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暗戰-談判專家--Running Out of Time

暗战/谈判专家(台)/RunningoutofTime

7.3 / 5,885人    93分鐘

導演: 杜琪峰
編劇: 游乃海
演員: 劉德華 劉青雲 蒙嘉慧 許紹雄 李子雄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反山

2016-04-18 10:36:35

敘舊《暗戰》,「江湖夜雨十年燈」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記得中學的時候,常常讀到含有「十年」一詞的古詩,諸如「十年一覺揚州夢」、「江湖夜雨十年燈」「十年生死兩茫茫」「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最初我覺得,古人太感性了,動輒談論這麼大的一個時間單位,但某天,我興起查閱了一下,原來古人所指的十年不虛,歷史上都有印證,畢竟在五十歲已算高壽的時代,時間很少會被輕薄對待。

昨天,我找微信好友的時候,發現一個朋友,一看朋友圈終於有動靜了,很高興,點開一看,那是三年前的狀態。這位朋友的部落格名字叫「十年一遇」,09年我們在部落格認識,那幾年很多人問我誰值得關注,我第一個推薦他,他自詡文抄公,是一枚編輯,但所選所讀,視野寬厚,中西學養兼有,直到現在仍令我十分佩服。

可惜,我和他失去了聯繫,他的部落格不再更新,微信也停了。因為這位兄長,我對蘭州充滿了好感。那時候,我自覺的使用了「情懷」這個詞來形容他,並且常常要附上一大段關於情懷的解釋,「情懷並不是一種情緒的姿態,而是學識、理性、審美、氣質的結合體,是東方的和西方協調的混雜,是歷史的和現代活在一個人身上……我無法給出準確標準,但身邊人是否有情懷,我一看便知。」

那幾年我就是這麼近乎無知無畏地保有著情懷這個詞,但這幾年,全民進入營銷時代,情懷這個詞突然變味了,理論上我們認可一種精神絕不應該為大眾的輿論所扭曲,但談論這個詞就是在面對大眾,沒有了共同的語境後說什麼都有點貨不對板,有點尷尬,正如,我聽到別人稱自己文藝青年時就渾身不舒服,因為這個詞已經和呵呵一樣,多半有了一種曖昧的不懷好意的共識,而文藝青年自身,大概從來不會在乎什麼是文藝,只是在這麼生活著。

情懷這個詞被誤會,遠不如這類人的消失可嘆,我的生活里遇到的聰明人越來越多,而我自己也常常沾沾自喜於此,這還真的讓人有點高興不起來。不過還好,電影和武俠里(尤其古龍作品)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基本上是不切實際的絕對道德主義學派(道在內心,而非外在)人物,喜歡站在理想主義的刀尖上跳舞,偏執的不要命,拍成電影的話,就是過於浪漫了。

老杜就是這麼一個人,有情懷,但有時候又到了恣肆的地步,所以在豆瓣,他的電影評分都不太高(七點幾分居多),在我看來,這並非客觀,因為即使拋去情懷,僅僅是銀河映像的編劇、製作體系,就已經鶴立雞群了。《槍火》《PTU》《暗戰》《暗花》等等,早已脫離了講故事的階段,自成一派,試想一下,中國還有其他類型片成氣候嗎?即使杜琪峯轉型的《奪命金》,北上合拍的《毒戰》,也有一番新氣象,這尤為寶貴,《無間道》這樣的片子,某種程度上就是站在老杜的肩膀上拍的。

老杜的肩膀上一定有一部片子是《暗戰》,這便是我想寫的那部,拖了十年的電影。

《暗戰》1999年上映,票房成績不錯,記得早先看過文章,說那幾年香港警匪片頹勢嚴重,杜琪峯的暗戰,讓所有人大吃一驚,劉德華因為這部電影,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而他下一次拿影帝已經是很多年之後了。

