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惡棍英雄:死侍 Deadpool

死侍/死侍:不死现身(港)/恶棍英雄:死侍(台)

8 / 1,134,786人    108分鐘

導演: 提姆米勒
編劇: 保羅韋尼克 雷特瑞斯
演員: 萊恩雷諾斯 莫蓮娜芭卡琳 吉娜卡拉諾 艾德斯克林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Rorschach

2016-03-28 00:19:37

講故事,假裝講故事,不講故事,假裝不講故事


通俗故事片發展到現在,不認真地說,大概可分成 4個階段:講故事,假裝講故事,不講故事,假裝不講故事。1,起初講故事;2,故事模式窮盡,明知觀眾熟悉這橋段,假裝它還新鮮;3,不裝了,戲謔地處理老梗,觀眾亦明你意,交流之樂趣取代敘事之樂趣,如《西部慢調》;4,此手法成為新的老梗。死侍若 3 則值四星,若 4 則三星。(結局加了一星。)對著鏡頭說話咋這流行,紙牌屋帶起的麼
(以上是短評,原文略有改動)


                                                          類型片的自嘲

       類型電影的套路成熟至極也就僵化至極。市場壯大、成熟,胃口也更刁了,創作者被自己逼上百尺竿頭。好在意外收穫了一筆財富:類型片的資深觀眾。這些人能看出《獨行俠》集西部片經典之大成(其它觀眾只能看出「德普怎麼塗臉也不像印第安人」)。[注1]

       隨資深程度不同,你能從《死侍》看出超雄漫畫電影創作者的自嘲、漫威梗、更多的漫威梗。

       自嘲是講段子的捷徑。識梗本身就是一種笑點。從隱晦的文字中成功識別出典故就會收穫智力優越感,然後很奇妙地感到好笑[注2]。他說「我不要綠色戰衣」,你猜出這是綠燈俠梗的同時,嘴已經咧開了(我並不是在抨擊)。除了手法,內容也有些許新鮮感,但其新鮮的成立有賴於這個前提:你要先認定它是超級英雄片,然後它才是對超級英雄片的顛覆。那句台詞「你的男朋友也許告訴你這是超級英雄片」就此有了雙重含義。《特攻聯盟》比《死侍》更富有新意得多,但人氣稍遜,也許和缺少這種「反差萌」有關。

       總之,無論觀眾是否資深,對超雄片都不會陌生。資深觀眾會心一笑之餘,也許還能在社交網路燒熱話題。其他觀眾也能享受一種新鮮的幽默感,「怎麼好看?」,「哎呀,反正就是好看」,對爆米花片這就足夠了。

      《死侍》既是類型片又是類型片的自嘲,後者是它這次大熱的充分條件,前者則是必要條件,動作、特效、輕鬆而帶勁兒的超級英雄故事。

      類型片的自嘲是一場資深從業者與資深觀眾的影史沙龍。反正交流的是電影,乾脆就用電影的形式來交流。

      但這種創新恐怕難以成為經典。它容易膩歪。成龍開創的諧趣打鬥類型可以常拍常新,它不依賴舊資源,類型片的自嘲卻是對類型的自我消耗[注3],本質上是一次性的。超雄片拍成千篇一律了,才有死侍認真聽完鐵漢的俠義道,然後一槍爆了元兇的頭——這組鏡頭正巧解釋了為何《死侍》是「假裝不講故事」:我們都知道死侍會開槍;死侍就靜靜地看著鐵漢裝逼,我們就靜靜地看著死侍靜靜地看著鐵漢裝逼,或者,我們就靜靜地看著《死侍》裝逼。/B 這其實是一個喪失新意的創新。 /B

——————————————————————————————————————————

注1,注3:我聽人家說,資源不是開採的,而是創造的。《夢溪筆談》就記載過石油,但它對大宋人民還不如瀝青有用。內燃機技術創造了石油的資源價值,人造塑膠技術再次創造了石油的資源價值。創作者創造了類型片,類型片又創造了類型片的資深觀眾,「類型片的自嘲」這種新的子類型則創造了「類型片的資深觀眾」這種資源——若無最後一道創造,資深觀眾就只是影界的噩夢,他們會四處抨擊不思進取的類型,最終倒掉所有觀眾的胃口,而非像今天這樣成為一個新市場。

注2:很多get不到的笑點其實是沒有共鳴的典故。

(我也不是資深觀眾,多數梗都是字幕組告訴我的。。。字幕組沒說的我只看出了「Agent 史密斯 梗」。。。 ^__^||| )


———————————————————————————————————————————

(寫完才看完最後一截:)
揭下面具
又揭下面具
這個結局超治癒
加一星
記得接吻要閉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