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哪一天我們會飛--She Remembers, He Forgets

哪一天我们会飞/差一点我们会飞/爱的根源

6.5 / 536人    108分鐘

導演: 黃修平
編劇: 黃修平 陳心遙
演員: 楊千嬅 林海峰 蘇麗珊 遊學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陳十三張

2016-03-11 23:54:10

《哪一天我們會飛》:愛的根源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愛的根源

《哪一天我們會飛》,原名叫《愛的根源》,就是譚詠麟那首金曲。不知道為什麼這部電影總讓我想起,一部電視劇,《女人俱樂部》。覺得年輕余鳳芝有些神似李若彤,又或者是因為,愛的根源,這四個字串起了兩者之間的聯繫。

故事的開頭是我喜歡的開頭,今人現世過得不順心,偶然被舊同學聚會,撩撥出記憶里那些青澀的往事。青春故事,總是甜,至於隨風去的苦澀,自然已經隨風啦。現下過得越是不順,過去越是動人,就越懷念。更何況,在過去的年歲里,有過一道選擇題。而從回憶中看,錯過那個明朗的蘇博文,的確是件難過的事。

蘇博文是一個陽光的男生,他會彈吉他,帶一副大大的黑框眼鏡,笑起來很好看。他的物理很好,是水火箭比賽的冠軍。他能夠聽出38種不同飛機的聲音,他的夢想是,長大當一名飛機師。

這樣一明媚的男孩,在那天活動日後,似乎就消失了。蘇博文,在活動日那天,丟下飛行學會的所有工作,不見了。有人也見過他,他一瘸一拐的,和一個白影一起。
余鳳芝在那天收到過一架紙飛機,只是,他還沒來得及,拆開。就被人叫走了,她確信那是蘇博文寫給她的信,只是她沒辦法再看到。

其實過去之所以總教人牽腸掛肚,是因為,有一些沒有解開的小疙瘩。而每當這些小疙瘩被解開的時候,都是滿溢的感動。
蘇博文在開放日那天,借紙飛機給余鳳芝傳了一次信。余鳳芝終於拆開飛機看到了信,不過那已經是二十五後。

二十五前那個活動日,蘇博文為余鳳芝製作了一架滑翔機,叫「鳳芝號」。他製作了很久,也練習了很久,摔了很多次,不過他很高興,他的夢想是做一個飛行員,他終於可以飛了。他也可以帶著自己喜歡的女生環遊世界。

黃修平其實,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導演。只因為《狂舞派》裡的每一個生命都是那麼的鮮活。《哪一天我們會飛》裡的蘇博文說:「香港不適合發夢。」而《狂舞派》裡的阿花,卻實實在在的發著夢。
而最後蘇博文也的確飛向了天空,只是他死了。導演沒有把這個故事處理成一個悲傷的故事,他依然鼓勵香港的年輕人擁有夢想,而導演也是,電影中唯一一個實現了夢想的人,那個在課堂上大聲說著,「我要做導演,要拍一些不一樣的電影。」的黃修平的同學。

《哪一天我們會飛》和《狂舞派》從本質上看,還是一個講述年輕和夢想的故事,至於愛情,是年輕和夢想中的一部份,擁有會更美好,沒有也能追夢。

電影的畫面風格很清新,有些像台灣電影。
本應是個好故事,只是看完覺得有些亂。至於楊千嬅老公出軌的對象恰巧是蘇博文在英國時的女朋友,這麼瞎扯淡的關係也真的只是電影。
或許是為了對青春歲月做一個完整的呈現,對於現在的這一時間節點上的描寫有所欠缺,一直在說的彭盛華記性不好,可是他在和那個出軌對象聊天時,記得的全部情節都是關於楊千嬅的。其實這裡很感動,但不知為什麼,被處理成一副鬼樣子。

節奏緩的好,叫娓娓道來,緩的不好就叫拖沓。
豆瓣評分高達7.3,我只能給6.0。無奈淚點不淚,最感動還是,獎盃下面的那張登機證,那是他要帶她環遊世界的承諾。
讓我想起曾經有個女孩子給我留言說:「我這有一輩子的幸福,你要嗎?需要每天湊齊一百個微笑。」

Ps1:喜歡飛機,和成為飛機師,這之間的邏輯我有點無法理解,其實可以做個造飛機的。不過造飛機和開飛機比起來,沒那麼帥吧。
Ps2:片中那些堪稱精緻的手工,讓人大開眼界。那個泡沫飛機,看上去很好玩的樣子。
Ps3:另外玫瑰園計劃是映射政治,不知道香港人看了是不是有感覺很多。
Ps4:不過還是希望其他人能喜歡這部電影。哈哈~
陳十三張
2016:03.11 15:25p.m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