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面有我們的青春也有我們所嚮往的青春。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裡面有我們的青春也有我們所嚮往的青春。我們都經歷過每次領導來校視查不許說這兒不許說那兒,說好的改革卻只是改給領導看,一方面教育我們誠實守信,可在領導面前又不能說真話,最後以集體利益至上作為搪塞的理由。可是那些幫公司做假帳的人不也是為了公司這個集體的利益嗎?可下場不是被抓去坐牢嗎?高考的存在一種壓抑人性的制度,十二年就為了最後一場考試,然後以分數定成敗,把學生分為一本的學生、二本的學生、三本的學生……分數可以反映學習能力,但不是體現學習能力的唯一指標。不想拿高分的學生就不是好學生,做了與主流不合的事情就是異類,再冠以「虛度人生、不思進取、對不起父母」等各種稱號,青春需要的是引導不是束縛。總理倡導萬眾創新,可在高考這片土壤里如何孕育出創新?每一張試卷都有標準答案,只有越靠近標準答案的試卷才會拿高分,而取得高分不才是最重要的嗎?我不否認這種制度存在的合理性,畢竟能考高分的人確實是佼佼者,但這種菁英屬於少數,在這種制度下失去的人才會不會更多呢?我很欣賞全面發展的人才,但在社會大分工的環境裡以及普通人精力有限的條件下,社會需要也更多的是在某一領域有專長的人才。我們的教育應該允許有這兩種人的存在,那麼就不能以一種標準去衡量學生,這個世界本來就沒有對錯好壞。好的教育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遵循學生的個性發展,給學生選擇的機會。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高考是一種使命,來自於家庭、社會,在還不明白它存在的意義時就已經奔赴在它的路上了。所以它到底合不合理已經不那麼重要了。影片的高潮,林天嬌放棄了省三好學生,全場鼓掌,全體學生幫助天驕逃出老師的圍捕,而老師停頓3秒也只說了「注意安全」,所有人的人性也在此刻得到釋放。舒懷。而影片的結尾還是有點落入俗套,把所有人都刻畫成標準的成功人士(小情侶除外),特別不理解的是修車行的兄弟最後成了賣車的有錢商人,如果能讓他們繼續自由行走,那會更契合「我們不是活給別人看的」這句話吧。最後回答由影片想到的一個問題成功是什麼,實現自己的理想就是成功,無論理想是什麼沒有好壞之分,誰都不能對別人的理想以及人生指手畫腳。邏輯混亂的嗶嗶嗶,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