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親愛媽咪--Mommy

妈咪/亲爱妈咪(台)/慈母多恶儿(港)

8 / 62,759人    139分鐘

導演: 札維耶多藍
編劇: 札維耶多藍
演員: 蘇珊克雷蒙 安妮杜爾瓦勒 安托萬奧利弗波尼安 派帝姚賀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oolsir哭捨

2016-03-19 03:13:43

從《聽媽媽的話》到《親愛媽咪》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樣是談母子關係,一樣是談自由與救贖,同樣都有中間人(老師/鄰居)作為親子關係的緩衝,但這次號稱天才少年的多藍,漸漸拋開過去那份對一切俗世的睥睨與自溺,在情感收放之間取得新的平衡;在更細膩的劇情結構下回到凡間。

如果說《聽媽媽的話》展現多藍迸發的個人鋒芒與叛逆少年的大無畏,那《親愛媽咪》就是母子害怕互相失去彼此恐懼下的細心呵護。儘管歷經無數的努力、無數的付出與愛也不一定能達到圓滿結局(《聽媽媽的話》宇柏被送到寄宿學校;《親愛媽咪》母親在美好幻想後送史蒂夫回療養院,那段幻想烏托邦可謂多藍高明的騙術),但這兩部片中母親的忍痛割捨,其實都是對兒子無盡的牽絆與愛。

最後一幕無疑地是向《四百擊》致意,在同樣面對國家機器與社會規範的枷鎖下,不同時代的迷惘少年,以各自的方式試圖找到自由,在充滿張力的親子關係中下尋求救贖。《四百擊》的安東奔向一片茫茫大海,在短暫逃脫後又面臨更深的茫然,然而,鏡頭從茫然未知的大海轉回安東,似乎更多了成長後堅定的眼神;而《聽媽媽的話》史帝夫在Born to Die的配樂下逃離療養院(媽媽名字就叫做Die),奮不顧身地想回到母親懷抱,儘管回去之後不一定會得救,或許可能又是另一段關係的衝突與循環,但留在療養院一定就是等死,精神上的率先死亡,如果人生終將面對折磨與死亡,那麼至少也要在最愛的母親身邊Born to Die。《四百擊》是在成長的殘酷後拋開一切找到自己;史蒂夫則是以對母親之愛的復歸姿態重獲自由。

楚浮(多藍本指名)、高達(雖然多藍說他討厭高達,但鏡頭對位與色彩搭配上,學得很明顯)、王家衛(太多鏡頭與獨白自溺風格)、希區考克(湯姆在農莊)、達丹兄弟(親子關係)……多藍深受大師們的影響,諸多鏡頭語言都有他們的痕跡,過去的多藍或許放得太過明顯與恣意,滿出來的結果就是讓觀影者感到反感,但現在的多藍似乎能夠不著痕跡地輕鬆駕馭,將大師們的底蘊成功地內化成屬於自己的語法。

哪個後輩不是從模仿開始的呢?不必過於崇拜也無須過份苛刻,至少多藍終於在取經6年後做到了,對一個才25歲還大有可為的導演而言,能有這般成績已經是超世群倫。這正是一段少年從「電影母親」汲取養分後的成長之旅,這個少年是宇柏、是史蒂夫也是多藍,時候到了自然要離開母親,靜待破繭而出的那一日,多藍這一日的來臨就是《親愛媽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