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箭士柳白猿--Archer Baiyuan Liu

箭士柳白猿/箭客柳白猿/JudgeArcher

6.2 / 693人    94分鐘

導演: 徐浩峰
編劇: 徐浩峰
演員: 宋洋 趙崢 李呈媛 于承惠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城遲

2016-03-15 00:04:27

誰的江湖


週五雷打不動看電影。徐浩峰。箭士柳白猿。

原來覺得古龍刻意,徐浩峰比古龍還刻意。這種刻意的程度不是一炷香或者一袋煙可以釋義的,而是一萬年、一輩子。用字面上來說,叫做刻意,用口頭話來說:根本不說人話。不說人話有個標準,把身體叫做胴體;把入夜叫做夜黑風高;把瘋狂叫做:小孩喜歡撕紙,女人喜歡撕布,而他喜歡撕人;把高手叫做:雙手空空,但已帶著武器,因為拳頭就是他的武器。一般不拔刀,拔刀就一招。典型的傅紅雪作風。

初一的時候,開始大量看古龍,基本上都是利用上課時間。當時有個叫做王欣的同學,大腦袋,愣頭青。我和他做朋友,實屬無奈,因為他每週都會買一套古龍。我腆著大臉,借來看。我們把武俠包在課本的裡面,不管數理化,也不管夏春秋,滿腦子都是酒館與客棧。喜歡喝酒,恐怕是當時種下的種子,心情好不好,關鍵看你醉沒醉。喝酒喝得少了,和武俠也有關係,連古龍都他媽喝死了,消愁也得有個限度吧。

所以,武俠啟蒙對我而言,不在於金庸,在於古龍。在我的腦海里,武器不是劍,而是刀,因為劍刃是用來殺人的,而刀背是用來藏身的。招式不叫做降龍十八掌或者九陽真經,而叫做拔刀。俠不是郭靖那種固國安邦的二傻子,而是亦正亦邪,盜亦有道的楚留香。俠是孤獨的。

這種先入為主的觀感,影響了我後續多年的閱讀好惡。最煩為正義挺身而出的正君子,喜歡的是走在邊沿地帶的硬漢派,嗜酒,潦倒,無以自處,哈利博斯如是,馬洛如是。

徐浩峰有著古龍的影子,但真正的不同不在於分寸,而在於真實。在徐浩峰的世界裡,江湖就是生活,恩仇很簡單,道義也很簡單。想必在那個時代里,更多的是座落在城市中的武館,沒有行走的俠,更多的是藏在天花板下的武者,因為是港口,碼頭,所以武者的身上或許也有些許魚腥味,武者的臉恐怕也因為海風的侵襲,滿面滄桑,連淚都橫著流。

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格局——武俠不是由門派和個人組成,世界也不是非黑即白的。武者是個行當,這在徐浩峰的電影中,多次提及。這個行業叫做武行,行業由各種武館組成,普通到不行,隨處可見,和布行、米行一樣。武行就有武行的規矩,砸場子就要摔槍,想開武館就要砸過三家場子,不能少一家不能多一家。少一家依然沒有資格,多一家叫罵娘,一般對待罵娘的人要挑短腳筋手筋,扔到海里餵魚。所以,真實的武行,沒有太多的正邪,更多的是遊戲規則和麵子問題。

看過徐浩峰的《倭寇的蹤跡》、《師傅》,包括這次的《箭士柳白猿》。影片中都有不變的場景——一個小巷,站滿武師,一個外來的門派一家家打過去,打完全場就可以在這個城市名滿天下,開家武館,沒有古龍的算計與正邪,沒有金庸的宏大與深邃。在這個庸俗的世界,有時候得到承認比維護正義重要的多。

徐浩峰的對戰,恐怕是影迷最難以接受的,沒有太多的招式,往往一招制敵,連味還沒琢磨過來呢。少了花樣,多了很多意識形態的東西,比如:真正的箭士,左腳永遠對著敵人。徐浩峰自己也在小說中常說,高手的對決往往是瞬間的。仔細想想是對的,意識形態不是為了制敵,而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勢。兩人對戰,勢遠遠比技巧重要。

但同樣不喜歡徐浩峰電影中的打鬥,雖說都是高手,但三分鐘分出勝負的,都不叫比武,那叫做殺雞,只能說實力相差懸殊。真正的高手,有可能纏鬥100個回合,但分出勝負都是瞬間,正如一輩子的故事,都發生在了朝夕之間。在徐浩峰的小說中,未免刻意誇大了武術的玄妙。見過少林派的武僧實戰,其實高手打起來,和MMA也沒太多的區別,天不絕招同途異路。這讓我想起霍元甲,數招戰敗大力士,讓民族揚眉吐氣。固然大師的迷蹤拳技術是一流的,但真正的霍大師身高1米72,體重200斤,可想而知他有多壯。估計和大力士站在一起,他才是真正的大力士。迷蹤拳倒是蠻有意思的拳法,原名叫做燕青拳,相傳是浪子燕青擅長的拳法,一次躲避追兵,通過拳法在雪地上沒有留下腳印,因此而得名。

其實這恐怕和後來的霍氏迷蹤拳,相差太多了,眾所周知霍元甲的輕功是出了名的差。

這麼想來,傳奇一般都是民間傳出來的,正如陳真根本就子虛烏有一樣,霍元甲雖然與英國大力士奧皮音相約一戰,但奧皮音壓根就沒有出現。所以英雄是存在的,但英雄也是時代需要的。

也許這才是真實的江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