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2 01:20:29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踏血尋梅
一、 尋梅、孤獨的人、踏血、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踏血尋梅》用段落式的方法,分為《尋梅》、《孤獨的人》、《踏血》與《看得見風景的房間》。前三個部份,其實分別旁觀者警察、受害者佳梅、施害者子聰的角度來看案件。
在《尋梅》中,主要介紹了命案現場,以及基本的案情。在《孤獨的人》描寫了佳梅如何走向援交,以及與兩個嫖客的故事,在《踏血》中,主要是丁子聰描述他如何碎屍,場面血腥。在《看得見的風景的房間》中,主要是佳梅與丁子聰的故事,聊天記錄與相見情節。不知道導演是不是有意選了《看得見的風景的房間》這個題目,在網上搜這個題目可以發現這是一部愛情文藝片,講得是大家閨秀露西和下層青年喬治的愛情故事。我個人認為可能與這沒有什麼關係,因為片中反覆出現這幾個字的拼音縮寫「kdjfjdfj」,不管是在東莞,還是在香港,佳梅都把這幾個字母寫在牆上,後來臧Sir發現這是佳梅的QQ密碼,顯然這幾個字對佳梅來說很重要。我覺得看得見風景的房間的含義就是:從情節上看,佳梅希望自己搬出去一個住,而不是和姐姐,媽媽以及繼父一起住,佳梅渴望擁有一個自己的房間。從深層上講,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房間是能夠看到風景的,這樣的房間讓生活變得舒適幸福,而在佳梅心中有一個自己的房間則意味著一個幸福的生活開端,在家中,與姐姐擠在一間房間裡,還要忍受著與母親的爭吵。綜上可以看出,佳梅不僅僅是想要一個自己的房間,她還渴望有一個獨立美好幸福的生活。可是這個社會與這個時代卻沒能讓她實現這樣一個普通的希望。
二、 為什麼活著,為什麼想死
其實這部片的看點並不於案情,而在於為什麼丁子聰會對一個無怨無仇的援交女下手,這也是臧sir最大的困惑,下面是臧sir探監問丁子聰這個問題時的對話:
臧sir:有一個問題我一直想問你,既然不是完全因為吸毒影響,不是為錢,不是私人恩怨,又不是性虐待,為什麼(殺王佳梅)?
丁子聰:你真的想知道我為什麼殺王佳梅,
臧sir:我不是想知道你為什麼殺人,我是想知道事情為什麼會發生。
……
丁子聰:我覺得你想多了,我一點也不討厭佳梅,我怎麼會討厭佳梅?我甚至喜歡了她,我完全不討厭女人,我討厭的是人,我不想佳梅是人,所以殺了她。
最終在《看得到風景的房間》中找到答案。下面是兩個人的關鍵對話:
KAMA:到我問你問題了,如果你投胎會想做什麼?
崖上的聰兒:沒想過,反正不想做人,做人好無聊,你呢?
KAMA: 我是信主的,死了之後我們都會上天國,上了天國做什麼都可以。
崖上的聰兒:到我問你了,你怕死嗎?
KAMA: 不怕,有時候還會想,死了挺好的。
崖上的聰兒:為什麼?
KAMA: 因為活著會痛,活著會恨,活著就要每天想著怎樣活得更好。我很想堅強,但是會累,特別是一個人的時候。
(天亮)
崖上的聰兒:天亮了。
KAMA: 天亮了,說明這個世界還是繼續的。
在這裡可以看出這兩個社會邊緣人物對於生死的態度,兩個人都在社會中的夾縫中生存,一個人在逃避著生活,消極地工作生活,一個艱苦地為了更好的生活拚搏著以致於走上社會上大多數人看不起的不歸路的少女。前者感覺到生活的無聊,後者感覺到生活深深的無力感。生活在繼續,時間從來不停,一個死腦筋的得過且過的憎恨人類的人遇到了一個對生活從希望到絕望的人,在交合過程中,一句「我想死」,引發了這起悲劇。可這真的是悲劇嗎?丁子聰想幫佳梅實現她這句話,想要掐死她,可是中間他放棄了,但是佳梅卻拿起他的手示意他繼續掐死自己。或許她是在尋求著解脫,或許她是尋求神的國。不管如何,她的死是她自願。可真的是自願的嗎?在初見丁子聰時,她給丁子聰念了聖經裡面的一句話 ,她說:「我喜歡這段,弟茂德前書第四章第四節「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謝著領受,就沒有一樣可棄的。」一個篤信主的人,一個深信「凡神所造的都是好的」「沒有一樣可棄的」的人卻選擇了「自願」的死,對神造的不可棄的生命卻選擇了放棄,這是一種怎樣的絕望,是一種怎樣的無力感。這種深深絕望下的自願去死難道是真的自願嗎?是這個社會的謀殺嗎?還是這個社會的謀殺呢?
三、是香港,還是這個社會的錯?
在《孤獨的人》這節中,佳梅和幾個香港的本地女孩(應該是朋友)一起交談,有下面這麼一段:
佳梅:其實你現在缺錢用嗎?為柯不做【M】記(麥當勞)
某香港女孩:是M【M(港式口音)】記呀,不是【M(重音)】記啊,做了兩個月也不會說,想說你不是大陸的也騙不了人」。
這一段反映兩個問題,一、為什麼香港人一定要強調香港口音?二、為什麼要騙別人「你不是大陸人」?其實很顯然,這反映了香港的自視甚高與歧視大陸人。片中也處處反映著佳梅被香港這座城市壓迫。佳梅的姐姐對臧sir說過自從來了香港,妹妹變的沉默,做什麼事都躲躲藏藏。媽媽也變了,變老了。香港這個深度消費化的城市,到處充斥著物慾與誘惑。與第二個嫖客在床上時,佳梅看到他拿著sony的遊戲機,想讓他送給他,嫖客卻不願意。最終她還是有了遊戲機,在見到丁子聰時,在他面前炫耀了一下。一台小小的遊戲機不能得到,一對自己中意的小小的耳環卻不能得到,想要自己在外面租房住卻不能如願。她那美好生活充滿了物慾,這是這個社會向她提示的,這是別人向他炫耀的。
最終她得到了那對耳環,在第一次援交後。
店員:幫你包起來?
