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醉後型男日記--The Rum Diary

莱姆酒日记/加勒比醉爱日记(港)/醉后型男日记(台)

6.1 / 108,048人    120分鐘

導演: 布魯斯羅賓森
編劇: 布魯斯羅賓森
演員: 強尼戴普 安柏赫德 亞倫艾克哈特 喬梵尼瑞比西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蘇橫

2016-04-19 15:53:28

醉里挑燈寫新聞


——從《萊姆酒日記》談新聞業的轉變

迷戀於金錢,和沉醉於美酒,在某種程度上,是一致的。酒通過生理作用發揮功效,而金錢則通過心理作用施加影響。因此,紙醉金迷,常被用來形容奢侈糜爛的生活,在形象性這一點上,絕沒有第二個詞更合適了。
今朝有酒今朝醉,如今,美酒與金錢總被捆綁在一起。買醉,或可麻痹一時,若得金錢相助,則可麻痹一生。因此,在《萊姆酒日記》中,當大財主桑德森試圖用金錢引誘坎普時,其誘惑力之巨大可想而知。
不可否認,當時去看《萊姆酒日記》一方面衝著怪異十足的德普,另一方面,也是對此類描繪放蕩不羈生活的片子充滿興趣。畢竟,看到小李子在《華爾街之狼》中,各種花天酒地時,嘴炮發動之餘,內心深處難免艷羨。
若要說此片的情節,當然略顯單薄,不過是追述了一個浪子記者如何在異國他鄉,身處金錢、美酒和美人的誘惑中,所謂堅守理想、不畏強權等等。但是,鑒於德普先生對此類形象的把握,確實把一個浪蕩「英雄」演到了位,當然,其後他藉此片抱得美人歸,則是後話。
意猶未盡之餘,又查了此片的一些背景,這才大嘆,原來影片原型竟與我們這些媒體人大有關係。
1、從剛左新聞說起
「我們所有人都如演員一般,在毫無意義的漂泊中欺騙自己。一面懷抱著無盡的理想,另一面又為未來感到徬徨,在這兩股力量的拉扯之下,繼續著這樣的生活。「——亨特·湯普森《朗姆酒日記》

影片改編自美國記者亨特·湯普森的同名作品,說起此君,倒是十足有料。

姓名:亨特·湯普森(Hunter Stockton 湯普生)
生卒年:1937年7月18日——2005年2月20日
職業:記者、作家
愛好:菸鬼、酒鬼、癮君子、槍枝愛好者

作為一名記者兼作家,湯普森曾任職於《滾石》雜誌(從起文筆即可看出其桀驁的一面)。在世時,他和馬爾庫塞、凱魯亞克、艾倫·金斯堡等美國社會出了名的「刺兒頭」齊名。年輕時,還曾加入過摩托飛車黨「地獄天使」,後來還以這段經歷寫出了《地獄天使》一書,從而一舉成名,開創了一類新的新聞形式——剛左新聞(Gonzo Journalism,也被稱為「荒誕新聞」)。
湯普森的放浪不羈不僅表現在他開創了一派新的新聞風格,更在其生活的點滴言行上。由於對槍枝的愛好,在贈給友人的書上,他連開三槍,並宣稱,這就是自己送給朋友的簽名。2005年,他選擇了與海明威一樣的做法,飲彈自盡,而更為出格的是,他的遺囑要求將自己的遺體用大炮送上天。
事實上,所謂的「剛左新聞主義」是和湯普森難以割裂的,甚至有人說,對剛左新聞主義的最合適定義就是湯普森本人所寫的作品。當然,從總體特徵來看,剛左新聞主義應被視為美國在20世紀後半葉興起的新新聞主義的一支。
剛左新聞的定義重點在於,剛左新聞記者必須以第一人稱寫作,並且必須成為敘述的主導者。而這也符合了新新聞主義的主張,「在極具影響的《新新聞主義:及選集》(1973)一書中,沃爾夫稱新新聞主義就是記者在報導時,以真人真事為基礎,採用小說的一些技巧,包括從傳統的對話到現代主義意識流等小說特有的手法,對事件進行生動的敘述和分析。可以說,新新聞主義是新聞報導與小說技巧的一種結合。」

