,屢試不爽。但有一個問題都被他們淘金隊伍所忽視了:電影要創新,要改進,而不是無底線無節製得去致敬經典,打著懷舊與情懷的旗號,用90年代的招式和路數,甚至用同樣的明星陣容來講同一個故事……
        在香港導演裡面,王家衛、許鞍華、陳可辛,甚至徐克,再甚至周星馳等,他們都在嘗試創新,新的題材,新的風格,新的故事,尤其是陳可辛,從歌舞劇《如果·愛》,懸疑武俠《武俠》,勵志劇《中國合夥人》,打拐尋親《親愛的》,人物傳記《李娜》(尚未上映)……陳可辛除了把內地的題材故事呈現在電影中,還不斷嘗試各種電影類型,這就是突破與創新。徐克的武俠片是香港電影的標誌符號,但徐克去年卻硬把一部爛俗套、老掉牙的「宮廷正劇」——《智取威虎山》這一文革樣板戲拍出了大片的感覺,這就是突破與創新。周星馳能夠在演員與導演的轉型中路拍出自傳性電影《喜劇之王》,足球特效電影《少林足球》,功夫夢想片《功夫》,外星人奇趣與父子親情《長江七號》,西遊奇幻與愛情理想《西遊降魔篇》,人魚童話與環保反思《美人魚》,這就是突破與創新。不斷突破自我,不斷嘗試新奇,這是多少電影人的志趣和理想所在。
        我也實在想不通,有人能數十年如一日的拍同一種類型風格的電影,而且永遠都是那副過時了的陳詞濫調,真的一點都不好笑。但,就是這樣的片子,還硬是能打造出眾星捧月般的豪華明星陣容,王晶的臉很大,向華強的臉很大!這其中或許有香港影視江湖裡的恩怨情仇,也或許有莫須有的難言之隱,但大家一起來圈錢,這就是最終呈現的結果!一群即將過氣的明星用過氣的方式出現在螢屏上,也是需要勇氣的!演員,名利雙收是最好的結局,所謂盛極必衰,急流勇退謂之知機!不尋求突破與創新,唯有江河日下,弄得晚節不保,消費的是自己的名氣,消耗的同樣是自己的名氣。所謂常青樹與常春藤,並非形容演員濃妝之下的「不老容顏」,因為明星總有黯淡和落寞的一天,唯有演員的生活閱歷與工作經驗會在時間的歷練下越發具有韌性,並不斷昇華為表演的藝術。當一部電影純粹淪為賺錢的工具,甚至連王晶都可以公然叫囂社會差評:不在乎口碑,只看票房。如此飛揚跋扈、赤裸裸的市儈導演,每年都能笑著賺得盆滿缽滿,真是小人得志~
        想起杜汶澤的那句話至理名言:低俗,是我的光榮。好吧,不服還真的不行!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