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墊底辣妹--Flying Colors

垫底辣妹/奇迹补习班(港)/奇迹补习社(港)

7.4 / 1,869人    117分鐘

導演: 土井裕泰
編劇: 橋本裕志
演員: 伊藤淳史 有村架純 吉田羊 野村周平 安田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七月

2016-05-03 23:37:02

有些路一旦選擇,便意味著再也沒有回頭路


在電影院看《墊底辣妹》,如果不是身邊有人,我一個人一定會哭成狗。看完這個電影,我的心情只能用「百感交集」這一個詞語來形容,這種交集讓我無所適從。它不斷迸發出來的,是人生、生活、優秀、努力、選擇、艱難……一團亂麻里最後的總結是,人生只會越來越不易。

在看完這個電影子個小時裡,我都在想一句話:人生一旦選擇了「優秀」,便很難有回頭的路。這讓我想到自己,還有身邊那些努力改變的朋友,他們很艱難,我知道,他們很辛苦,他們在拼命付出,努力,他們異常痛苦,可是,他們根本停不下來,他們毫無選擇。

從前只知道吃喝玩樂打扮臭美的工藤沙耶加,當她開始有意識上的覺醒,被外界評價和信任刺激到的時候,當她開始努力學習去考一個不可能的大學的最初,她就沒有了回頭的路。哪怕她最初努力的開始,只是為了看到補課老師的一張土到爆的照片。

人生一旦開始,到底以何種形式開始,早已不再重要。

所以,即便中間她拼命學習,不出去玩,不染黃髮,不穿短裙,不目中無人拼命努力的那一年多的某一個節點,她崩潰了。她不想學了,她放棄了,不管老師還是同學,還是媽媽,他們的愛也好,信任也罷,都無法讓她繼續下去。她覺得自己堅持不下去了,那種崩潰戰勝了以往的奮鬥,戰勝了老師的期望,也戰勝了她想要踩踏世俗覺得她不行的那些人的鬥志,甚至戰勝了她對媽媽辛苦打工賺錢供她補課的愧疚。

電影的螢幕上顯示著:痛苦、寂寞、不知道未來該怎麼辦……那種在時鐘的滴答聲里無聲出現的一行行灰色的詞語與字句,滿是絕望。人最絕望的時候,不是悲傷到極致,而就是如同一覺醒來感覺自己被掏空了般地虛無感。那種虛無,讓你渾身軟弱,沒有力氣對抗這個世界。

我有過,相比高中的時候高考,我跟好朋友一起躲在被子抱著痛哭,遠沒有大學時期考試前期的復習課上,我一覺醒來的虛無,讓人絕望。我聽見不遠處,有同學在背誦各種知識點,可是我渾身無力,我的腦子轉不動,我想就那樣趴在課桌上,攤成一片水漬。

讓我感到難過的,不是沙耶加因為努力被痛苦的折磨,而是我已然看到,她選擇了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生,她就再也沒有回頭路了。不管路上她多麼難過,孤單,無助,煎熬,不管她怎麼瘋,怎麼放縱,在此之後,她依然要回歸原有的路。她還是要努力學習,她還是要去考慶應大學。

人生何嘗不是如此,當你選擇了一條路,不管這條路上如何坎坷曲折,佈滿荊棘,你喊疼,你無望,你只能往前走。

相比那些說放棄就可以放棄的人來說,這種選擇了優秀的人,他們永遠不可能有放棄這條路。沒有人驅使她前進或者後退,她也未必真的在意他人的眼光和鄙視,一切都是從她自身出發,她自帶光芒,她註定如此。

一直被認為命該如此的人,未必如此,一個自身決心命該如此的人,一定如此。
就像一直被沙耶加爸爸認為能夠進專業球隊的弟弟,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他能夠成為一個出色的棒球手,可是他多年來的堅持,放棄只在一瞬間,而且放棄的很徹底。沙耶加覺得學不下去痛苦的時候,只是翹了幾天的補習班,淋了一場雨,大哭了一場,但她的弟弟,選擇不做棒球手,可以馬上退出棒球隊,馬上墮落成街頭混小子。沙耶加做不到,所以她只能回去繼續學習,繼續努力,繼續面對困難。

都想做一個堅強的人,也都想做一個內心強大 的人,想成為人上人,想與眾不同,想出人頭地,想優秀,但這意味著什麼,在最初,可能我們都沒能想到。這意味著它並不像賺錢那樣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或者像織毛衣那樣,總有織完的一天。這意味著,你一旦開了弓,再也沒有回頭箭。你必須做一個迎面艱難的人,不管多麼痛苦,你只能迎頭面對。

我為這種毫無選擇的迎頭面對,感到難受,胸口堵得難受。
張德芬說:「人生大部份的痛苦來自於人不願意面對真相」。記得之前看過一個電視劇,一個女人一直在等一個男人,後來有個人告訴她,那個男人死了。那個轉告她的人說:「往往事實的真相總是讓人難以接受。」對,我發現了人生的真相,但是我不接受。

「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當我在難受於人一旦選擇就沒有回頭路的時候,可能有些人覺得人生的確如此,沒什麼可難以接受的。就像我寫到死亡,當我想到它,我知道這是結局,但是我無法坦然接受一樣,就有人說,人生本來就是這樣一個過程,你要接受。

