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驚爆焦點 Spotlight

聚焦/焦点追击(港)/惊爆焦点(台)

8.1 / 508,050人    128分鐘

導演: 湯瑪士麥卡錫
編劇: 喬許辛格 湯瑪士麥卡錫
演員: 米高基頓 馬克魯法洛 瑞秋麥亞當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船長的哲學小船

2016-03-21 19:00:22

不受歡迎的鲶魚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到目前為止,今年奧斯卡的最佳影片,揭露波士頓天主教會神父性侵兒童醜聞的電影《聚焦》Spotlight,在網上已經吸引了無數影評和讚譽。船長在下載當晚通宵看完,第二天一早爬起來重溫一遍,pick up一些細節,最後黑幕出現,打出導演的名字,才長舒一口氣,依舊覺得意猶未盡。

影片的前半個小時主要在做鋪墊,要耐心跟上那些繁雜的人名,等到第一個受害人登場,戲劇張力一下子爆發了。影史上也許少有這樣的場面,不靠刻意的劇情煽動,沒有人物間激烈的口角,而牽動所有人屏息凝聽的全憑一個普通人平實的敘述。這個過程中,我們跟受害人一樣,看見腳下信仰的磐石發生動搖,產生了第一條裂縫。隨著更多受害者的現身,這個裂縫變成了地陷,我們都跌進了信仰的深淵。後面的劇情環環相扣,緊貼線索的觀眾都想看到黑暗的盡頭。但結果發現,所有人跌進的是一張精心編織的巨網,無人能爬出來。

這部電影的最大啟示,就是讓人們看清楚,一個封閉體制完成自我革新的不可能。無論否認還是厭惡,內部的改革必須經受外部力量的衝擊。電影至少出現了三個關於這種衝擊的隱喻。

1. 新聞媒體對教會的衝擊

沒有「聚焦」調查小組的四名記者窮追不捨的深入調查,就不會有這樁世紀醜聞的曝光,也不會導致大主教的下台,從而改寫天主教會的歷史。看看在新聞媒體介入以前,教會是如何處理的?他們承諾把涉案神父進行「相關處理」,不過是把他們調離本區後派去其他地方繼續任職,另外安排律師和受害家庭達成庭外和解,支付一筆所謂賠償金的掩口費。教會只是用一個謊言遮掩另一個謊言。那些犯案神父由於從來沒受過真正的法律制裁而作案不斷;而受害人群礙於龐大的教會勢力一直伸冤無門,活在不見天日的黑暗當中。

2. 外派高層對波士頓環球報的衝擊

發起調查任務的並不是「聚焦」記者,而是從總部空降過來的新主編Baron。新主編憑著過人的新聞觸角,認為「蓋根案」有值得挖掘的空間。Baron的風格低調含蓄,但他的話卻一針見血:「 '蓋根案' 出自波士頓,你們身為本地最有影響力的報紙卻連詳盡的後續報導都沒有。」這才激發了同事的決心。最後調查的結果遠遠出乎了所以人的預料。

3. 外鄉人對波士頓的衝擊

除了Baron,還有一個代表受侵兒童和教會抗爭的律師,他也是外鄉人。導演在這裡應該有他的用意。這名律師在跟記者接觸的過程中談到:「我是阿美尼亞人,我對你們這個城市沒有歸屬感。你們對待孩子的方式簡直令人毛骨悚然。你明白嗎?這些案子多到根本接不過來。」另一邊,記者們收到的大部份阻撓卻來自本地人,他們給記者提出自以為善意的忠告:「你們的新主編是外地人,他來這裡攪這攤渾水,不就是為了拿綵頭?一有陞遷機會馬上走人。我們可是波士頓人,我們都愛這個地方,何苦搞亂這裡呢?」本地人不約而同地勸記者放棄調查,引起了他們的懷疑;本地人和外地人對事件存在嚴重反差的看法也讓記者思考。

最後當記者拿著一份列滿80個涉嫌神父的名單去找教會律師對峙,面對質問而無言以對的律師反問一句:「你們記者早幹啥去了?」記者只能痛苦地回答:「我不知道。」也許新聞工作者最不能原諒的,就是案件曾經有曝光的機會,但由於連自己也記不起的原因,居然讓它沉寂了30年。也許沒有誰天生是壞人,但問題出在,我們變成壞人的那一刻,我們自己都不知道。

鲶魚效應 Catfish Effect

沙甸魚從海里打撈上來以後,經過長途運輸送達市場,多半變得不新鮮,容易滯銷。聰明的漁人往沙甸魚桶里扔一條吃肉的鲶魚,以產生一種「貓抓老鼠」的效果。看見敵人入侵,坐長途車坐得迷迷糊糊的沙甸魚們為了保命,不得不迅速遊動起來。這回到達市場的沙甸魚就變得既新鮮又暢銷了。

無論個人、組織、政府機構,宗教機構甚至新聞機構,在面對自身的弱點,都不會主動暴露或採取改變,寧可選擇保護這些弱點。這就是人的本性,由人組成的組織或機構也一樣。唯有一條不受歡迎的鲶魚是敲響我們良知和推動改變的希望。我始終相信,人類社會最終進步,不依賴科技,人才甚至知識,而是依賴人的良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