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藍曉潸

2016-03-23 06:53:03

溫柔的慈悲


外面下著大雨,我剛看完《唸唸》。

張艾嘉是我一直喜歡的導演。她細膩,柔軟,像是嵌在崖壁上的絕世獨立的花。年紀越大,歷練越多,於是越堅強也越溫柔慈悲。

如果說當年的《心動》是一曲關於愛情的詠嘆調,那麼如今的《唸唸》則更多的是關於內在關於自我的一段囈語呢喃。

就像很多人多年以後再回過頭去看《心動》的時候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心動一樣,我相信也勢必有很多人再看《唸唸》的時候才會明白什麼是唸唸。

緩慢的節奏,不斷流轉的空鏡頭,刻意節制的音樂,是這部片子最為讓我感動的視聽語言。她們都是張艾嘉的武器,直指人心。總覺得每個人物的心中都有一種噴薄欲出的情感,他們有千言萬語,你聽不到,但是卻能感受得到。好的片子自有一股飽滿的力量,它們能夠透過畫面、台詞、音樂甚至各種你意想不到的元素來打動你。

《唸唸》是一部不太大眾的電影,她文藝卻不清新,渾身打滿沉重的烙印。但是卻又讓人感覺到平和,這說起來似乎很矛盾,說它沉重是因為故事當中的三個主人公都活在過去的陰影里,育美脆弱敏感靠著安眠藥才能入眠,耿耿於懷母親帶她出走綠島離開哥哥的事情,更加被母親難產去世時的情境所糾纏不休,導致她一直陰鬱甚至要心理醫生的開導。而阿翔原本以為是可以給育美安全感的男人,卻也有自己的心結,始終不相信別人,哪怕對自己的女朋友都無法敞開心扉。而育男一直對母親帶走妹妹拋棄自己而心有怨恨,一直以為母親不愛自己。這三個人身上都有著童年時經歷過的苦難的烙印,所以分外沉重。但是最終他們都放過了自己,在經歷過越多的事情之後,他們終於長大,開始面對自己,面對過去。而張艾嘉最終給了他們圓滿的結局,愛情最終開花結果,離散的親人最終得以相見。這是張艾嘉的慈悲。她用一個簡單的故事來訴說一個簡單的道理,但是我們很多人卻不一定能夠懂得。

成長是一點一滴的積累起來的,那些唸唸不忘的人和事,總有一天你會放下。

在這之前,我們要做的是學會與自己對話,學會跟以往的艱難的經歷說再見。自己與自己和解,首先要放過自己,才可以看得到身邊的其他人,才可以感受得到這個世界上的溫暖與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