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驚爆焦點 Spotlight

聚焦/焦点追击(港)/惊爆焦点(台)

8.1 / 508,050人    128分鐘

導演: 湯瑪士麥卡錫
編劇: 喬許辛格 湯瑪士麥卡錫
演員: 米高基頓 馬克魯法洛 瑞秋麥亞當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卡列寧的微笑

2016-03-25 03:15:31

聚焦內心的光束


  今年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獲獎呼聲最高的是《荒野獵人》和《聚焦》,最終《聚焦》獲獎。
  從技術來看,《荒野獵人》精彩的攝影和表演讓我讚嘆不已,從頭到尾都是精湛技藝的享受。相比之下,《聚焦》在技術上要簡單得多。這基本上是一部靠對白支撐起來的電影。場景大多是室內的有限空間,鏡頭語言並不復雜,使用大量的正反打和慢速推拉。靠著行進間的對話等場面調度技巧,以及劇情本身的張力,整部影片並不顯得單調。但這一切,從技術上講,並不比拍電視劇困難多少。在一些優秀的電視劇,例如美劇《白宮群英》、《新聞編輯室》中,都用了類似的手法。影片的色彩有意採用偏向灰黃的色調,有做舊的感覺,卻讓它更像電視劇了。
  但是,如果我選最佳影片,我會跟奧斯卡的評委們一樣,毫不猶豫地選擇《聚焦》。因為這是一部能深入我內心,讓我感動、也讓我思考的電影。
  
  生活就是這樣?
  
  光芒總是從黑暗中射出,這部電影是從灰色的一幕開始的。影片開頭,時間是1976年。一個長鏡頭跟隨警官進入波士頓警察局11區分局,警察們正在處理神父性侵兒童的案件。警官和地區助理檢察官都強調要把媒體遣散。警官漫不經心地稱,當時神父是在受害者家裡「幫忙」。鏡頭進入會客室,教區主教正在安撫受害者,讓他們不要再追究下去。受害者母親神情焦慮不安,4個孩子渾然不覺地忙著畫畫。檢察官對主教惟命是從。緊接著,鏡頭來到警察局門外,主教和檢察官上了同一輛車。雖然影片省略了受害者最終的反應,但顯然主教已經達到了他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整個官僚系統都失去了它的中立性,跟宗教權威聯合起來壓迫普通的受害者。受害者一家人在這種處境下,不得不接受主教的條件。
  但我只能說這是灰色的一幕,而難以用更貶義的詞來形容。因為,對官僚體系屈服於權勢、將正義棄如敝屣、只求息事寧人的局面,我們已經見得太多。官僚體系還經常會振振有詞地告訴我們一個理由:維護權威有利於社會穩定。所以看了這一幕,我們心中只是會不安,而實在難以激起義憤了。很多人甚至會覺得,這就是生活,從來不會那麼完美。
  這就是生活?電影后面的故事對這灰色的一幕發起了反擊。
  
  專業主義的激情
  
  神父性侵兒童案重新受到關注,是出於很偶然的原因。《波士頓環球報》前任總編退休,新總編是母公司紐約時報集團派來的巴倫先生,這位資深新聞人一手開啟了對神父性侵兒童案的重新調查。但這位巴倫先生出場時,卻讓我覺得很是擔心。
  我們看到巴倫和「聚焦」版主編羅比在一家餐廳見面。羅比向巴倫介紹起聚焦版的情況:這是一個4人組成的調查報導團隊,往往要花幾個月時間確定一個選題,再花一年時間完成一個調查報導。這是一個成本相當高的新聞運作模式,只有大型媒體才能負擔得起。我們也知道,傳統大媒體的很多重量級報導,就是由這種深入、紮實的深度調查產生的。但當今的現狀是,網路、電視等新興媒體興起,媒體業更多地追求短平快,願意潛下心來做深度調查的媒體已經不多了。所以,當巴倫總編談起報紙要應對新興媒體的挑戰時,我著實捏了一把冷汗,不知道聚焦版深度調查的傳統是否能繼續下去。
  但巴倫總編很快打消了我的疑慮。他在任職第一天的編前會議上,提出對神父性侵兒童案重啟調查,並指定聚焦團隊負責。有個細節,當聽說聚焦團隊的傳統是自主選題時,巴倫平靜地問羅比:「你們能考慮這個選題嗎?」足以看出這位總編的領導風格、他對專業的尊重。
  在這裡,巴倫先生體現出的,是他作為資深新聞人的敏銳感覺。他是一位外來者,對本地的社群結構、人情世故並不了解,但他憑著新聞人的洞察力,從報紙以往的報導中能立刻覺察到神父性侵兒童案有更多的真相、更多的意義可以發掘。這個時候,巴倫所做出的判斷其實是一個基於新聞專業的判斷,與道德關係不大,因為他對案件涉及到的人及其處境還沒有直接的體認。
  但僅僅是這種新聞專業主義的素養和堅持,已經相當難能可貴了。從編輯們的介紹里,巴倫總編已經了解到這項調查的困難:關鍵檔案被教會封存;本地宗教氣氛濃厚,公眾不願配合調查;線索真假難辨,並且掌握線索的人難以合作。但巴倫仍然要求聚焦團隊開啟調查。可見在新聞專業主義的激情之下,真相是高於一切的。聚焦團隊接手這項調查任務之後,記者們也很興奮,全心投入,不遺餘力。總編和記者的專業主義激情撞擊在一起,一拍即合。
  開始挑戰教會之前,總編還去見了發行人。在美國的平面媒體中,發行人就是老闆的代表,負責媒體的商業運營。當然,大媒體中發行人和編輯團隊之間保持一定的獨立性,以避免商業利益影響到媒體報導的公正性。當巴倫向發行人提出,希望起訴教會以獲得檔案公開時,發行人提醒他:報紙53%的訂戶都是天主教徒,他們會注意到報紙和教會的衝突。巴倫僅僅回應道:「他們會對我們的報導感興趣的。」看到這裡,我又一次緊張了。發行人在商業上的考慮,會不會影響到編輯團隊即將開始的調查呢?結果,發行人只淡淡地說了句OK。獨立編輯、尊重專業的媒體傳統又一次獲得了勝利。
  正因為媒體強大的獨立傳統,和新聞從業者內心的專業主義激情,《波士頓環球報》對神父性侵兒童案的調查得以順利啟動。
  
