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驚爆焦點 Spotlight

聚焦/焦点追击(港)/惊爆焦点(台)

8.1 / 504,297人    128分鐘

導演: 湯瑪士麥卡錫
編劇: 喬許辛格 湯瑪士麥卡錫
演員: 米高基頓 馬克魯法洛 瑞秋麥亞當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愛笑de蘿蔔菲

2016-03-13 06:49:56

真正熱愛新聞的人,當不了PR和廣告汪:《Spotlight》手記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伴隨著小李子終於退出表情包界,奧斯卡獲獎影片《Spotlight》也風靡一時。這部講述調查新聞的電影,把記者的職業刻畫得絲絲入扣,實至名歸。

海報上的兩句話,簡潔有力地說明了調查報導的精神:Break the story. Break the silence. 解構事實,打破沉默。

這部電影從波士頓地區的牧師性侵男童案入手,描述《波士頓郵報》的調查新聞小團隊《聚焦》欄目組的故事。記者們順著線索,一點點甄別、推進、追問,最終揭露了震驚社會的牧師集體猥褻孩童現象,以筆鋒之力擊潰教會體系。

若以畫形容,整部電影用白描手法,沒有明艷飽和的色調。也像是「當時只道是尋常」的敘事文,鏡頭中全是稀鬆平常的細節:記者來到編輯部,開選題會,在地下室查資料,不斷在辦公室和採訪路上行動,喝咖啡,筆錄,被採訪對象拒絕,打電話,跟校友聊天也是工作...

但就是這樣的一幕幕,(不知道對於日常觀眾感受如何)對於新聞小夥伴,卻是幀幀鑿心。看到主編帶著記者們討論選題的時候,一條彈幕寫「每天早上930選題會,太熟悉了」。沒錯,太熟悉了。從某種意義上講,選題會決定了媒體的立場、品味和判斷,也至關重要地決定了傳播給大眾的資訊的優先級。

新聞的每個工種不一樣,電視跟紙媒的辛苦點不同,頭條速覽(Speed desk)和深度調查(In-depth investigation)相去甚遠。但每次帶上本子衝到現場的時候,都是熱血沸騰。

上學的時候,對除了記者之外的職業毫無興趣。雖然不念新聞,但也搜索過「學新聞的人不做記者還能做什麼?」 ——穿著A字裙站在台前標準露齒微笑變成面對著媒體的公司公關,或者加入熬夜抓腦想創意方案滿足甲方的廣告大軍。

不要。不要不要不要。

曾經選過一門電視新聞的課,每週背著三角架和大大的攝影機坐一個小時地鐵和半個小時巴士跟拍劇社是家常便飯。但還是覺得好玩,有勁兒。就像是小時候在雨里蹦躂,大人覺得沾一身髒泥,但自己樂意折騰的事,就算是在泥塘里跳,也開心到為「能從事這個職業」而幸福。

總覺得每個人都是為某些事物而生,都有自己天賦秉異之處。不感興趣的事情,怎樣也提不起興緻。有的人很幸運,把自己喜歡又擅長的部份培養起來,成大器者;有的人,終其一生也沒有打開天窗。可是,時間這麼少,為什麼要在不喜歡的事情上徒費心思呢?想起很早以前跟朋友的聊天,他說,任何事情付出極大努力都是辛苦的,有的辛苦是痛並開心,有的是痛並不開心,其中感悟冷暖自知,判斷是否在「正確」道路上的,只有你自己。

所以,真正具有新聞精神的人,當不了PR和廣告汪。

新聞意味著盡最大可能,搜集事實,挖掘現象或者事件背後的原因。而PR意味著,從公司的角度和利益出發,維護集體形象,保證公開的資訊正向,維護聲譽,營造和諧景像。廣告呢?的確,很多精妙絕倫的廣告創意,但終究是離描述事物本質漸行漸遠了。



全片驚人轉折的一幕出現新聞編輯室的靈魂人物主編Marty這裡,當時編輯室內出現意見分歧,有記者想要把已有的個案材料發表,而此時的主編,履行了作為大船航行掌舵手的職責,說出了全劇最為經典的台詞之一:



在這一幕中,一家報紙的眼光、格局和膽識顯露無疑。

調查報導的意義早已不僅僅是報導事件本身,而在於通過小的新聞事件,看到整片森林。

眾多影評提及「孫志剛事件」,可謂中國調查報導推動末端政策變革的案例。還有曾經的自|由之風吹遍南方大地,處在浪潮之巔的南方系。



全劇收尾部份盪氣迴腸,對於我個人來說,這是熱淚盈眶的片段。聖誕夜的平安頌歌響起,與此同時,新聞編輯室也徹夜通明,兩者形成辛辣諷刺的對比——那些在歌頌的,那些要揭露的。截稿日期的倒計時預示著真相公諸於世的時間也一分一秒地接近,記者們伏案疾書。



電影為非業內人士講述了調查記者的日常工作,也讓大家看到,要做好這份職業背後的種種細節。那麼,什麼樣的調查記者可以被稱作卓越?

