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飛躍奇蹟--Eddie the Eagle

飞鹰艾迪/飞跃奇迹(台)/我要做鹰雄(港)

7.3 / 100,675人    106分鐘

導演: 戴克斯特佛萊契
編劇: Sean Macaulay Simon Kelton
演員: 泰隆艾格頓 休傑克曼 克里斯多佛華肯 Tim McInnerny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午夜飛行

2016-03-20 04:06:08

只有自己是自己的朋友和伴侶,也只有之前的自己才應是自己的想像敵。


好久沒有因為一部電影寫觀後感了。
嗯,因為是完全外行,所以也不過是觀後感,與影評什麼的毫無關係,甚至連幕後種種我都沒有去查。
對於一個業餘觀影人來說,直到之前讀到有關創作,有關電影的書,才明白,之前的自己啊,看電影都憑經驗和直覺。
要說電影是大眾的東西也行,但說它是藝術自然也不過份。求仁得仁。每個人立場不同,自然對一部電影所得所悟是不同的。

也許因為這部電影完全講得不是一部天才的故事,所以,反倒,比起《荒野獵人》的肅殺和撕心裂肺,對我來說,更有代入感,也更能體會主人公的感受。
或者,其實我不能體會他的感受。因為,我從來都不是他。我也從來沒有像他一樣,從小開始就有一個夢想,並執著得想要去實現它。不論這個夢想在別人看來多麼不切實際,多麼可笑,也不論這個夢想有多少人在打擊它,蔑視它。
我仔細想了想,艾迪從小在這點上比我幸福。因為對於生,他有堅定的目標。

那日看呂世浩講歷史,他說,現在的教育,尤其是歷史教育,本來就不是古代帝王所學的那個歷史,不是那個從他人的所作所為以及結果中學習教訓和智慧的歷史,而是為了培養匠人,得高分的歷史。所以,對於我們而言,年份,人物要比為什麼,怎麼辦更重要。
也及,在郝明義寫到有關讀書的最開始的一章時,他說,我們的教育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失敗的,因為孩子們失去了想像力,創造力,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興趣何在。(他寫了很多,大致意思如此。)

而艾迪,不論是他小時候作為限制行為能力人還是長成完全行為能力人之後,他始終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這真是我所羨慕不來的。

有句話叫,當你想做一件事時,全世界都為你讓路。
然而,這句話的大前提一定是,你想要。

作為艾迪的爹媽,爹是典型的愛打擊人,不懂教育,其實也並不操心小孩兒教育的底層工人階級。當然,作為資本主義的典型——英國,工人階級過得並不費勁,只是沒有那麼好罷了。而媽媽呢,母親這個世界級角色真的一度讓我覺得很神奇。儘管我從來並不想嘗試扮演這個角色,但不得不說,那句民族的力量就是母親的力量真是一句箴言。不論什麼時候,母親都會是最支持孩子的那個人。所以,幸而,艾迪還有他媽媽。當你做一件事的時候,只要有一個至親還在支持著你,你就不會感到孤獨。當然,這個前提依舊是,你想要。

沒有這個前提,不會有後來的金剛狼教練,不會有15,40,70,乃至90麥克台的進步。
沒有人真正關心你摔了多少跤,是不是20歲才開始這項別人從小就開始的運動,也更沒有關心你會不會因此骨折,甚至傷殘,乃至下半生不能自理或成植物人。
別人,只關心你有沒有跳好,跳了多少米,而已。
所以,這一切的一切,你在經歷的同時也在承受。若沒有非常想要,沒有擔當和覺悟,在面對70麥克台就有人為此摔得上了擔架時,你就早該退出了。
但是,你並沒有。
大概,你早就頓悟了,勇氣不是不害怕,而是明知害怕卻依然前行。

喜歡這部劇並不是傳統的冠軍成長記。因為,自始至終,除了艾迪的精神特別勵志之外,他始終沒能超越自己本身的極限。比如,他並沒有天賦異稟,所以徒有一腔熱情,名師指導,仍不能彌補他在天賦方面的缺憾。
我喜歡這種並非單方面勵志的雞湯。就好像現在健身行業的各種雞血一樣。好似人人努力幾個月後就成了維密。
真正扎進去去學去練才會明白基因的強大和可怕。而,除非改變我們本身的基因,否則,我們只會比之前的自己更好,卻永遠也比不過擁有比我們更好基因的別人。
所以,昨晚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起那句,年輕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可以改變世界,中年時我們以為我們可以改變他人,只有老了以後我們才知道我們只能改變自己。
或者可以說,也只有改變和完善自己,才是唯一有效的路徑。

關於艾迪還有一點,就是名師的重要性。
有一個好的老師帶路,就算是遊戲開掛了。不然,在40米跳台,他就已經止步了。也許之後會摔出感覺,但絕不可能摔到90米,也不會進步這麼快。所以,正確地去用力,也非常重要。

另一個,偏執。
凡是可以在某方面卓爾不群的人,必然有屏蔽外界噪音的機制。聽太多,受太多影響,反倒自亂陣腳。而別人,永遠都不過是別人。不論是七大姑八大姨,哪怕是爹媽,伴侶,還是孩子,作為個體來說,他們都不過是別人。如果不能分離出去,自己也永遠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人,更何談成長,成就自己?

我們之所以被這樣的電影,這樣的故事,這樣的人物所感動,多半是,自己做不到這樣的極致,有人替我們做了,感情上就得到了某種釋放。就好像,他們替我們完全了一個心願,彌補了一個遺憾。然並卵,出了電影院,還是該幹嘛幹嘛(為咩想到史丹福實驗,情境的重要性)。嗯,說好得為夢想奮鬥呢?咳,電影演完了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