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綠袖

2016-04-17 02:21:47

如何面對死亡


在初春時,朋友圈被一部BBC的紀錄片刷了屏,那就是《如何死亡:賽門的選擇 》( How to die: Simon’s Choice)。

片中的主人公,57歲的賽門·賓納(Simon Binner)在2015年1月被診斷出患有運動神經元疾病後,選擇以安樂死(Assisted dying)的方式結束生命。伴隨著與妻子黛比的多次衝突和親朋好友的溫情陪伴,賽門與病魔展開了近10個月的抗爭,在病情惡化之後前往瑞士的一家機構進行了安樂死。

除了涉及到法律、道德等層面的重重困局,賽門更要面對母親、妻子、女兒的死別。眼睜睜地看著愛的人就這麼離開,決不是一種好的體驗。但家人漸漸的接受了,是因為這是賽門的選擇,他自己真心的選擇。他想有尊嚴的離開這個世界,他應該有自己選擇的權利

這讓我想到了去年的一部法國影片《最後一課 》(La dernière leçon ),根據真實故事《那就10月17日吧!》改編,同樣是講述了人面對死亡的選擇。

一向樂觀的瑪德蓮在92歲的生日宴會上宣佈,已經決定好自己的「大限之日」,要在三個月後為尊嚴而死。因為自己逐漸衰老,哪怕只是一件冬衣外套的重量,年邁的她也無法承受。她希望自己能選擇生命善終、有尊嚴地死去,不想成為別人的負擔, 不想死在醫院的病床上,並期望家人們可以做好沒有她的心理準備。
 然而,她的女兒和兒子無法接受這個殘忍的決定,家族聚會不歡而散。

這部電影改編自法國前總理利昂內爾·若斯潘母親蜜海兒·若斯潘的真實經歷。蜜海兒在年輕的時候,也是一位社會運動者,還是ADMD(爭取死亡尊嚴權利協會)的成員。在她92歲生日派對上,她把所有的人找來,告訴大家說,我決定了我自己的大限之日哪一天要走,她把這一天定在了10月17日。

一雙兒女中,兒子皮始終激烈反對,女兒黛安與外孫一開始也難以接受,唯有年幼的小孫女能夠象談論一顆糖果一樣談論死亡,可見對死亡的恐懼是慢慢在心中成長的。聚會後,可當黛走進母親的生活,她逐漸理解了母親的決定,慢慢了解了母親的想法,漸漸接受了她的決定,並且支持和協助了母親美好地度過生命中最後的時光。最終子女們溫暖地陪她走過人生道路的最後一段。

瑪德蓮直到死前都對生命懷抱著熱情、智慧與尊嚴,用生命換回一些尊嚴,擁有對自己生存方式選擇的權利。這是她給子女們上的最後一堂課,告訴孩子只要你正視死亡,它也可以平靜、安寧與美好的。


生老病死在中國是家庭中的大事,但面對死亡時我們卻不那麼從容。多數人都是在第一次經歷與至親至愛的人的生離死別的時候才開始思考生死這個人生大命題。我們一直關心生命的長度,可是何曾想過質量?國人面對生死的態度缺乏勇氣和理性,也許是因為我們從來就不是一個有思辨習慣的民族。

當我們的生命走到最後時刻,你感覺到身體一直在衰竭,你活著是因為懼怕死亡嗎?如果能有尊嚴的選擇死亡的方式,你願意無懼的面對嗎?對於面對死亡的人,擁有自己的選擇權是他們追求的。對於健康活著的人,溫情的陪伴著他們,是不是我們更好的選擇呢?

或許這兩部影片能讓我們用不同的角度思考關於死亡的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