我們常常在說專業素養。專業到底意味著什麼?

首先是當記者都必備的厚臉皮自來熟技能。《Spotlight》中Michael為了聯繫到受害者,跟隨律師進電梯爭取機會,亦或者是採用土豪手法將現金砸向法院工作人員,獲得複印機使用權,成功拿到資料。這些這些,都同《紙牌屋》中不擇手段的女記者Zoe如出一轍,其他評判不說,為達到自己採訪的目的,她敏銳地抓住時機,拼湊碎紙機碎掉的提案,瘋子一樣完成大量案頭工作的樣子,可謂專業素養。(=。=)

其次,專業意味著有界限感。作為採訪者,界限感體現在:比如,告知被採訪人會記錄談話;在被採訪人情緒失控時不做進一步破壞性採訪;「人情關懷」,把採訪對象首先當成一個個體來關心,而非冷冰冰的採訪機器。

想起另一篇普利茲得獎的文章《致命的分心:把孩子忘在汽車后座是可怕失誤,還是犯罪行為》。滿紙觸目驚心的事實,在搜集的時候,受過專業災難新聞採訪的培訓就顯得尤為重要。

同樣強烈的對比,在汶川地震後出產的新聞中大量出現。之後的幾乎每一次家喻戶曉得災難,馬航370,天津爆炸,都成為了新聞倫理課的鮮活素材。

最後,專業意味著拒絕玻璃心。劇中Sacha被採訪對象砰一聲關門阻擋在外的樣子,完全就是前不久一名記者朋友混入選區,採訪川普(Trump)的支持者,亮出媒體身份後,採訪對象臉色突變,立刻掃地出門的真實寫照。



也曾小試牛刀體會過做調查記者的滋味。

三個月的暑假,泡一個選題,期間所做的事跟《Spotlight》片中描繪所差無幾——確定選題,聯繫線人,採訪,補采,查找數據,反覆核查事實,編輯,再補采,最後發表。

無比幸運地遇到了自己可以駕馭的選題和極為配合的採訪對象。當時在街上碰到一幫北大醫學院的學生,在為城市無醫保的人群做免費街診。於是跟著他們跑了幾處流動人口聚集地,把故事印成鉛字。

對於「專業精神」的理解,是從當時負責我的稿子的健康教育版編輯詹涓老師身上習得。她非新聞科班出身, 念的生物專業。我的每一稿提綱和稿子, 她都能提出跟藥品名稱和效用、病患的病情相關的專業問題。至於採訪, 她注意到的細節和視角, 比如與診所源起有關的醫生詹姆士 Withers, 是我第一次獨立採訪時並沒有想到的。「誠實地記錄」背後,意味著落筆的每一個字都經過大量事實的反覆核查——吃的是哪一種降壓藥,用量多少,價錢幾何,來源何處,過往病史,有無其他病灶,是否簡單歸因。

特意翻回當時的採訪手記," 你領了記者的身份角色卡, 毫不客氣地接受採訪對象的完全信任; 她對知識分子頂禮膜拜, 想著你週末還要加班, 你卻用你的生活閱歷問出傻X問題。你該說, 幸好遇到滔滔不絕的採訪對象。"

如今對這件事的描述,較當時已克制太多,剝開戲劇化表達,新聞調查的迷人之處也在它的粗糲,看似繁複單調的工作,卻是抽絲剝繭,一步步刻畫出更加清晰深刻的輪廓,喚醒沉默。

沒想到後來生活劃出的軌跡,將我推向了另一邊的財經新聞,又機緣巧合進入科技行業。而這篇報導,成為為數不多發表的有關社會話題的新聞。

當年指導過我的編輯們紛紛轉行,許多人說,新聞業的黃金時代早已過去。值得敬佩的是,不論是劇中的,還是現實中仍然在堅持的調查記者,都是解構事實的鑄匠師,打破沉默的潛行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