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踏血尋梅--Port of Call

踏血寻梅/PortofCall

6.7 / 2,473人    126分鐘

導演: 翁子光
編劇: 翁子光
演員: 郭富城 春夏 白只 譚耀文 金燕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四心居士

2016-05-03 05:59:01

KBJJBDRS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暮春微雨,天幕低沉,是適合看這部電影的日子。
        與之前成功的宣傳相比,電影明顯有點撐不住場面。無論導演初衷如何,但從電影本身出發,探索香港社會是過度解讀,童年的陰影和成年的犯罪沒有很好地勾連起來,心理層面的線索多少有些蒼白,尋找犯罪動機的懸疑和推理又被交叉複雜的回憶線所沖淡。來回震盪纏綿的敘事線條里,有意無意間,鏡頭真正對準的,是一種孤獨,是一種看不見羈絆的人生,是謂kbjjbdrs。
        自接觸日本文化始,我一直很喜歡羈絆這個詞。人生在世,千頭萬緒,但真正構成個人生命存在、浸透每天生活底色的,無外乎區區數人、寥寥幾事而已。我們與這些人和事的關係,有的時候讓人愉悅,有時候又讓人痛苦,情感天平起起伏伏中,形成了一種難以切割的羈絆。同樣也正是這種羈絆,構成了大部份人的存在理由。生死並不是我們在生死關頭所以為的那種非此即彼的對立,人們在謀生的步伐里,同樣踩著覓死的足音。生死之間含混不清又各自拉扯的張力中,全靠羈絆在維持著這微妙的平衡。換言之,許多人其實並沒有自己以為的那麼熱愛生命和積極向上,我們只是還有不能死去的原因,無論是要做的事,還是要陪的人。
        這樣的羈絆很重要。電影中,警察們有,因為他們有孩子,導演反覆交代了郭富城和女阿 sir跟自己孩子的交流,雖然方式不同,但卻都是羈絆的明顯體現。可佳梅也好,丁子聰也好,他們卻都沒有。工作不如意,家庭不順心,甚至根本沒有家庭可言。現實生活的艱難和貧困讓他們苦惱,與親近之人的難以溝通又讓他們委屈,所以在這樣一種人生的孤獨面前,生活本身變成了一場沒有希望和未來的旅程。他們並不仇恨什麼,因為比仇恨更可怕的冷漠早已佔據了他們的全部身心,所以在殺與被殺之間,他們一起共謀,完成了對於人本身意義的否定。
        人是生死的集合體,當一個人不再追求生的意義,那麼他首先迎接的不是死亡,而是人本質的失去。
       最為可怕的是,這樣一種無羈絆的孤獨,還是代際傳遞的。英國有一部紀錄片很有名,導演記錄了一群孩子將近20年的成長曆程後發現,除了少數人以外,許多底層世界的人都會延續自己父母輩的命運。缺乏良好的教育啟蒙和物質支持,他們不僅繼承著貧窮,更傳承著自暴自棄和消極懈怠。郭富城飾演的臧sir的女兒,這樣問郭富城,王佳梅算香港人嗎?她死了後還算香港人嗎?拋卻這裡面的地域意義不談,這個問題卻揭示出這樣一個尷尬的問題,共同生活在一個藍天下,佳梅們彷彿生活在另外一個世界。他們每天的掙扎和絕望,對於事業人生羈絆的勉力支撐,他們無力人生的代代傳遞(佳梅肚子裡未出生的孩子具有極其強烈的寓意),只有在溫熱的鮮血從新聞的字裡行間里滲出來時,我們才會略有察覺。可也就只是有所察覺而已。所以,在臧sir踏血尋梅,深究謀殺背後的原因時,他的上司才會反覆說,不要再查了,結案就好了。那個世界,只是數字,只是文字,甚至連鮮血,我們都聞不到血腥氣。
       佳梅說,她想要一個看得見風景的房間。這個房間並不僅僅是那個遊戲機,又或是好看的耳環,就好像丁子聰也不只是想要慕容的身體而已,他們希望的是自身價值的實現,是對於愛與被愛的渴求。所以雖然他們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具體物件,可卻得不到老闆的尊重、母親的親情、戀人的愛戀。那種讓人唏噓的無羈絆人生以及人生背後的無力感,在佳梅狠狠地把耳環扔到地上時,最終演化到了最高潮。
        除了死亡,還有什麼能承載這樣的無助?安撫這樣的孤獨?可除了死亡外,難道不應該還有什麼東西,來追究死亡背後的故事,那寒冬梅香之下的腐爛和破敗嗎?
        踏血尋梅不會是港片的未來,就好像它不會使任何一個國家電影的未來一樣。我們只習慣於看將罪惡繩之以法的曲折過程,卻不喜歡看有人去庖丁解牛地分析犯罪形成的根源。我沒有踏血尋梅的勇氣和能力,卻希望能有一部韓劇《signal》里那樣神奇的對講機,並通過它也像主角李材韓一樣,問問15年後的人們,在那個時代里,有錢有勢的人還是可以隨心所欲作惡多端嗎?王佳梅們,還是沒有辦法像正常人一樣,找到自己羈絆的歸屬嗎?
       這支梅花,誰能尋得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