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哪一天我們會飛--She Remembers, He Forgets

哪一天我们会飞/差一点我们会飞/爱的根源

6.5 / 531人    108分鐘

導演: 黃修平
編劇: 黃修平 陳心遙
演員: 楊千嬅 林海峰 蘇麗珊 遊學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此小在

2016-03-12 09:34:06

哪一天我們終將平凡?


喜歡樸實不騙人的事物。

比如,一些香港的電影。

港片的模樣,於我而言,不是街頭的古惑仔,不是無間道裡的警匪,也不是牌桌上的周潤發。

港片於我,是一大部光陰的故事。港片的味道,像極了《花樣年華》裡的周慕雲在深夜的巷間獨自吃下的餛鈍。

那層不冷不燥的現實主義,是港片的生命力所在。


當把《哪一天我們會飛》與台灣的《我的少女時代》類比,我是比較不出來的。

兩者都很好,但是不一樣的好法。

《哪一天》裡的余鳳芝沒有辭掉工作,或者用一個假期,去回補青春時環遊世界的夢想;立志成為飛機師的少年蘇博文沒有帶著夢想活到成年;手工王彭盛華漸漸長成中年男人的模樣;婚姻有了裂縫,但沒有塌掉……

三個人,一個留在了青春期,兩個漂流在淡忘了夢想的日常里。


我所理解的青春,從來不是一場充斥著荷爾蒙的衝鋒。

為情為欲困俘,早食禁果之後受懲戒,並由此醒悟。成長,成熟,而後突然有了夢想,踏上旅程,又「理所應當」地成功,走上浪漫主義的人生道路。

個人覺得,這樣的劇情簡直low爆了。

不合情理,而且毫無美感。

直白地講,我是無法理解很多電影電視劇為什麼總是跟女人的子宮過不去……好像沒有這場流血,主人公都無法找回自我。

「垮掉的一代」雖然聽起來很有頹廢的美感,但畢竟是上個世紀特定歷史下的群體現象。而且即使如此,還有《阿甘正傳》。

大陸的導演編劇們,還會經常讓青春垮掉一次,又一次……

好像不這樣不會講故事……


我所理解的青春,是整個人生的力量所在。

不止一個人說過,自己真正的人生終結在二十幾歲,餘生皆幻影。

我的人生觀沒有這麼悲壯。其一,自己的青春並不曾多麼絢爛,雖然也曾為了一些目標拼盡全力;其二,越來越覺得時間是有溫度的,「未來不是歲數,未來是禮物。」

青春的好,在於可以無邊無際地做夢。這些夢,如果你還記得,足夠你揮霍一輩子。

如果忘記了,其實也沒有什麼大不了。成年人了,也應該做些成熟的事。

那些做夢的原因還在,對世界的好奇心還在,對價值的堅守還在。青春一直不曾離去,只是換了一個樣子住在你的身體裡。


有人講,這是一部沒有讓人看到希望的電影,目前香港社會的映射。

一部電影,能把人生講好,野心已經足夠大了。

曾經唱著生如夏花哽咽的少年,如今說平凡是唯一答案。

曾經以為非誰不可才是幸福,如今已經孤身走了很多路。

曾經以為一切都有非凡的意義,如今認為意義無非是過程的實現。

曾經,我有過一個夢想……

如今,生活就是我的夢想。

——轉自微信公眾號「此在」,ID:Dasein7,歡迎關注。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