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拆彈少年 Land of Mine

地雷区/拆弹少年(台)/血肉之区

7.8 / 46,152人    100分鐘

導演: 馬汀贊帝維
編劇: 馬汀贊帝維
演員: Roland Moller Louis Hofmann Joel Basman Mikkel Boe Folsgaard Laura Bro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Edmund Firth

2016-05-01 19:54:34

地雷沒有被排完的一刻,戰爭的印記永遠刻在人們心中!


   「二戰結束後,2000多名德國戰俘清除了丹麥西海岸150多萬顆地雷,幾乎有一半死亡或受傷,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非常年輕的男孩兒」——《地雷區》 戰爭雖然結束,但硝煙卻未隨之而消失,直到今日(2015),在丹麥西海岸Skallingen地區依然殘存者9900枚二戰時期德軍埋下的地雷。
   這是一部製作精良,意味深長,引人深思的反戰電影。地雷沒有被排完的一刻,戰爭的印記永遠刻在人們心中。影片的切入點本身就很戳淚點,把丹麥人對德國的仇恨展現得淋漓盡致。而軍士長對這些德國孩子態度的微妙轉變也令人信服。戰後的創傷無處不在,這是影片最突出的一個主題,不管是對德國,對丹麥,還是對整個世界。電影的另一個比較明顯的主題是,所有的生命都是寶貴的,不管是人民,軍人還是戰俘,這個也是一個二戰之後引發爭論的一個問題,區別對待亦或是平等對待。
   影片中的戰俘以德國孩子的視角切入,意味著童真。戰爭帶來的苦難,戰後的心靈創傷,不僅是對被侵略的國家還是對納粹來說都意味著一種幻夢的破滅,一種難以言喻的,來自內心深處的痛苦,即童真的破滅。這一點與史匹柏在《拯救大兵瑞恩》和《辛德勒的名單》中的導演思維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或者說是世界的未來,戰後的德國戰俘受盡虐待,不平等的看待,是對德國的仇恨的表現,而在《地雷區》這部電影中仇恨的載體是孩子,此時,孩子代表著未來的理想不攻自破,就暗示著戰爭帶來的後果,反戰的觀念展現得淋漓盡致,所以童真是永恆的,戰爭帶來的苦難使童真黯然失色,與此同時我們會愈發懷念和平的可貴。
   人們說戰爭片,反戰片是最能表現人性的,《地雷區》亦然。影片對人性的展現主要是通過4個視角,一個是埃布中尉對那群孩子抱以仇恨厭惡恨不得讓他們在排雷時炸死的視角;一個是海岸邊那位母親剛開始對德國戰俘排斥到最後感激的視角;一個是塞巴斯蒂安·舒曼對軍士長的態度對同胞的態度的視角;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是軍士長剛開始對這群孩子的仇恨到後來的關係到最後幫助他們逃回祖國的視角。這4個視角代表著二戰後不同角色的態度,把戰後人性的轉變表現得極其令人信服。勾畫出來的人物弧線清晰明了,不僅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更是把反戰的觀念一再拋出。
   影片的攝影十分大氣,工整,視覺上實在是美的享受。配樂夾這感人的故事與《美麗人生》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拆雷的戲拍得十分緊張,讓觀眾不禁為這些孩子捏了一把汗,讓觀眾站在了這群孩子的視角看待問題,在不知不覺中從這些戰俘的命運中思考到戰爭給雙方帶來的傷害。
   總之影片所帶來的心靈的震撼不是一點點的,相信每看完一次都有不同的收穫。或許我們真的應該反思反思,戰爭是絕對的必要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