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戀戀銅鑼燒--An

澄沙之味/恋恋铜锣烧(台)/甜味人间(港)

7.4 / 8,990人    113分鐘

導演: 河瀨直美
編劇: 河瀨直美 多利安助川
演員: 永瀨正敏 樹木希林 內田伽羅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frozenmoon

2016-04-13 05:41:59

當你陷入絕境,就吃一口糖


(文/楊時暘)
    甜食,是這世界上最普世的美意。無論是它的味覺本身,還是它衍生出的象徵意味,都與美好相關。而《澄沙之味》卻用最甜蜜的食物作為中介,寫出了一段苦澀的故事。它有關於死亡、困境以及希望和人性之光。
    相比於曾經火爆一時的《小森林》,這部《澄沙之味》並不以畫面唯美取勝。如果說前者的主角就是食物本身,那麼後者貫穿始終的銅鑼燒則只是催化劑。
    這部電影中的三個人物關係,始終保持著一種「疏離的親昵」。一個因為欠債,而不得不為銅鑼燒小店打一輩子工償債的男人;一個來自單親家庭,感受不到關愛的中學女生;一個年輕時患痲瘋病而長期與世隔絕的老人,三個人因為一間銅鑼燒甜品店相識,並且深深地捲入了彼此的生活。
    電影是由一幅充滿沮喪氣息的畫面開場的,男人無奈地起床,晃蕩,收拾自己,準備那間銅鑼燒店舖的開業,對於這一切,看得出,他極其不情願,相比於生活,這更像是掙扎。他懶散地做著銅鑼燒,帶著一副絕望的表情。那個每日都來店裡的中學女生也是一副謹慎、疏離於同齡人的樣子。而老人德永的到來,像一道近乎神蹟的光。年過七旬的她想到店裡打工,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她送給那個男人一盒自製的紅豆沙。那盒甜膩的餡料美味到驚艷。男人決定接納老人德永。從這開始,那間彼此錯身都困難的狹窄小店裡開始氤氳著某種微妙的變化。
    老人教男人如何製作豆沙餡料,一顆一顆地淘洗,慢慢地等待,輕輕地攪動,很多人覺得這是日本的匠人精神,其實並不盡然。與其說這是老人在向他人傳授技巧和經驗,不如說是一次禪修與悟道,德永傳遞的更像是生活態度。她儀式感十足地要等待豆子浸泡數個小時,要聆聽它們在水中翻滾的聲音,這一切其實都是形式大於實際的事情,但正是這些「無用」的形式,讓這間小店,也讓那個男人產生了一種對於生活的敬意。更何況,這美味的餡料讓小店的生意好了起來。
    從象徵意味上講,男人一直困於物質層面的困苦,他囚於那座小店,整日為生計疲於奔命。意義與希冀,這類形而上的命題,已經從他的生命中勾劃掉了。而德永的到來則意味著某種精神性的降臨。這個老太太突如其來,毫無徵兆,整日抬頭看著櫻花和陽光,就綻放出微笑,在旁人看來,這近乎神經質。但她精神上的趨光性,某種程度上對沖了男人身上長期縈繞的困厄氣味。她成為了他的神明,突然下凡,拂去了他身上晦氣的塵土。
    老人曾患痲瘋病的秘密還是敗露了,她彎曲的手指和謎一樣的身世,在口口相傳之間仍然刺激著恐懼的分泌。她回到了那間隱匿於樹林中的療養院,度過生命最後的一段時光。男人和作為老主顧的那位中學姑娘一起去探望她,在那片與世隔絕的社區里,他們第一次完整的知道了彼此的故事。老人從小被家人棄置於此,在這裡認識了丈夫,後來又失去了兒子;男人因為打架被判刑,在獄中,母親去世;而那個女孩,和毫無責任感的母親生活,連讀高中的補習班費用都毫無著落……這故事至此,形成了一個奇妙的人際關係,老人沒有兒子,男人懷念著母親,而女孩缺少父愛,三個陌生人,在一起構成了一個精神性的家庭,他們彼此互補成為了對方心中最渴念的那個人。
    他們三個,其實都是「囚犯」,老人德永囚禁於飽受歧視的疾病和那所猶如墳墓的療養院,男人囚禁於終身的債務和那間狹小的銅鑼燒店,女孩囚禁於父親的缺席與母親的冷漠,而三個囚徒,最終卻成為了打開對方牢房門鎖的一把鑰匙。就像那個女孩一直養著的那隻小鳥,它困於籠子,最終被老人放飛。
    老人德永的死亡解脫了自己,女孩最終也考上了高中,而男人的店舖被他老闆的侄子篡了位,他自己開始去公園擺攤,勇敢地吆喝起來。這一次,他不僅僅是為了生計,而是為了希望。
    這部河瀨直美執導的《澄沙之味》安寧而靜謐,滿溢著對生活的敬意和對人性的信任。那些銅鑼燒成為了生活中最踏實的存在,他解決著一些人的生計,也慰藉著一些人的心靈。在遍佈苦澀的生活里,那一口甜香軟糯,或許是最好的救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