2、新新聞主義VS傳統的新聞專業主義
如果,我們追述新聞業發展的歷程會發現,當歷史步入20世紀下半葉,在美國,作為自由民主保障的新聞業日漸為人詬病。不少人認為,美國新聞人所宣稱的「新聞客觀性」,實際只是統治者權力的一紙遮羞布而已。尤其在越戰報導中,新聞從業者們與政治、經濟權力的勾結,更讓人對新聞的客觀性原則產生了深切的質疑。所謂「客觀」只是新聞編輯部自己認定客觀而已,是一種隱藏了主觀的客觀,而這種「隱藏」本身卻構成了更大的問題。
編輯部,絕非一派和諧的淨土。許知遠在《新聞業的懷鄉病》中,將新聞媒體的編輯部和廣告部門比喻為教堂與國家(當然,這樣的比喻並非其首創),似乎,前者是媒體的靈魂所在,而後者只是其維繫基本生存的基礎而已。然而,在實際運行中,編輯部的行為邏輯是深受到廣告這一經濟命脈的制約的,這也就是為何在卡倫、塔奇曼、甘斯和舒德森等人看來,廣告不過是政府控制媒體的另一張「許可證」,只是這張許可證在外在形式上並不經過政府的直接頒發。
當然,不可否認,傳統的客觀報導對社會仍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70年代「水門事件」中,《華盛頓郵報》的記者鮑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和卡爾·伯恩斯坦可謂張揚了新聞人對客觀真相的不懈追求,但是,這樣的機會真是可遇而不可求,妄想通過某一次報導就改變社會,成為不少美國新聞人不可言說的心病。
一方面,權力(無論是政治上的,還是經濟上的)在新聞的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發揮著重要作用,曾經被認為是監督政府行為重要工具的新聞媒體不再可靠;另一方面,新聞人們在踐行工作之餘,越發感到作為社會一份子,理應更加積極地介入事件中去發揮作用。於是,在雙重力量的影響下,新新聞主義以一種更為積極的、也更為主觀的姿態得到了新聞人的肯定,並成為一支補充傳統新聞業不足的力量。
實際上,不論是何種新聞人,只要身處採訪的一線,都要面對兩種不同的職業角色選擇:是成為一個積極的倡導者,還是一個消極的中立報導者。基於不同的選擇,新聞文本在某種程度上,就與羅蘭·巴特口中的可讀性文本和可寫性文本有了相似之處,前者作為文本的生命界限止步於讀者的閱讀,而後者則恰恰起步於此。
湯普森所倡導的剛左新聞同樣如此。在他的觀念中,新聞人面臨的正是「海森堡定律」的悖論,當新聞人以報導的方式進入事件中時,報導本身就改變了事件的進程,因此,與其假裝改變沒有發生,不如索性更為積極地介入其中。
湯普森本人的成名作《地獄天使》,記述的就是當時一個臭名昭著的黑社會幫派,這些人涉嫌多起謀殺和輪姦案件。混跡其間,湯普森得以深入報導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他的融入感,而這種高度的融入,又成為別人質疑其新聞觀的把柄。他用一種帶有極其鮮明個人風格的寫作方式,展示了黑社會成員的罪行,以致一些女性主義者認為他的寫作侵犯了女性的權益。
然而,一旦涉及到參與、涉及到積極改變,僅僅是新聞文本就成為不太夠了,在新新聞主義運動的倡導下,美國的新聞人們開始更加注重在新聞報導過程中發揮多方協調的作用。

3、新新聞主義興起的背景
強調參與性的新新聞主義,除了新聞業內部的推動作用外,同樣也是美國曆史文化的產物。
可以說,新新聞主義的興起與當時美國社會環境的變化是密切相聯的,反傳統、反權威,幾乎可說是那個年代的特質。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乃至整個世界都處在一個激烈變化的時期。1968年,法國的五月風暴向傳統提出了挑戰,美國國內的反文化運動也同樣對權威表示質疑。反文化運動的主旨是反社會,宣揚無政府主義,強調個性自由,主張享受現在。此外,甘迺迪總統的當選和被 刺、性解放、搖滾樂革命、女權運動、黑人運動和馬丁·路德·金的被 害,以及越南戰爭都對美國社會有著深遠的影響。同時,隨著電視的普及、媒介的活躍,人們了解世界有了更多渠道。由於新事件的湧現,人們開始感到傳統的新聞報導方式已很難滿足需要。而十九世紀開始 興盛發展的小說因不能及時地反映現實生活,同樣難以滿足人們了解 新事件的渴望。加上各報刊之間的競爭和經濟運作,有別於傳統新聞報導的新新聞主義便應運而生。(李公昭,胡亞敏)
另一方面,從思想發展的脈絡上看,這種強調個人風格、不避諱主觀性的新聞寫作方式,也與資本主義社會對理性個體的崇拜密不可分。從亞當·斯密開始,勞動分工就沿著專業化的方向無可挽回地發展下去,這讓整個社會的原子化程度不斷加深,一個又一個陌生的職業名稱,讓我們在共同經驗層面上達成共識的可能性越來越弱。而曾經作為統合新聞人社群的意識形態——新聞專業主義也就不斷受到挑戰,在這種意義上,無論是湯普森所堅持的剛左新聞主義,還是統而言之的新新聞主義,所強調的都是依賴於新聞記者的個人努力去促成社會的變化。這種新聞人的「英雄情結」本質上與堂吉訶德當槍匹馬衝向風車的舉動並無二致。

4、新新聞主義的餘韻——網路新聞業
作為新新聞主義餘韻,網路新聞業,以及前幾年較為流行的公民新聞,似乎接過新新聞主義的衣缽,試圖發揮新聞人作為「倡導者」的角色功能。
但是,當我們看到《紙牌屋》中佐伊從傳統媒體跳入新媒體時,看到的仍是權力人物對新聞人的強力控制。掌權者通過適時放出重要新聞,作為餵養新聞人的飼料,這一點並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