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nc伊文西
2016-04-29 04:21:20
詩意地殺我
《踏血尋梅》改編自真人真事。
2008年,一名叫王嘉梅的少女,在香港被人殺害並殘忍碎屍。王嘉梅是內地移民,疑似從事援交,懷疑在與案犯發生性行為及吸食毒品後,遭到殺害。此案當時在香港轟動一時。
整個案件的細節,包括被害人的照片,罪犯分屍的具體過程,媒體都有細緻描寫與報導,從網際網路上也可以輕易查到。
回到電影,導演翁子光編劇出身,所以《踏血尋梅》的劇本也做的格外紮實。電影劇本在2011年便獲得了第九屆香港電影亞洲投資會(HAF)獎,但一直也找不到投資,直到得到郭富城的青睞。導演似乎一直關注援交題材,此前拍了一部溫吞平淡的《微交少女》,未想到突然在《踏血尋梅》中尺度大開,在完成度與水準上很難讓人想像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當然一些風格還是有跡可循,比如說濃郁的文藝氣質,即便在一部如此黑色血腥的電影裡,小清新的因子也無處不在。同時電影又在努力營造出一種懸疑感,雖然案件從一開始就是清晰的,而殺人犯早早就去了警局自首,所以郭富城所扮演的警探反而變得有些尷尬,上司逼他趕緊交報告結案,他卻像個社會工作者一樣去苦苦追問整個事情發生的因果緣由。
電影的結構非常有趣,四個貫穿一線又各自獨立的篇章,各篇中又有百轉千回的碎片化敘事,時間上的跳躍,視角上的轉換,讓一個話題十足卻又相對簡單的兇殺案,變得豐富而立體。
然而我並不太喜歡這樣的改編,整部電影中,翁子光作為創作者存在感太強。雖然他借用了「王嘉梅案」這樣一起真實事件,但整個故事核心基本被重構了。原本或許是因為毒品引發的失控殺人及惡性碎屍,在導演富有文藝感的再創作中,卻被輕飄飄地詩意化了。春夏飾演的「王佳梅」自不必說,連白只所演的殺人犯,似乎也有了可以被寬恕的理由和救贖的出口。而電影對於一些社會現實問題的追索又淺嘗輒止,幾乎是重複了《微交少女》的問題。
郭富城作為一名資深重案組警察,卻花費了大量精力去追尋技術之外的倫理邏輯,為了賦予這一行為合理性,電影又額外給了他一個離異父親的身份。而關於「王佳梅」的尋死動機,似乎只是出於當年案犯為了自辯而說出的「個女仔好想死」,居然就成為了電影的真相。是搵錢太難,是內地人無法融入香港主流社會,是與母親的隔閡,還是被賤男欺騙,或者對未來的悲觀絕望,至少在電影中,所體現出來的每重困境都是輕飄飄的,它們無法去解釋這個少女究竟如何陷入孤獨,繼而執著地選擇死亡。這才是電影真正所面臨的一種尷尬,真實里,文藝邏輯是無法完整詮釋生活的。電影最後把兇手與被害人描繪成了心靈相通的知己,在瀕臨死亡的那一刻,愛與共鳴甚至也一同發生了,或許導演會被這樣的文藝腔調所感動,但對於死者,卻缺乏基本尊重,也讓片尾那句「紀念遠方的嘉梅」,顯得無比諷刺和做作。
我相信,真實中的王嘉梅,或許會選擇退學,選擇出賣肉體,但一定不會主動選擇死亡。她對這個世界仍有眷念,不管是關於物質,或者情感,甚至只是觸手可及的一對漂亮耳環。而這一切,對於翁子光,似乎並不重要,在他的電影裡,另一個叫作「王佳梅」的女孩,以無比詩意又殘忍的方式,死在了她想要的那間「看得見風景的房間」里。
然後,天亮了。
「王嘉梅」或者「王佳梅」,變成了碎片,消失在了這個世界。
新的一天和希望只能屬於還活著的人,再殘忍的犯罪,再轟動的新聞,再熱辣的話題,最後也比不過時間與尋常,人們快步地行走,和時間賽跑,與世界戰鬥,努力地去掙更多錢,買更大的房子,開更好的車,過上更好的生活。他們偶爾回頭,去看那些因為各種原因停下來的人,或許嘴裡還在感慨著嘆息著,卻一刻不曾停下腳步。至於「王嘉梅」們,或許偶爾被提起,甚至被拍成電影,導演拿了金像獎,她的故事又一次登上電視與報紙,風傳網路,但都不重要了,關於她的人生,早已停止在16歲,終結在2008年的那個春天。
當然,對導演改編角度的不認同,並不影響《踏血尋梅》是部好電影的評價,它甚至應該算是2015年最好的香港電影之一。
杜可風的攝影,郭富城意外輕快的表演,富有靈氣的新人春夏與白只,極為出彩的配角們,尤其要提譚耀文,豐富而又不斷呼應的細節,整體感十足的壓抑氛圍,精美的畫面與獨特的敘事結構,是無論如何都值得一看的電影。7.5—8分,應該是個客觀的分數。
何況,對於多數人而言,甚至都花不到一張電影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