  道德的火苗
  
  調查過程中遇到重重困難,記者們依然堅持。漸漸地,他們心中已不僅僅是專業主義的激情在澎湃了。
  首先是有性侵兒童劣跡的神父人數增加。已知有劣跡的神父人數,從1人增加到13人,再到可能的87人,最後定格到經確認的70人。受害者當然也在增加。大規模、成體系的劣跡在記者們內心造成震動。當然,對受害者個體來說,數字沒有意義。但是,對第三者來說,暴行的規模大小,所造成的心理衝擊是不一樣的。
  然後是與受害者的接觸。記者們從受害者代理律師加拉貝迪安和受害者互助組織SNAP入手,採訪到了多位受害者。記者們與受害者交談,面對面傾聽他們的心理創傷。神父性侵兒童案的後果具體地呈現在眼前。
  最後是情感的外推。
  記者馬特在梳理有性侵兒童劣跡的神父名單時,發現其中一個神父正好住在他家附近,他在自己家冰箱上貼上提示,告訴孩子們不要接近那幢房子。他意識到,危險就在自己身邊。
  記者薩夏去找一個有過性侵兒童劣跡的神父,在神父家門外看到騎單車經過的男孩們,她意識到每一個兒童都是潛在的受害者。
  羅比拜訪母校的校長,希望了解某一位神父在學校擔任冰球教練時性侵學生的情況,他向學校校長說:「我們只是幸運而已,我和你都是。」因為校友們都參加過運動隊,所以他直接訴諸個人的經歷,讓對方知道案件與所有人都有關係。
  記者麥克拿到主教對神父性侵兒童案知情的關鍵證據之後,羅比卻決定暫緩報導,進行更深入的調查。麥克非常激動,他說:「他們早就知道,卻縱容這些事情發生在孩子身上。這可能發生在你身上、我身上、任何人身上!我們要揭露他們,讓人們知道沒有人能逍遙法外,不管是神父、主教,還是教宗!」這個時候,記者們已不僅僅是在做一份工作,他們已經擁有了強烈的道德責任感,他們知道自己在為追求普遍的正義而努力。
  這是一個清晰的、道德情感得以建立的過程:從抽象的數字,到具體的人,再到普遍的道德和正義。
  而這份強烈的道德責任感是從對專業成就的追求開始的。他們起初只是為了報導真相,最終卻擔負起了追求正義的使命。可見,雖然我們經常區分專業主義的激情和道德主義的激情,但兩者並不是二元對立的。新聞記者的專業是報導真相,報導真相的目的是維護公共利益,這樣很自然地,專業主義的激情和道德情感連結在一起。
  
