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墨涅Moneta

2016-03-11 06:47:55

遠離人跡:人性的角落



      「對於法國人來說我們是阿拉伯人,但對阿拉伯人來說我們卻是法國人。」——身處於1954年阿爾及利亞的戰亂背景中的教師達呂的身份歸屬尷尬而矛盾。他是一名隱居在荒涼的群山之間的一所小學校的地理老師,在這個土壤貧瘠人跡罕至之地,孩子們強烈的求知慾和清亮的眼眸就是他的驕傲,他的一切。他在課堂上教授孩子們文明的起源,認識歐洲的幾大河流,然而陪伴他的只有空曠場地上孤伶伶的晾衣繩,忽明忽暗的晚霞和孤獨的營火。如果沒有一個人的突然到訪,他的生活可以依舊這樣平淡的繼續下去。
      達呂被迫接受了一項令他打心眼裡不願意做的事情——押送一名殺人犯前往邊境城市坦吉特。殺人犯名叫穆罕默德,是家中的長子,因為糧食短缺殺了自己的堂兄。達呂的第一反應是:「這事我幹不了,我不能送一個人去死。」逼仄的小屋,面對這種棘手問題的牴觸情緒在無聲的流淌。教師達呂出於人道主義的考慮留下了穆罕默德,讓他與自己同處一室,為他準備床鋪。夜幕降臨,穆罕默德卻突然走出了門外,達呂握著手槍趴在窗口上張望,此時他的心裡對穆罕默德還是有防備的。半夜,穆罕默德仍不安靜,口中唸唸有詞的不知在說什麼,他的怪異行為吵醒了達呂,原來穆罕默德病了。達呂餵她吃藥,又給他敷毛巾。穆罕默德心存感激,對達呂講述了自己的生活遭遇。
      到底該把穆罕默德送到哪裡?達呂自己心裡也沒譜。他一個人在這個偏僻的地方住慣了,突然間闖進來這麼一個小伙子,還是個殺人犯,他心裡的糾結可想而知。但即便如此,他也沒有很快的把穆罕默德交給警方或是軍方。而是選擇與穆罕默德一起,踏上了一條不知通往何處的逃亡之旅。
      他們接連遇到了好幾撥武裝分子,1954年正是阿爾及利亞的獨立運動風起雲湧之時,所謂的軍方大肆屠殺叛亂分子,身逢亂世,一個人苟且偷安尚能勉強度日,身邊又帶著這麼一個巨大的包袱,危險可想而知。影片中有好幾次,教師達呂想趕穆罕默德走,但穆罕默德是個無處可去的可憐人,到哪兒都是死路一條。心中的人性再一次萌發,達呂陪著穆罕默德艱難的行走在風沙漫天的戈壁中。大雨滂沱,他們無處藏身,只得返回原先的住處。兩人圍著營火,絮絮叨叨的說起心裡話。
      又來了一夥騎馬的武裝分子,繳了達呂的槍,用繩子牽著他們的手帶著他倆一起上路。好在達呂在軍隊裡遇到了自己昔日的戰友,戰友解救了他倆,但前提是他們不能隨便逃跑,實際上是把達呂當成他們的人質。達呂和穆罕默德隨部隊躲藏在山洞裡,第二天醒來卻遇到反對軍的一陣密集的機槍掃射,達呂和穆罕默德緊急避險躲過了子彈,最終他們重獲自由。
       兩個人一起逃亡畢竟不是最好的處理辦法,分手之時,達呂對穆罕默德說:「如果你去往沙漠,我會對你的堂兄說,我把你交給了警局,你已經被警察處決了,這樣就不會再有復仇之事,這樣做,你起碼能活下去。不要回頭,永遠不要,不要投降。」送走了穆罕默德,達呂在這裡的教師生涯也結束了。
       有時候,生活會逼迫你做一些你不願意作出的抉擇。這部改編自加繆的《來客》的電影以肅殺粗糲的影像質感展現了困境中的人性,向我們揭示了世界的巨大荒謬之處。當個人的利益與他人的利益同處於一個天平上時我們會作何選擇?當良知與法律狹路相逢,我們又會如何反思這種困境?
       整部影片達呂和穆罕默德的交流並不多,達呂作為一名教師,眼神裡流露的是一種智慧之光,儘管他看上去並不十分儒雅和博學。達呂作為一名結過婚的男人,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也能給予還沒有談過戀愛的穆罕默德一些指導。所以在最後他們被軍方釋放以後,達呂帶著穆罕默德去了酒吧,並給穆罕默德找了一個女伴。多年的獨居生涯,達呂在面對美色的誘惑之時,像個孩子一樣將自己的臉深深的埋在女伴的胸脯之間。此時的達呂,已經無法重燃體內的激情。
      在任何環境下,決定事物發展的態勢的往往是人的態度。達呂可以把穆罕默德立即扭送到警局,但他沒有這樣做。面對一個生命,他選擇給對方一條真正通往心靈的救贖之路,讓穆罕默德自己明白餘下的人生之路該如何面對。這是達呂作為一名教師的人性,是一種富有良知與自省的人道主義情懷。
      《遠離人跡》基本上擯棄了配樂的營造,只是間或在一些過渡的場景上若有似無的響起清冽沉靜的鋼琴旋律。這部電影無論從外在的形式還是內部的思想,都是極簡的風格。喧囂中,我們容易迷失自我,但如此蠻荒之地,孤獨與迷失感更甚。前者是因為可供的選擇太多,而後者卻無可選擇,只能迷失在自我的拷問和省思中。也許正是在這樣一種可以放逐心靈的地方,才能真正聽到人性在心中的某個角落的迴響。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