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踏血尋梅--Port of Call

踏血寻梅/PortofCall

6.7 / 2,473人    126分鐘

導演: 翁子光
編劇: 翁子光
演員: 郭富城 春夏 白只 譚耀文 金燕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Joyce

2016-05-02 04:01:01

底層困境


踏血尋梅


《踏血尋梅》橫掃香港金像獎各大獎項,讓這部集合兇殺、碎屍、援交的限制級電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一直對犯罪懸疑片情有獨鐘,而可惜的是華語幾乎沒有可以明顯界定為此類的電影。在此之前,我最喜歡的應是《白日煙火》。犯罪片,如果僅僅只是表現殺人者的兇殘和過程的血腥,那未免太過淺薄。作為一個法律工作者,在看每一部犯罪電影時,都要思索的是,為什麼會出現悲劇?如何再避免悲劇的發生?

由於是駭人聽聞的真實事件改編,所以影片一開始就直接拋出答案,兇手是誰,被害人又是誰。而這部電影最與眾不同則是,即使一早告訴了你謎底,但你還是會屏住呼吸心懷無數個疑問,看著警察藏sir抽絲剝繭般還原整個事件的真相。藏sir活的也是卑微、孤獨和痛苦,其實作為一個警察,只要破了案將兇手繩之以法就是完成了工作,可他偏偏太過於執著,抓到了兇手還要去了解他的成長經歷、生活現狀,甚至是犯人已經都去監獄服刑了他還要再去尋找答案。對於他我是理解也同情的,或者可以說是工作上的一種強迫症,不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知曉每一個細節就痛苦到無法生活。所以他不像一般警察只是把破案當作工作,而他分不清工作和生活,自己充分融入每一個案件中去體會各種痛苦,所以他註定家庭不幸福,總是擺脫不了的孤獨。所以,他將整個事件的真相,從警察、兇手和被害者三方的視角中還原出來。
 
自從「占中「爆發以後,香港與大陸的矛盾不斷爆發、升級。我們不禁要問,香港社會到底怎麼了。在十年前的大陸人眼中,香港就是遍地黃金的天堂。香港代表著發達、繁榮、文明和秩序,多少人和片中的王佳梅一樣,都是懷著對東方之珠的一片憧憬踏上這片土地的。王佳梅的媽媽是,王佳梅的姐姐是,她本人也是。她們以為香港的生活如TVB的影視劇,人人都是億萬富翁,人人都住著千萬豪宅。可以說,在那個年代內地年輕女孩嫁去香港的人都抱有這樣的幻想。所以,王佳梅的身上又多了一個「新移民」的身份,而這個身份與她的悲劇緊緊相聯。如果這部電影發生的背景不是發生的香港,或者王佳梅不是新移民的身份,那麼電影的現實色彩將會大大減弱。

今天的香港,社會非常畸形,貧富差距到了民眾要揭竿而起的地步,紙醉金迷、燈紅酒綠和物質拜金快要摧毀傳統的價值觀,百分之一的富人掌握著社會一半以上的財富,而大多數平民的生活狀況就如電影中那些底層。這部電影裡的香港跟我們平日看到的不一樣,沒有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沒有繁華整潔的中環,沒有山清水秀的離島,整部片的色調陰暗、壓抑,逼仄的公屋,潮濕陰暗的住宅,凌亂油膩的茶餐廳,到處都是窮街陋巷,跟我們以往眼中的香港相差甚遠。也許,這就是底層人生活的香港, 它是如此的落敗和頹廢,壓抑到讓人絕望。「看得見風景的房間」,這句話在影片中一直是個謎底,到最後才被揭曉。你所看到的風景取決於你處的房間,即你所處的社會階層。所以,這部電影中展現出的香港也就是底層人,以及新移民眼中的香港。階層可以跨越,但對於香港這樣一個成熟穩定的資本主義社會,階層的跨越甚至是比登天還難。

《踏血尋梅》的劇情第一時間讓我想到了許鞍華的《天水圍的夜與霧》。不同的是,《天水圍的夜與霧》致力於表現「新移民」在香港面臨的身份和生存困境,說粵語,住公屋,家庭暴力,社會歧視,綜援制度等等,這些問題都植跟於香港社會。而《踏血尋梅》的後半部份,導演似乎忽略了「香港」主題這個特色,而是去表現人的孤獨感。以「孤獨」作為根源去解讀王佳梅、丁子聰和藏sir,背離了影片一開始定的基調。在孤獨這個文藝的命題下,手段如此殘忍的兇殺案解釋的有點牽強。因為孤獨,王佳梅哀求別人殺了自己;因為孤獨,丁子聰殺人忍碎屍成全愛的人??

最近看了很多關於香港社會和港漂生活的文章。我從未在香港真正的生活過,但在深圳的十年中也經歷了香港神話的破滅。從一開始對香港的趨之若鶩、艷羨和憧憬,到如今的失望甚至是憤怒,香港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電影中的底層困境存在於每一個國家和地區,但是出於十字路上的香港,香港人面臨身份認同的迷失,這個問題更為突出和嚴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