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電影符號學

2016-03-29 08:46:24

主角是極左的軍國主義分子,臃腫的巨人指代中國


文/電影符號學

看過了進擊的巨人,你會發現——原來渣特效,不僅是國產電影的專利。

一隻只幾乎要令人犯了尷尬病的特效巨人,彷彿從50年前的奧特曼里走出來一樣。甚至這些巨人的質感還不如小怪獸。跟這幼稚的特效呈反比的是這部電影的血腥程度,無論是巨人花式吃人,還是巨人換著法兒殺人,總之這部電影子乎用掉了日本電影界血漿使用量的半壁江山。

電影雖然分成上下兩部,但是故事的經緊湊感顯然不適合被一分二位,於是電影到了下半部,四個字的名字里有兩個我不認識的樋口真嗣導演,也貼心地做了一大段的上半部劇情回顧。

如果把電影的上半部看作是埋伏筆和鋪墊,那麼電影的下半部則是通過一次次地謊言被拆穿,達到驚醒世人的目的。遺憾的是,由於電影的節奏並沒有被有效地把握好,以致於電影到了後半段,顯然太過倉促和用力:艾倫是巨人,敷島是巨人,KUBAL是巨人......原來這些凡人之前都是巨人。在這樣一個大揭秘的劇情反轉之下,導演並沒有有效控制好他想表達的主題——城外的世界很精彩,大家一起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去侵略吧!

在原著小說作者諫山創極左的思想之下,這部電影並沒有有所取捨地為樂表現這個主題服務,而是自顧自的一股腦兒把整個故事給端到了觀眾的面前。於是乎,大家除了記住巨人的噁心和場面的血腥,很難再有畫面之外的想像空間。

一定程度上講,《進擊的巨人》真人版,同《寄生獸》真人版,真可謂是半斤八兩。因為電影的導演都沒有很好地凸出故事的主題,而是連導演自己都被淹沒到了隱藏得太深的劇情里,以致於要表達「寄生」思想的《寄生獸》,和「侵略」主題的《進擊的巨人》,都沒有很好地被放大,以致於淪為平庸。

《寄生獸》的「人是地球的寄生獸」這個主題在之前的影評里已經提到了,這裡就不展開講了。今天主要來看看《進擊的巨人》裡瀰漫的軍國主義色彩——很久之前,人類開始研究細胞爆炸性分裂的生化成果,以致於造成了連人類自己都無法控制的、可以迅速繁殖的巨人。於是人類建起了高高的圍牆,圍牆裡面是人類,圍牆外面是巨人,由此,圍牆裡面也建立了高度集權的統治階級。

隨著時間的推移,圍牆裡面的人逐漸忘卻了巨人的威懾,為了鞏固政權,圍牆裡的人派出了自家的巨人,打開了踢開了城牆,於是巨人進城屠殺。為了徹底鞏固政權,就必須徹底消滅忘卻了巨人威懾同時勇於挑戰權威的人。這些勇於挑戰巨人的人,在統治階層看來是勇於挑戰權威的人,也極易挑戰政府的威懾力,正如敷島一樣。

於是艾倫為首的敢死隊,奉命填補城牆。那麼問題來了——這牆到底是補還是不補?政府當然是希望不補的,藉此可以在人們心中造成足夠的威懾。敷島同樣是希望不補的,因為他希望通過巨人的幫助,擊垮統治階級,進而顛覆政權。那麼想要去補的人,就只有這群開始就被當作棋子派去補圍牆的敢死隊,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讓人們免受巨人的威脅。

通過這個補圍牆的故事,諫山創潛移默化地美化了軍國主義思想,首先,敢死隊的初衷是好的——讓人們免受巨人的威脅。同樣,他們也是最早想到城外去看看的那一群左傾份子。這相當於日本國內目前的軍國主義萌芽,而這萌芽卻被冠以了讓日本國民免受巨人(如中國)的威脅。這樣美好的託辭。

讓我們再來看巨人的設定,一個個看似龐大,其實虛弱不堪,在艾倫和敷島的巨人襯托之下,彷彿一個艾倫牌巨人就可以殺光一片的這樣臃腫不堪的巨人。把中國比喻成這樣的巨人再合適不過了,雖然看似龐大,其實東亞病夫。這是圍牆裡面、也是島國上的這個急於對外擴張的國家對中國人的看法。這是對外。

對內,這群敢死隊,是完全出於對日本民眾的考慮,所以他們應該是被當作英雄的,但是目前日本國內一部份的親華勢力和主張和平的勢力佔據了上風,他們就像是圍牆裡面遏統治階級。他們的醜陋如此看來是應該被推翻的,所以這部電影是想通過這群為了人民的敢死隊,重新建立一個新的政權而鬥爭。

如此看來,這部電影的主角,便是極左的軍國主義分子,而臃腫的巨人便是中國。艾倫只有在生死一線才會被激發強大的巨人的基因,而這基因是優於臃腫的巨人的。

所以,對於這部電影的評價,我只有兩個字——八嘎。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