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qi
2016-05-02 00:05:32
再找童話國
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謝著領受,就沒有一樣是可棄的。——提摩太前書4:4
短短97分鐘的時間,鋪陳了一則飽滿的故事,一群缺乏愛的失敗者和一番似紙如棋的炎涼世態。
主人公王佳梅,從一個破碎的家庭開始,便註定她最終令人唏噓的慘澹結局。父母離異,背井離鄉來漂泊到廣東再輾轉到香港,似乎有理由去理解母親想要把她接到身邊照料但礙於政策只能讓她獨自生活的心。一個女孩成長為青春少女最重要的七年時光,父母的陪伴竟是雙雙缺席的。影片中的王佳梅,中三輟學、援交少女,但在筆者看來,她絕對不是個壞女孩,甚至覺得她有些可愛。
懷著不那麼純粹的目的,一直做著一個模特夢。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十六歲的碧玉少女,佳梅對美有著強烈的渴望。化妝,穿高跟鞋,愛漂亮的耳環,一路搬家都帶著的那副模特海報,無一不見證過佳梅最具生命力的夢想。然而,被貧窮壓抑著,被錢驅使著的夢想,待一次次走投無路之後,也不容她守得初心了。亦或者,佳梅從一開始渴望成為模特就便是希望可已經濟獨立,用自己的經濟獨立紓解來自家庭、社會的壓力,宣告自己的成熟,告訴這個待她看似太過無情的社會,她靠自己也可以好好工作,漂亮生活。
模特夢破碎後,佳梅做起了援交少女。影片裡主要交代了佳梅三次援交經歷。每一次經歷對象不同、時期不同,次次看似獨立發生的事件,但反覆出現的某些意象和細節線索的暗示,讓觀眾很容易把前後串聯成一個整體,勾畫出更為細膩具體的的佳梅內心世界。第一次的生硬,尷尬和不適應,拿到錢之後立馬去買了正品的耳環。可能只有佳梅自己知道,當初母親要回那對別人送出手的正品耳環而換上一對假耳環時,她內心的貧窮的厭惡和抗拒,想要擺脫現狀的用力和對金錢的渴望。
她並不貪心,不需要很多錢去買大大房子和漂亮汽車,但哪怕是讓她「傾家蕩產」也要得到那副漂亮耳環。一直反覆強調佳梅想要有錢,但當這是十六歲少女把零錢包裡的錢零零落落抖在售貨員面前的時候,筆者反倒覺得這個姑娘對錢沒什麼價值概念,只知道這可以買到自己心心唸唸的東西。因愛的缺失而無限放大的缺口,那種生命和愛從來由不得她把握的無力感,只能用她能達成的方式,不惜代價,去彌補。
第二次的援交是對王佳梅這一形象更全面的刻畫:讓觀眾看到她的另一面,如其他同齡少女一樣,會喜歡,會犧牲,會渴望並相信著愛情。不收費的性服務,雖未說破,但也是她盡力給到彼此的定義了:想做你的愛人;若不能得到他不離手的遊戲機,新的一台也寧可不要,不能言明,卻也是細膩的暗示了:想要的不過是能佔有那麼一小部份的你。這些都是她能給的喜歡、犧牲和試探。但從對方不肯送她遊戲機這一幕,似乎就可以預見到,佳梅之後經歷的被拋棄被否定。面對說起謊話來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渣男語氣急促地向自己女朋友「說明」他們的關係,佳梅還是選擇了配合出演,但從頭到尾她給的愛情,都得不到一絲尊重,更別提回應。
第三次援交對象,也就是殺害王佳梅的兇手,丁子聰。一個用如此殘忍的方式處理的屍體的人,其實也有他有情的一面:付一顆真心給明知道不可能愛他的人,喜愛鄰居婆婆家的小貓,對母親的愛和敬重,這些頗有些感人的細節雖然並未濃墨渲染,但也見得丁子聰這個人物是有溫度的。
當然也絕不能否認他身體裡殘暴狠毒的因子。一個貫穿影片始終的問題便是,為何丁子聰能對一個初次見面,沒有積怨的少女痛下毒手。郭富城扮演的臧Sir幾乎從一開始就確定了犯罪嫌疑人和被害者,作案手法,並沒有如很多犯罪電影一樣,一步步把破案過程展現在觀眾面前,而是圍繞著丁子聰的作案動機,漸漸清晰地把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現給觀眾。
丁子聰和王佳梅,大概是同一類人。八歲那年親眼見到母親身亡,和父親幾乎無話可講的他,也是缺乏父母的陪伴和關愛的。少年時代家庭愛的缺席,似乎都為丁子聰和王佳梅的悲劇人生埋下了最重要的伏筆。