  正義使人團結
  
  記者們調查神父性侵兒童案是從兩個人入手的,一個是受害者代理律師加拉貝迪安,另一個是受害者互助組織SNAP的負責人菲爾·薩維亞諾。這兩個人以前的名聲都不太好:脾氣火爆、虛張聲勢、偏執。但最後的結果證明,這兩個人提供的線索都是真實的,對記者們的調查很有幫助。
  記者麥克為了接觸加拉貝迪安,很費了一番功夫。他數次拜訪加拉貝迪安,都被對方以「太忙」回絕。原因是加拉貝迪安曾經與媒體接觸,並沒有得到理想的效果,並且受到教會多種方式的打壓,自然使他產生了戒備心理。麥克第一次見加拉貝迪安時,兩個人坐在辦公桌的兩邊,大部份鏡頭都是單人鏡頭,加拉貝迪安的表情和語氣很不耐煩,可見他內心對麥克的戒備。但隨著調查深入,加拉貝迪安漸漸相信《波士頓環球報》是認真調查神父性侵兒童案的。後來麥克與加拉貝迪安在餐廳裡、在法庭外面會面時,兩人的距離近了很多,大多數鏡頭都是雙人鏡頭,可以看出,共同的目標使兩人的關係逐漸親近、相互信任起來。
  菲爾雖然從一開始就很配合記者們的調查,但他很急躁,第一次見面就激烈地批評媒體的冷漠。在調查中間,他和記者們還發生了一次信任危機。因為「9·11」事件的發生,記者們暫停了對神父性侵兒童案的調查,菲爾卻認為他們半途而廢,提出要終止合作。最終,記者們用行動證明他們堅持到了最後,菲爾推薦的受害人和專家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這兩個人一開始都很不好相處。人與人性格有很大的差異,但一般情況下性格差異不會形成交流的障礙。可是一旦某個人執著於從事主流社會不歡迎的行動,比如揭露教會的真相、與權威為敵,那麼主流社會就會把他的性格缺點放大,把他歸入瘋子、偏執狂一類社會邊緣人的行列。而這個被邊緣化的人,為了得到主流社會的注意,不得不使用更加激烈的話語和手段,這樣他在主流社會眼裡就顯得越來越偏執。這是一個互為因果、互相激盪的螺旋。犬儒和冷漠把人們分裂開來,讓人們互不信任、無法溝通。
  但是一旦主流社會中有人從麻木中驚醒,不再冷漠,開始同情這些邊緣人的訴求,與他們一起為追求正義而努力,那麼人與人之間就可以重新建立信任,團結在正義的旗幟之下。這就是為什麼,在別人眼裡不可理喻的加拉貝迪安和菲爾,卻成為聚焦團隊記者們的重要合作夥伴。正義使人們團結起來。
  
  正義不會太晚
  
  羅比拜訪他的老朋友、教會代理律師吉姆,請吉姆確認有性侵兒童劣跡的神父名單。吉姆在思想鬥爭之後,滿足了羅比的要求,但向羅比提出一個尖銳的問題:「我們都知道發生了什麼,當時你們在哪裡?為什麼過了這麼久才行動?」
  在報導發表之前,編輯部的會議上,羅比也向同事們提出這個問題:「我們有各種線索,為什麼沒有早點行動?」
  這是一個令人尷尬的問題。事情就在我們眼皮底下悄然發生、露出端倪,我們卻都認為它不值得關注,直到它慢慢發展,釀成嚴重後果。
  當時為什麼沒有行動?這種情況經常發生,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拿這個問題來拷問自己。
  沒有行動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恐懼——我害怕我要對抗的那個龐然大物給我致命一擊。比如懶惰——我不想因為追求一點「與自己無關」的正義,而給自己本來平穩的生活帶來麻煩。再比如自私——沒有同情的能力,不覺得別人的苦難跟我有什麼關係。等等。全社會每一個人的冷漠聚集起來,形成一道冷漠之牆,把人與人隔絕起來,讓每個人都躲在牆後,安然享受自己的一點空間,而把正義擋在牆外面。
  但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兩件事。
  一是,也許冷漠之牆並不是那麼堅硬,它只是一層窗戶紙。儘管波士頓天主教勢力非常強大,宗教氣氛濃厚,誰也不願意輕易激怒教會,但是在記者們真誠的探訪之下,還是有一些受害者、知情者願意站出來說出真相。有的受害者一開始並不願意回憶當年的細節,但後來甚至願意讓記者透露他們的名字。報導發出後,更有無數受害者打電話到報社說出他們的故事。窗戶紙被捅破之後,恐懼和懶惰被驅散,人們迅速把是非觀、正義感重建起來。
  二是,追求正義從來不會太晚。雖然從影片開頭那灰色的一幕起,已經過了20多年,但經過人們的努力,正義仍然得以伸張。記者們的報導得到世界性的反響,給教廷帶來巨大的壓力,迫使他們面對和處理神父性侵兒童的案件,避免更多的兒童受害。雖然有諺語說「遲到的正義就不是正義」,但這總要好過正義從未被伸張。
  
  從專業的激情到正義的使命,《聚焦》這部電影冷靜、理智地講述了新聞從業者揭露真相、追求正義的故事,感動了無數觀眾。片名叫「聚焦」,它不僅僅是聚焦一個真實案件,更是聚焦於人們內心的光束。正是人們內心的道德之光聚集起來,刺破歷史的黑暗,引領社會進步的車輪滾滾向前。
  但說實話,《波士頓環球報》的記者們還算幸運,他們是在一個有強大新聞自由傳統的地方工作。在另外一些地方,推動社會進步遠遠沒有那麼容易。比如在巴西電影《菁英部隊》中,女記者的慘死就是影片中最駭人的一幕。據「無國界記者」組織統計,2015年全世界有110名記者被殺害,54名記者被關押。所以在很多地方,追求正義需要更大的道德勇氣。越是如此,就越需要我們心底那束道德之光。只有內心的這束光,能讓人們戰勝恐懼、驅散自私,團結起來,勇敢地行動,充滿信心地迎接光明的到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