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青春不是從迷茫開始的?
之所以期待青春片能夠有所突破,是因為我們的青春一樣又不一樣。電影裡都是縮影。
三年前,高考公佈成績時,與劉同結緣,與《誰的青春不迷茫》結緣。此後,又讀了劉同的孤獨和光亮。
竟然沒有想到,《誰的青春不迷茫》可以拍成電影。在青春片堆積的時候,青春片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對於高三黨來說,剩餘的日子是懷念與珍惜。高考是寶貴的經歷,不一定決定人生,但絕不可以放棄,就像影片中說的「越沉重,越想飛」。是啊,思緒翻飛,即將畢業的我,看著影片裡講述的故事,親切且熟悉。像一個又一個真實的人物浮現在我眼前。
想起高中的班長為了表達對班上女生的愛意,特意將頭髮剃成「心❤」的形狀,被級部主任痛批。我覺得班長很勇敢,班長追到了自己喜歡的女同學。
也會有這樣的老師,高考時候被我們厭惡,當時恨死他,不讓我們讀郭敬明的小說,還將郭敬明批作「垃圾」。
誰的青春不是從迷茫開始的?為了引起喜歡男生的注意,她拼命地學習,想要追趕他的腳步。
有很多時候,事與願違的多,每一次模擬考試,經歷失敗時哭紅了眼;很多時候,看到試捲上不滿意的分數和亂七八糟的字跡,被撕壞又被粘好的試卷;很多晚自習,我們並不夠專心,傳一個小本子,發揮著個子的文采寫著畢業留言。
之後,各奔東西的我們,飄散四方,一樣的迷茫,即便無窮無盡的煩惱,也有天馬行空的夢想,交相輝映。我們渴望夢想的成真,總有幸福會來臨。
青春片都相似,除了《陽光燦爛的日子》,時代不同。
電影《青茫》將 那些我們經歷的青春一覽無餘的展現。我從原著散文到電影公映,一直關注,或許是即將畢業的心情使然。不能說缺乏創新,還原青春的故事,我們的青春都一樣,在迷茫之中,渴求能展翅高翔。
電影有《匆匆那年》的影子,卻也是獨立的,誰的青春里女生剃掉了頭髮,真是拼了命,盡了興。演員都是新人,演技有些青澀,平淡居多。
或者,是自己期望過好,這是一部還原青春校園的電影,情懷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