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箭士柳白猿--Archer Baiyuan Liu

箭士柳白猿/箭客柳白猿/JudgeArcher

6.2 / 687人    94分鐘

導演: 徐浩峰
編劇: 徐浩峰
演員: 宋洋 趙崢 李呈媛 于承惠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曾念群

2016-03-10 21:01:22

《箭士柳白猿》:有性別的功夫片



        《箭士柳白猿》在上映之前,其實名聲已經很大了,但僅限於業內。《箭士柳白猿》始拍於2012年,曾起獲台灣金馬獎多項提名,它的長短版早為業內討論透徹。而導演徐浩峰也已然聲名在外,他是陳凱歌電影《道士下山》的原著作者,與王家衛合作的《一代宗師》擒拿金像最佳編劇,其導演處女作《倭寇的蹤跡》入圍威尼斯,去年上映的《師傅》更是打出了本土功夫電影的一片新天地。在論及武俠或者功夫片時,很容易將他和洪金寶、徐克等功夫前輩湊到一起論壇,原因再簡單不過,因為我們本土功夫江湖,說得上術業有專攻的,目前唯此一人。
        《箭士柳白猿》其實是徐浩峰第二部電影,早於《師傅》破土動工,《師傅》因為商業的外掛,趕在了前頭上市,而更加純粹的《箭士柳白猿》野渡無人舟自橫。這就好比功夫的江湖,外把式易學也易於傳播,內家拳法則需要你沉得住氣。想當初張震為了《一代宗師》,一個八極拳苦練就三年,直到拿下武術比賽冠軍,一部好的功夫片要下的功夫可想而知。徐浩峰不是王家衛,就算有那麼多銀子,也不會有一線大腕為他犧牲,更何況他銀子有限,所以他只能把更多的精力下在他熟悉的江湖。
        與徐浩峰其他作品一樣,故事背景依舊是民國亂世江湖。這也無怪,大清朝中前期嚴令抑武,不少民間武學斷片失傳,清末不僅解禁,還鼓勵義和團等參與家國是非,江湖武林迎來百家井噴。這一勢頭沉澱到亂世民國,演繹出「體育救國」,精武體育會,中華武術會,中央國術館等招牌高掛,還得到了孫中山和蔣介石等民國政要的鼓勵和支持。古代人才的最高追求是「文能提筆定天下,無能上馬定乾坤」,書讀不好,武功了得一樣可能出人頭地。到了民國,文人可以上大學立業,武人的出路卻被「武舉」廢止腰斬,正如《箭士柳白猿》開篇所述,民國的武人要出頭,要嘛開武館,要嘛跟著軍閥混政治。民國的武館可沒那麼好開,這點徐浩峰用了一整個《師傅》來印證,《箭士柳白猿》講的則是另一種出路,或說末路。
        《箭士柳白猿》原著,柳白猿是個刺客,話說武人在民國亂世混政治,不是保鏢就是刺客。可能是覺著這個邏輯太簡單了,到了電影裡,柳白猿成了江湖裁判,美其名曰武林仲裁人,可惜這武林仲裁人並非傳統江湖中的武林盟主,十分不招人待見。人物身份換了,但柳白猿「幫忙」幹的事,還是刺客的勾當。柳白猿多了一重身份,徐浩峰則多了一份鋪展民國江湖的籌碼,膠片長鏡頭下,幾場踢館和江湖裁決的戲既有細節展示又不乏場面渲染。《師傅》裡徐浩峰要得太多,恨不得讓廖凡跟中國古代兵器譜通打一遍,《箭士柳白猿》化繁就簡,僅抽取宋陽的箭與於承惠的槍,我不懂武學,僅從視覺上,於承惠的棍槍耍得那叫一個帥。可惜這竟成了於承惠的絕唱,一代武學老人已於去年長辭人世。
      這幾年國內流行田間影像調查,我一位叫鬼叔中的老鄉,時常舉個DV遊走鄉間,捕捉那些即將消失的傳統文化。徐浩峰的鏡頭異曲同工,他試圖用電影的鏡頭為我們還原身邊消散的武林。時值三月功夫季,前有《葉問3》衝拳出手,刷新華語功夫片票房歷史,《箭士柳白猿》提檔抱團,兩地功夫高手際會於這個發芽的季節,不禁讓人對華語功夫片的前景浮想聯翩。華語功夫片集體唱衰已不是一輪兩輪,70年代有李小龍的隕沒, 80年代則有徐克新武俠的崛起,關鍵事在人為,只要有人不斷去摸索和嘗試,末路也會成為出路。
        《箭士柳白猿》繼續徐浩峰硬派武俠的路數,相比《師傅》的打通關敘述模式,更接近《道士下山》,凸顯的是其人其技和其事,電影的敘事力有限,多有唐傳奇小說風格,但在趨同化的功夫片市場,《箭士柳白猿》不失為一部有性格、有性情且有性別的作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