劉的演出值得一說。在大螢幕上,他活躍了許多年,但我始終覺得,這是他最帥的一部電影,當一個人和一個角色渾然天成地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人格魅力會超越演技,劉德華在氣質上所體現的帥,讓這個連名字都很模糊的人,留進了影史。而與劉德華對手戲的劉青雲,自不必說,有人評論銀河映像十大影帝對決,劉青雲佔了5部。

杜琪峯善用演員,不管是主角還是配角,除以上外,古天樂、任達華、梁家輝、張家輝、林雪、林家棟們最好的一面,也常常被他挖掘出來了。比如《毒戰》中古天樂最後被注射死刑的那一幕,堪稱中國影史的里程碑一幕。

有些演員如果只能活在一個角色里,那這部電影中非蒙嘉慧莫屬,在這部純粹的男人戲中,蒙嘉慧的出現達到了驚為天人的效果,並不是美不勝收,而是恰到好處;並不是長吁短嘆,而是淡入淡出,她和劉德華意外上演了中國式的含蓄感情,讓硬線條的故事有了一絲柔美。

故事中還有一些小角色也都讓人過目不忘,香港電影中兩個人可以做到這一點,一個周星馳,一個杜琪峯。在《暗戰》中,總督察黃啟發、光頭佬李子雄、林雪,甚至那個財務公司的胖子和喜歡劉青雲的女上司,都各有其性格。

一部電影活出了這麼多人物,可貴。

整部電影的配樂也足夠經典,主題曲響起的時候,劉德華穿著西裝背著斜挎包的一幕,甚至成了整部電影我最想看到的一幕(然而,前幾天趕去電影院的時候卻錯過了),隨著音樂劉德華走到天台,鏡頭由跟拍到高空俯拍,格局由小至大,像極了一部經典小說的開頭,酷到不行。

另一段讓人難忘的音樂來自於小巴上劉德華和蒙嘉慧相識,劉在盜竊遊戲中逃出來後,在小巴上被檢查,坐到路人蒙嘉慧的旁邊,取過蒙戴著的一隻耳機,舒緩的音樂響起,而這恰好是劇情中一個頗為緊張的時刻,但老杜卻沒有浪費絲毫的時間,給了男女蜻蜓點水般的感情,這種偶然,好像在地鐵里看到一個命中注定的姑娘。

這部電影其實就這兩首音樂,但每一首單獨拎出來都是極好的曲子,這也是偶然嗎?

最值得稱道的是故事,《暗戰》堪稱是編劇的勝利,現在看來,和美劇相似,細節強度很大,很多精心設置又明白自然的巧合,橋段的質量和每集美劇的結尾相似,令人慾罷不能。

旁支、懸念、呼應、和轉折是我現在想到的幾個主要部份。

開篇劉德華上天台,下來,劃玻璃,取螺絲,拍攝地很冷靜,沒有什麼介紹,像卡佛的小說。接著鏡頭轉給劉青雲,一個現場事故,劉青雲輕鬆擺平,觀者立刻了解其人,疑問也誕生了,劉德華在幹什麼?為什麼給劉青雲這麼多鏡頭?兩個人會發生什麼故事?僅僅幾分鐘,兩個主角立起來了,懸念起。

劉青雲吃漢堡,看到自己被拍;在警隊裡閒不住,每天都在找事做,而手下卻都懶散成性;飛虎隊到現場叫劉青雲SIR;這種類似小說的閒筆,讓劉青雲的性格展露無疑,認真、不服輸、事兒逼……其實這些也為二劉第二次在酒吧賭博時,劉青雲放走劉德華埋下伏筆。

第一次二劉相遇在天台,劉德華跑掉其實沒有懸念,懸念在於劉青雲怎麼追,這一段故事在樓下計程車上講好了。這是劉德華第一次逃脫。逃掉了不是因為劉青雲笨,而是因為他是警察,警察最大的弱點是人質,尤其是大街上的人質。

劉逃走後,這個開局算是完成了。接下來的整個故事都建立在兩人智力在同一水平線的基礎上,劉德華的優勢是生命只剩下不久了,無所顧忌;劉青雲的優勢在於,劉德華不是個混蛋,只想用警察的方式報仇。

