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哪一天我們會飛--She Remembers, He Forgets

哪一天我们会飞/差一点我们会飞/爱的根源

6.5 / 531人    108分鐘

導演: 黃修平
編劇: 黃修平 陳心遙
演員: 楊千嬅 林海峰 蘇麗珊 遊學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hristopher R.

2016-03-18 00:26:29

黃修平的夢想曲系列第二部


夢想兩字,早已經爛大街,因為說得多。
有些東西,你得讓它燜在心裡爛著,日後它才能臭氣衝天。
比如你的夢想~~~~

那一位著迷於火箭科學、物理成績優異、心繫余鳳芝、畫著紫色天空的少年蘇博文,就是執著夢想的最佳代言人。

全片在20年的時間跨度前後場景切換,物事人非,隨著余鳳芝對失落記憶的一步步尋回,當初的那一個大膽承諾的蘇博文,形象慢慢地清晰而悲傷起來。
即使是談及夢想這個遠古且老套的話題,香港出品的《哪》也不忘嬉笑怒罵的市井態度。好像談及的語氣輕鬆些,失落就會少一點。

繼2013年《狂舞曲》勇奪包括香港金像獎新晉導演在內的多個大獎後,黃修平用《哪一天我們會飛》來繼續譜寫夢想曲系列,希望可以在不久的將來見到更加成熟的第三部。
#夢想曲系列是我瞎編的,並沒有權威來源#

說「更成熟」,並不等同於《哪》不好。

主創經歷由開始的《愛的根源》再到《差一點我們會飛》,最終定為《哪一天我們會飛》的主題變更【來自豆友的資訊】,將原來一個香港版的《我的少女時代》,演化成草根夢想的探討,也無形中延續了黃先生的夢想曲系列。

異於《差一點我們會飛》處處透露著絕望的氣息,《哪一天我們會飛》則是導演為草根大眾的未來留了一點希望。

我覺得夢想,應該是當你快要停止呼吸的時候,仍然覺得一定要做的事情。

盡然成長需要我們妥協屈服,但向著夢想努力的心應該要保持;或者我們的夢想會隨著成長而不斷修正,但努力本身就可以激發生活的活力;最初的夢想是否會達到,甚至達不到,也再不會是人生的遺憾。很多時候,讓我們生活了無生氣的,是失去了希望和動力。
這就是導演想要向我們說的。那一位著迷於火箭科學、物理成績優異、心繫余鳳芝、畫著紫色天空的少年蘇博文,就是執著夢想的最佳代言人,最後的悲情結局也是導演對當代青年的嘆惜。

整體故事流暢度無可挑剔,導演對細節和鏡頭的運用也常有驚喜。不過可惜導演未能在愛情無奈和希望失落兩個主題中選定一個篤定地走到底,直接導致了主線搖擺和主題的稀化,多有情感觸動點,但主題的挖掘卻還欠火候。

過度的香港地域特色也導致了共鳴市場僅限於粵語地區。在香港及廣東一帶,譚玉英姐姐的出現估計能勾起不少人的淚點。


久未露面的大笑姑婆與新人90後蘇麗珊分別扮演成年版和年少版的余鳳芝,相對於年少時的無憂表現,楊千嬅將成人版余鳳芝笑中有淚的無奈演得入木三分。
在這裡無意要盛讚楊的演技,但素有大笑姑婆之稱的楊卻總給人一種無名的憂傷,相對於擁有眾多喜劇作品的她來說,劍走偏峰的《餃子》著實驚艷了一下,但更喜歡溫情的《五個小孩的校長》(內地譯《可愛的你》),一顰一笑都帶著現代獨有的孤獨和無奈,而本片的角色定位也與她的這種特性相吻合。
只能說,導演黃修平懂得如何選演員。

從來沒有一個城市和區域,可以將草根文化和大文化融合得如此自然。
很想撇開香港這個特殊地域因素不說,但事實上是永遠都無法繞過而單純討論由這個城市衍生出來的精神。香港電影自然無法再重回當年的意氣風發,政治和經濟的兩重打擊對文化產業的影響早已露出了端倪。
說到底,文化源自人心,人心徬徨,何來健康文化。

但動盪中,也總會有清泉。
黃修平和陳心遙算是穩打穩紮實的兩位。切口小,根基紮實,這兩點基本是進入好電影的門檻了。
沒有新晉導演界的彭浩翔的先鋒銳氣和咄咄逼人,也沒有老一輩大導演的名氣和資金吸引力,但黃和陳這幾年確確實實交足了功課。

#完#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