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切膚之歌--The Cut

切口/切口/切肤之歌(台)

6.2 / 7,263人    138分鐘

導演: 法提阿金
編劇: 法提阿金 馬迪克馬丁
演員: 塔哈拉辛 巴特古古卡格雷恩 崔娜蒂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uminosa

2016-03-22 11:54:39

不為控訴,只為人性關懷



很多年來關於亞美尼亞屠殺爭議的重點並不是「有沒有屠殺」,而是「土耳其需不需要為此罪行負責」。在現代價值觀下,種族滅絕被認為是反人性的,這一定程度上是由二戰對於猶太人的屠殺而起。然而我們必須考慮到在古代的各種侵略擴張之中,種族屠殺其實並不罕見,彼時也並沒有建集中營毒氣室實施慘絕人寰的人體試驗的條件,種族滅絕無外是一種征服行為,攻城略地之後對該城有反抗能力的青壯年男子進行屠殺,而老人婦女兒童基本上死於流離失所或饑荒中。但是千百年後民族和政權都已經產生了大量流動,因而也就沒有人再對幾百上千年的事件問責。但亞美尼亞屠殺恰好發生在一戰這一古代和現代的交接點,奧斯曼帝國作為最後的幾個封建帝國之一依然奉行著前現代的行事方式,在帝國沒落的後期對少數族裔(亞美尼亞人)進行了極端的種族政策,雖然值得譴責但也並非歷史上獨有;與之前屠殺的不同之處在於,很快人類就經歷了二戰之後的大規模國家獨立浪潮,流離失所的亞美尼亞人後代很多到了歐美依然保持著團結,並接受了現代價值觀。特別是猶太復國主義成功在國際社會奪得話語權,讓這些人也看到了輿論的力量。這時亞美尼亞人總算意識到:我們也可以利用「政治正確」的現代價值觀對於種族屠殺的譴責作為武器,要求土耳其給予亞美尼亞後代大量的賠償。但此時,雖然土耳其直接繼承了奧斯曼帝國的衣缽,但彼時的大帝國早已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民主共和國家,那麼土耳其政府則要辯解了:為什麼我們需要為過去政權做出的事情負責呢?

雖然事件是令人痛心的,但對於亞美尼亞屠殺的爭議並不僅僅是簡單的人道主義黑白分明那麼簡單。因而其實看的出這部片子,阿金也並沒有做出「作為土耳其人表示政治正確」的姿態,只是通過講述一個普通的故事,呼喚起國際社會對這個事件的關注,而觀眾的立場自然是導演所不能決定的。事實上,全片唯一的真正屠殺鏡頭只是針對主角所在的那一小隊大約二十人的勞工而已,其餘的死傷基本都是因為流離失所或者飢餓等等。這一方面避免影片走向太過血腥,一方面也儘量客觀的展現了當時的狀況,比起《阿拉若山》開頭講奧斯曼人割人眼珠一味控訴罪行確實是溫和了很多。

雖然整個片要講的太多有冗餘之嫌,但是能夠感受到,儘管取材於亞美尼亞屠殺展示出了阿金的合理態度,但片子主要目的還是脫胎於事件本身,而面向更廣的民族,移民等話題。在目前西方世界種族歧視和移民問題甚囂塵上的語境下,這無疑更能帶給更廣泛的觀眾以深入的思考。取材於個人事例,又將重點放在尋親之路,也是指引觀眾跳出旁觀者「白左聖母」「保守反動派」的宏觀爭論,而更多關注身邊的個體——假設將我們置身於主角的情境中,其實我們也已經沒有精力去關心哪個政權哪個民族孰對孰錯,只期盼自己和家人能夠平安;那麼,我們現在與其陷入各種無解的爭論,倒不如關心我們周圍每一個還生活在不幸中的人。

(值得提的一點:影片裡最好的人是那個在阿勒頗收留無數難民的穆斯林老人;但是聯想到阿勒頗正好是敘利亞內戰的重災區,還是覺得扼腕嘆息,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bless現在的敘利亞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