接下來的故事,兩個人立場不同,但幾乎就像一個陣營裡士兵,惺惺相惜。

釘子雖然是細節,但對故事推動很重要。寄釘子的人是貓,收釘子的像老鼠,被拽著走,這是懸念二,劉德華到底想讓劉青雲做什麼?在劇中,劉青雲也不斷追問,直到自己被困在電梯裡才意識到,華仔的目標是鑽石,自己只是聲東擊西的工具。鑽石引出了很多背景,華仔的身份此時才暴露。

劉青雲就像華仔甩不掉的影子,兩人第二次進入封閉空間對手戲,華仔第二次逃脫,這次逃脫的根本在於華仔有病,不要命,車撞到牆上,兩個人昏過去,華仔拿著鑽石走了,劉青雲則帶走了華仔的藥。而這藥作為旁支也很重要,造成了黃啟發的誤會,這誤會生出了基友的橋段,一些有趣的台詞(」我今天早上的尿很黃」)也讓劉青雲接下來的辦案順利了許多。

這段逃脫有很多詩意的部份,二劉一起對抗光頭佬的人,默契十足,而兩人在撞傷之後昏昏沉沉的搶奪鑽石的畫面,緩慢而抒情,鏡頭有著不加克制的優美。

車在電影中是一個很重要的道具,除了華仔兩次逃脫的兩輛車,還有那輛小巴。第一次逃脫後,華仔在公車上遇到蒙嘉慧,漣漪起伏;第二次華仔在小巴上碰上蒙嘉慧,感情遞進。這第二次也很有意思,蒙嘉慧知道了劉德華是大盜,但在公車被警察截下來後,主動幫劉德華,尷尬一笑中,女生的小心思暴露無遺。兩人坐在咖啡廳裡,劉德華說了一句自己沒有時間就走了,有時間會怎樣呢?

故事最高潮部份則是二劉聯手搞定了光頭腦,在這裡華仔男扮女裝,實在是意外,這意外劉青雲也被傷得不輕。財務公司的鑽石被栽贓到光頭佬身上,以非正確的手段,劉德華報仇了。

只是他還沒甩掉影子,劉青雲又跟上來了,每次劉青雲都慢一拍,這是兩個人的起點不同所致,還好劉青雲跑得快,又登上了劉德華的車,跑車。

最後這一部份,浪漫的非常不切實際,但我很喜歡。二劉第三次玩開車送到警局的賭博,這一次,劉德華又拿出炸彈來威脅劉青雲,理論上講,很可信,華仔說「死在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死在警局裡」,劉青雲怎能不信一個實現所有想法的將死之人?

這是導演模糊的地方,也是電影耐人尋味的地方。炸彈還剩幾秒爆炸,劉青雲停車,笑著往回走,炸彈時刻,劉德華車開走,劉青雲沒有絲毫吃驚。所以我更願意相信,劉青雲心裡多半是想放過這樣一個好玩的對手吧。

兩個人之間的對手戲結束了,但有些故事還沒完結,比如愛情。又是小巴的呼應,這次是劉青雲遇上蒙嘉慧,後者脖子上戴著真的鑽石,劉青雲看呆了。電影結束在蒙嘉慧下車,劉青雲一個人面色凝重的嚼著爆米花。

看到這個時候,可能希望的只是一件事——「小心他某天出來嚇你一跳」,這不僅僅是劉青雲和蒙嘉慧的期望。

不小心就把整部片子分析了一遍,寫的過程中已經在腦子裡把片子回放了幾次,正如上面探討的一系列細節,這是一部精緻的影片,對我來講,每一分鐘都能在其中得到樂趣,棋逢對手的樂趣(就像盜火線中的德尼羅與帕西諾)、萍水相逢的樂趣(就像每一段必定失去的愛情),所以每次看這部電影,就好像在見一個老朋友,這其中打動我的情懷十年不曾改變過。

這十年看了很多其他的電影,但很詫異,我還是會毫不猶豫地說這是我最愛的電影。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