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箭士柳白猿--Archer Baiyuan Liu

箭士柳白猿/箭客柳白猿/JudgeArcher

6.2 / 687人    94分鐘

導演: 徐浩峰
編劇: 徐浩峰
演員: 宋洋 趙崢 李呈媛 于承惠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麻瓜muggle

2016-03-11 07:36:48

道士下山2.0版,新鮮出爐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3月10日,上海第一場箭士柳白猿,上座率七成。

徐皓峰是導演,也是作家。
之前看過徐導小說《道士下山》,唐傳奇式寫法和微妙的哲學思考,表達成電影本就很難,被陳凱歌拍出來,毀得不輕。《柳白猿別傳》故事緊湊,可以對比小說和電影,看這次改編是否成功。

---
先講下小說(劇透慎入):
雙喜姐姐被地主強暴,自此雙喜一蹶不振,不再說話,將性事看作仇惡化身。寺廟主持讓他做跳牆和尚,將過去留在寺里,更名改姓,開始新人生。
雙喜回到塵世,遇到殺手柳白猿,就此更名為柳白猿,成了刺客。每單殺人,均有金條入手。

一日,軍統買他殺軍閥楊杏佛。楊杏佛是善人,柳白猿不知是否該殺,先化身水果店老闆,等待時機。楊杏佛身旁有一高手相伴,很難下手。此時水果店常來一女人,柳白猿愛上女人,有了第一次性事,解開「性事即惡事」的偏執。就在他放棄刺殺,準備帶女人遠走高飛時,楊杏佛身邊高手主動找他。原來女人是高手妻子,被派來刺探柳白猿虛實。
了解真相後,柳白猿心灰意冷,放棄刺殺,軍統想將其滅口。挑柳白猿手筋腳筋的特務,是高手安插在軍統的眼線,放了柳一馬。

柳白猿得救,回鄉找尋姐姐,然而終究未找到。
他意識到姐姐是他的執念,姐姐遭遇的惡行,點化了他對善惡的理解。
也許姐姐從未存在過。她只是引發他認識自身罪惡的契機,是佛菩薩對自己的一次輕輕的點化。
他決定回去保護楊杏佛。
最終楊杏佛和女人死於軍統,柳白猿射殺軍統殺手,再無蹤影。

可以看到,整個故事,講的是柳白猿經歷世事,逐漸擺脫過往的執念。
這也是當年主持讓他跳牆而去,再世為人的意義。

---
電影做了兩處莫名其妙的改動,將原著流暢的敘事,割得支離破碎:
1.柳白猿不再是殺手組織代號,成了拳館仲裁人。這導致柳白猿殺楊杏佛缺少原因,為了給個殺人理由,於是有了下一個改動。

2.軍統一洋妞哭訴楊杏佛殺她父親,讓柳白猿替她報仇,為此向柳獻身無數次,軟硬皆施,倒貼失敗後,對柳動情。柳被軍統捉到後,洋妞代替原著中安插眼線的角色,救了柳。電影結局,柳和高手以武對決,洋妞還專程跑來,只為在人群中多看他一眼。

原著改編成電影,無所謂是否忠於原著,重要的是改編後能否呈現一個完整的故事。
如果改編後,破壞全片情節連貫性和合理性,這個改編就是失敗的。
而《箭士柳白猿》走了《道士下山》老路。同樣徐皓峰的小說,同樣做了改編,同樣完蛋。徐導親自操刀,用血的教訓告訴我們,可以改他的小說,但不要亂改。

---
徐導曾解釋過為何要改動:
寫小說和拍電影隔了5-6年,此時他的關注點變了。
拍電影時,他更關注武林中如何仲裁,柳白猿就從殺手成了糾紛仲裁人;他想讓大家看看真槍是怎樣的,而不是軟趴趴的白蠟桿槍,於是就有了槍與槍的對決。
他抒發了他的情懷,其實他本可以為這些情懷,從頭寫篇小說,給個完整的故事。
然而他只是把主題硬生生放到他某一篇小說中。
想表達的東西太多,反而沒表達好。

---
幾個細節:
1. 女人將自己賣給柳白猿,原先要價30個蘋果,後來「15個,不能再少了」,電影院笑倒一片,這個梗是原著就有的。
2. 柳想帶女人走時,電影中直接甩手一個金條。原著中,柳本想給她金條,一想,這不符合自己水果店老闆身份,就想以100個蘋果換她走。後來動情,拿出金條。也正是金條,暴露柳的真實身份。電影中,這個細節被抹去了。
3. 柳白猿,是徐皓峰小說體系中,慣有的殺手組織。《道士下山》中張震的角色,就是柳白猿。
4. 全片打鬥,聲音特效加得太過,不合時宜的破空聲分分鐘齣戲,實在可惜了拳拳到肉的打鬥。
5. 全片部份攝影風格,有些像侯孝賢《刺客聶隱娘》。導演是油畫出身,保證了電影的畫面美感。
6. 這是於承惠(片中白鬍子高手匡一民)的遺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