佳梅:不用了,我戴著走。
店員:謝謝你四千三百八十八。
佳梅掏出包里所有的零錢,叮鈴咣啦……
買到了耳環,她先是輕輕地嘆了口氣,然後望著鏡子裡帶上耳環漂亮的自己,嘴角挑起了傷感的微笑。
表面上看,是香港這個城市在不斷地壓迫著她,這個城市的不友好與消費誘惑讓這個少女走向了悲劇,可是換了地方,在上海,在北京,在廣州,又能有什麼差別。全世界都在宣傳著所謂的美好現代生活,各個政府都在鼓勵消費,在變得越來越陌生的社會中,路上人們唯一的聯結,只有那對穿著名牌服飾跨著名牌包包開著豪華轎車的人的羨慕的目光而己。社會在宣揚著消費至上,那些剛進入到社會的年青人既希望「這應該是我的生活」,可是越來越固化的社會階層讓這些年青年,尤其是沒有充分人力資本積累的年青人不能輕易地擺脫自己目前不盡如人意的境地,片中佳梅一直想要作一個model,可是公司只是讓她發傳單,辛辛苦苦地工作一天卻只有一點工資。像丁子聰那樣的人是沒有無力感的,因為他是消極地生活,他感到的只是無聊,無力感來自於奮鬥過後的一無所獲或者沒有得到自己應得的。
或許你覺得我怪社會怪太多,「難道就沒有個人的原因嗎?別人都活的好好的,為什麼就她想死」。我無法堅決的反駁,可是我覺得不管是社會,還是個人,都要有一種內省,社會以及社會中的人都應該反省自己做錯了什麼,自己有哪些還不夠好的,尤其是當社會出現了違反共同信仰,共同價值觀的事時。2008年香港碎屍案,香港社會就應該反省自己對於外來移民,尤其是大陸移民是不是不友好,是不是要給他們相同的關注與平等的對待。社會頂層還應該反省自己對社會底層的人的幫助是不是不夠,社會貧富差距是不是太大?社會階層是不是固化的太嚴重?上面這些問題,大陸同樣也是值得深刻思考的。
四、 娃娃看世界
鄭秀文的《娃娃看世界》貫穿了整部電影,是佳梅學廣東話時常唱的廣東歌,歌詞「臉上泛上微熱,發上結著紅蝴蝶,正是那段往事,我思憶中的七月」是她的QQ簽名。網上找來歌詞,如下:
忘不掉的歲月
印象里是我淡淡泊泊的家
在日記內某夜
你和我像痴心娃娃看天下
薝蓬上面那天空
那年可不一樣嗎
那天我不懂你的話
如今自己繼續每日
製造我熱熱鬧鬧一生
但在美夢裡又渴望
再做個簡簡單單的人
回頭問問這天空
這人生可輕易嗎
這些你到底明白嗎
臉上泛上微熱
發上結著紅蝴蝶
正是那段往事
我思憶中的七月
樹都長得高嗎
記得那一天嗎
你可記得那天惜別
見面卻是無話
再任性吧小娃娃
快樂了便笑吧
讓失去的感覺
又進入我軀體
再乾半杯再找童話國
小孩子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本能地想得到,長大後,想得到的東西越來越多,自己卻越為越不能輕易得得到想要的東西,比如幸福的生活。回想起娃娃的時候,那麼單純簡單,可現在的生活卻讓自己過得好無力,奮鬥了卻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這個時候多麼想要一個童話國。
碰巧的是,在寫這篇文章時,網易雲音樂剛好隨機到梅艷芳的女人花,我就一邊單曲循環著聽完這首歌,一邊碼著字。梅艷芳雖也可稱為悲情一生,但終究給後人留下無盡的念想,我卻感慨佳梅這朵女人花才是「女人如花花似夢」。將歌詞附在下面,也算紀念這個碰巧之事。
其實不管男人,還是女人,都是在同一社會中,大部份時候生活的無力感是對所有人的。總覺得,一個社會可以有很多問題,但是不能讓其中的人感到太多的無力感,要讓人們覺得奮鬥後的生活是幸福的,是美好的,是可以得到的。
女人花
我有花一朵
種在我心中
含苞待放意幽幽
朝朝與暮暮
我切切地等候
有心的人來入夢
女人花 搖曳在紅塵中
女人花 隨風輕輕擺動
只盼望 有一雙溫柔手
能撫慰 我內心的寂寞
我有花一朵
花香滿枝頭
誰來真心尋芳蹤
花開不多時
啊堪折直須折
女人如花花似夢
我有花一朵
長在我心中
真情真愛無人懂
遍地的野草
已佔滿了山坡
孤芳自賞最心痛
女人花 搖曳在紅塵中
女人花 隨風輕輕擺動
只盼望 有一雙溫柔手
能撫慰 我內心的寂寞
女人花 搖曳在紅塵中
女人花 隨風輕輕擺動
若是你 聞過了花香濃
別問我 花兒是為誰紅
愛過知情重
醉過知酒濃
花開花謝終是空
緣份不停留
像春風來又走
女人如花花似夢
緣份不停留
像春風來又走
女人如花花似夢
女人如花花似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