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艾瑞克

2016-04-30 06:28:46

Call me Nuwanda——Charlie Dalton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作為顏值擔當的Charlie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開學時Neil稱呼他為」slick」,字幕翻譯是「滑頭小子」。Charlie,這個第一個撕掉課本導言的人,第一個在Neil提出組織詩社時說 」I am in 」 的人,第一個在詩社聚會上念自己的詩的人,也是唯一一個沒有「背叛」死亡詩社的人。我眼中的Charlie是最具有冒險精神和反叛精神的。相比其他人,他具有一種追求自由的野性,胸膛上醒目的紅色閃電,the Indian warrior symbol for virility,讓我很污地想到了曾經看過的一部電影中對年輕男性的形容——full of sperm。他的激情、不羈、以及那個年紀的男生特有的狡黠,使人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他身上沸騰的血液和狂放的青春。
如果回到高中時代,Charlie和我是同學,我一定對他充滿了不屑。這種不屑中有自卑,有自傲,更有羨慕。「上帝來電」的事件讓我羨慕他能夠有勇氣在全校大會時設計這樣一出鬧劇。這種青春期不計後果的頭腦發熱是我從未體驗過的。我羨慕他在踢球念詩的課上緊握雙拳,吶喊 」to indeed be a God」 。這種吶喊的力量一直被我的禁錮在所謂的沉穩之中。
中學時代是個性初成的時代,而不是個性張揚的時代。說到個性形成,我想分享下自己對叛逆期的理解。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典型的乖學生——服從安排,努力學習。如果說中學時期打打架,抽抽菸,談個戀愛上個床,打個胎流個產,跟長輩發發脾氣就是叛逆期了。那我確實不認為自己有經歷過這樣的叛逆期。我覺得我們對叛逆期的理解太過簡單化了。以上的個別例子在我的觀念里甚至應該劃入是心理畸形導致的行為中。在這些事上,叛逆期成了用來推脫責任,文過飾非的藉口。
何為叛逆期?度娘的答案,好也不好:「青少年正處於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護。他們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對任何事物都傾向於批判的態度。正是由於他們擔心外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存在,叛逆心理才因此產生,從而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與外界的平等地位。」
這一答案好在說明了叛逆期的心理機制,不好在沒有說明叛逆期在健全的獨立人格形成過程中的必要性。叛逆期,是我們駛向獨立的第一站。在某個成長階段,我們產生有了前所未有的自我表達的慾望,這種自我表達慾望不再是跟父母要玩具,要零用錢那樣簡單的需求,而是對自己生活做出自我抉斷的需求。我們不僅有了更多的想法,也有了要將這些想法付諸實踐的慾求。自由的念頭開始萌生,在我們的潛意識欣喜地意識到自己開始長大成人能夠為自己做主時,伴隨而來的也有失去這種自由的恐懼。於是出於恐懼,當我們面對外界施加的建議和安排時,我們選擇了批判。然而在這個心智尚不成熟的階段,感性往往大於理性,缺失了理性的批判便會引發種種逆反的行為。通過對「權威」的簡單批判來得到自以為是的「自由的感覺」。這裡的權威不僅來自於長輩之類,也來自於我們自己。為什麼說來自於我們自己?成長的環境與接受的教育為我們編織好了叛逆期前的世界,我們在這個世界中生活了十幾年,早已和這個世界融為一體。而當叛逆期來臨時,我們想要擺脫它,企圖建立自己的世界。就像在母親的子宮成長後再從中脫離一樣,對「舊我」的逆反必然帶著陣痛和恐懼。
這些逆反的行為在大部份人心智成熟後回想起來,不免覺得當時有些幼稚。而正是這些可貴的幼稚,讓我們在一次次與心中的權威的碰撞中,獲得了理性批判,理性選擇的能力。當然我不否認也有那麼些人一直幼稚下去了(甚至可能包括現在毫無察覺的我本身)。
腦洞開完再回到電影上。Charlie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三個點,除了之前提到的性格,還有他拒絕在責任判定書上簽字和nuwanda這個名字。
Cameron是許多人心中的bitch,認為他是個背叛者,這點在之後會再分析。我們先來想想為什麼Charlie會拒絕簽字。雖然這麼說很想抽自己,但還是想讓大家注意一點,Charlie是富二代啊!曾經的BBC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其中的一句話我還記得,大意是是這樣的:「中國學生必須努力學習,因為他們要養家餬口,他們沒有那麼多的福利。」所以,人的選擇和他的生境是有很大關係的,這生境也影響了人的性格。Charlie的家庭背景,使得他在做這個決定時,承擔了比其他人更小的代價,至少從功利的角度來說,是更小的。當然,我堅信Charlie在做這個決定時,是出於拳拳赤子之心和對自己心中的正義的維護,而不是「老子是富二代,這個書老子還不想念了」的紈絝。
設身處地地想,如果我們今天面臨和男孩們一樣的處境,我們會做何抉擇?以簡單的思維看,Charlie選擇了捍衛Keating,Cameron選擇了背叛,其他人選擇了屈服。但可惜的是,完全沒有這麼簡單。首先,捍衛Keating,是否意味著捍衛正義?何為正義?其次,除了作為「特殊存在」的Cameron和Charlie,其他人是否沒有背叛的可能?這裡涉及的「背叛」和「屈服」屬於道德問題的範疇嗎?道德又是什麼呢?
我們討論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會不自覺地預設一個基點,這也是我在粗略地了解一點西方哲學後有所體會的。在大部份人的思維中,正邪善惡好壞對錯黑白分明,把事物簡單的歸為兩極對立,雖有辯證轉化的可能,但終究這種辯證的思維太過弱小。所以用我們的思維去理解這一選擇,可能一開始就是不恰當的。當我們竭力把無所謂對錯的事往孰是孰非上考慮時,會不會是自尋煩惱了。
關於正義,Thrasymachus雖然被蘇格拉底辯下去了,但我覺得他說的挺對——正義就是權力擁有者做出符合他們利益的事。但什麼樣的事算是符合利益,Thrasymachus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當每個人都擁有選擇權的時,自然是做認為符合自己最大利益的事。
最後,關於nuwanda這個「花名」。我特地查了資料,這是一個自製的名字,wanda取自wander,流浪者,可能為了聽上去像個名字所以加上nu的前綴。這個名字讓我聯想到的場景是詩社的第一次聚會結束時的場景,男孩們和詩以歌,跳動著的印第安部落節拍,在沉悶黏稠的林間夜色濃霧中奔跑,奔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