曾以為離愛情很近,曾相信終於被人在意值得交付所能給的所有真心,但也不曾料想,到頭來他們還是被拋棄的那個。好容易等到光照進黑暗裡,救命稻草一般的本以為是希望。可是如果並沒有救贖自己的能力,抓住救命稻草又有什麼用呢?更何況,註定會消失的這一絲光線,其實是最後一根稻草吧。
至於最終殺害佳梅,或許是一種理解,一種解脫。丁子聰告訴臧Sir,自己不是討厭女人,是討厭人;他不討厭佳梅,甚至是喜歡她的。佳梅曾告訴過丁子聰「有時候會想,死了也挺好的」,「因為活著會痛,活著會恨,活著就要每天想著怎樣活得更好」。你看,在她的概念里,活著會痛會恨,卻沒有愛。
佳梅一句「我想死」,丁子聰說「我幫你」,但當他真的掐住佳梅的脖子快要失控時,他鬆手了。反倒是佳梅,雙手再次攀上丁子聰的手,帶著放到了自己脖頸旁。這一次丁子聰沒有鬆手,而佳梅,似乎也終於解脫。眼淚滑落的時候,她笑了。
總會有人高高在上地說,如果你連死亡都不怕,那你還懼怕什麼?也曾一度認為,主動放棄生命的人,都是對生命,對自己作為人的不尊重。你連死都不怕,這份勇氣還不夠支持你活下來?但聽多了別人的故事才慢慢覺得,很多人在生命中都總會有某些堅持,如果不能理想地生活,如果生存的狀態對他們來講已經沒有意義了,那結束生命對他們來講,便是一種選擇。愛之於影片中的佳梅,是一種越缺乏越渴望的存在,而這一份追求,卻從未實現過。
總體而言,這是部整體基調頗有些黑暗陰鬱的影片。每個角色幾乎都是缺乏愛的,誇張地折射出香港社會存在的病態。然而,這部影片同時也有給人以希望:丁子聰入獄後,其父去世,監獄牆上掛著父母的照片,或許不如他期待,但也是一家人團聚了;佳梅的家人從悲痛中慢慢走出來,佳梅失去過一個小孩,而姐姐卻為家裡帶來了新的生命;臧Sir花更多的時間陪伴著前妻和女兒……似乎每個人的生活都在朝更光亮的地方前行著。
影片的最後,臧Sir推開窗戶,街邊來往著四組人:一個拖著行李攔車的少女,一個推著板車的工人,一個陪著小孩上學的婦人和一位修女。
帶著行李攔車的少女背著一個背包,和佳梅初到香港是的打扮幾乎一模一樣。不管她去到哪裡,為什麼離開,都是跟舊的生活告別,開啟一段新的旅程。
推著板車的工人應該暗示著丁子聰,影片中作為貨車司機的他,經常以這樣的形象出現。
陪著小孩上學的婦人,給人一種強烈的希望:因為童年、青年時代的親情缺失,導致王佳梅、丁子聰這類人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他們急切地希望得到認可,不管以何種方式,他們需要證明他們是被這個世界所需要的。他們也十分渴望得到關愛,一方面得不到便在另一方面加碼。這樣一份希望似乎讓人覺得,不如從頭來過,定會好好愛著。
修女這個意象很有意思。佳梅來港後在基督學校唸書,學習聖經是他們必修的功課。可是她所表現出來的家庭觀和她對待兩性關係的態度,都讓筆者以為她不是一個信主的人,只是在基督學校唸書而已。
基督教是教人熱愛生命,忍受苦痛的。哥林多前書13:7這樣鼓勵信徒: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放棄生命的佳梅似乎並不相信自己可以憑藉主得到救贖。這一世活得太痛苦那不如上過天國再來過。看到佳梅在跟丁子聰聊天時說到自己是信主的,說到人死了之後會上天國,上了天國做什麼都可以,似乎更多理解,她為什麼想死,有勇氣去死。這是種在絕望中無可奈何而迸發出的希望吧。
影片中提到的提摩太前書4:4:「 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謝著領受,就沒有一樣是可棄的」。但諷刺的是,都是造物主所造,王佳梅們卻也真的像是被這個世界無情拋棄了。又或許,佳梅始終還是不夠信。不被人愛。也沒有信心可以好好愛自己。她對一個未知的天國有太多期待,相信那裡充滿著愛,在那裡做什麼都可以。急切希望逃離眼下這個世界,因為沒有再比這更糟糕的人生了。
但願真的如佳梅所願,死後的她,可以上天國。
熱熱鬧鬧的短暫一生,不過是一個追逐渴望愛的人。王佳梅不是傳統意義上知書達理、冰清玉潔的亭亭少女,但性情確是真實而熱烈的,令人疼惜的。悲劇收尾難免會令人覺得沉重,但總是會有光,照耀死蔭之地的。
再干半杯
再找童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