道理和理智,在感性的時候,毫無作用。我寫下這些的時候,我是感性的,但你讀到這些文字的時候,也許是理性的,如果恰好你也感性,也許你同我一樣焦急,如果你理性,你才能輕而易舉說出生活的真諦。

我明白,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時候,人感到孤單無助的原因,因為你無助的時候,不一定他人也無助,你的恐慌得不到同等的回應,甚至會有人嚴厲的指責和反擊。

其實當局者有時候比誰都明白。
人如果放棄一件事,就是放棄了,不會太掙扎,也不會太痛苦。你痛苦,絕望,說明你很難放棄。只是你需要暫時的休息,逃避,解放,當你緩過氣來,有了精神的時候,你依然精神抖擻的上路。換句話說,你只是需要停下來給自己充電,哪怕是踹自己一下,讓自己先熄火,一旦充滿了電,前方路途再遙遠,艱難,你依然凜冽前行。

這就是孤單,永恆的孤單。

這個電影還讓我看到另一點,就是人生太需要溫柔。當你溫柔,一切才能迎刃而解。在這一點上,沙耶加的媽媽做的很好。不管是對孩子,對老師,對丈夫,她無比溫柔。所以她很少有矛盾。她丈夫偏激,執著,所以容易跟兒子和女兒產生矛盾,非黑即白,非對即錯,那種偏激和執拗,有時會蒙蔽人的雙眼,讓你看不到愛的人好的一面,生活美麗的一面。

西西弗斯不可能在一夜或者一年或者某一段時間推翻頭頂的巨石,但沙耶加的父親,卻是一個猴急的西西弗斯,他希望一下子實現自己的願望,一下子實現自己的期待。他迫不及待,他無法容忍,他自然焦躁不安。當他兒子親手打破了他的迫不及待之後,一切撕裂了之後,他清醒了。意味著他溫柔了,他覺得自己的兒子沒有成為一個優秀的棒球手也沒關係,生活還能繼續,還是要好好愛自己的孩子,他甚至馬上能夠換一個角度,站在孩子的一方,去理解孩子。他親手燒掉給兒子買的那些打棒球的球具。

沙耶加從小到大,上學鬧事,她媽媽不知道被學校老師叫去學校多少次。她媽媽沒有一次覺得丟臉,或者自己的女兒不好。不行就轉學,女兒開心的長大,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才最重要。

很多家長在孩子惹了事被叫到學校去的時候,都覺得丟臉,沙耶加的弟弟退出棒球隊他爸爸氣急敗壞的怕被叫到學校丟人現眼也是一樣。可是,沙耶加的媽媽說,她被叫到學校過那麼多次,沒有一次她覺得自己的女兒讓她丟臉。

很多事情,換一個角度,會有不同的理解和體驗。有時候很多問題,都是自找麻煩。
補課老師坪田,也是一個溫柔的人。他沒有萬能寶典,讓壞學生喜歡他,喜歡學習,他唯一的利器就是溫柔,溫柔的對待學生,理解他們,站在他們的角度上想問題,找到問題,然後同他們一起解決問題。

當一個人願意徹頭徹尾的為他人著想的時候,這種力量任誰都很難抗拒。更何況這些一直被家長、同學、老師,鄙視,視為渣滓的學生,更需要這種關懷。一旦他們得到了認可,他們的努力,比那些每天得到誇讚的學生更加一發不可收拾。

沙耶加說過,「從前我叛逆,我尖銳,是因為我覺得那樣我才能少受傷害。」面對周圍人的攻擊和不屑,一個人起碼要在表面上做足功夫,才堅持的下去。從前她只是沒有機會,空間,去做一個優秀的人,一旦人們給她足夠的空間,她願意盡力而為。

人很寂寞,尤其是有所堅持的人,更寂寞。
讓我覺得可悲的鏡頭是,當坪田滿眼熱淚的跟西村老師說,讓他相信沙耶加不是一個渣滓,是一個很好的學生,未來有無限可能的時候。西村老師一直低著頭,我以為他認真聽進去了,他感動了,他會認同坪田。事實上是,等到坪田說完,他諷刺的拍了拍手掌,說,話說得再漂亮,你不過也只是一個想要靠補課賺錢的老師。

那一刻,坪田的人生一定是無敵的寂寞。

西村太過無情,可是,現實生活中,這般無情地人,太多太多。他們從不認真聽你說得話,也從不把你的鬥志和理想放在眼裡,他們用世俗的或者已有的標準來衡量你,將你一下子擊倒,他們從不相信你會突然改變命運,重新站起來,他們輕易地的否定你,把你狠狠地踩在腳下。想翻身,呸,簡直是做夢!

「那種不可能實現的夢,還是不要做了。」當沙耶加要考慶應大學的時候,她的爸爸、弟弟、還有西村老師,都這樣對她說過。這是一句頂無情的話。

不知道是可笑還是可慶幸,當一個人決心努力,當他憑藉一己之力改變一切的時候,真的能改變一切,甚至能改變那些嘲諷自己做白日夢的人的看法。他們最初看起來堅不可摧,毋庸置疑,可是一旦你努力,你可以打破命運,打破一切固定的規則。

世俗,還有規則,並不堅不可摧,只是需要你去用力打破。
你要做一個有力量的人,你要面對無數的困難,你要決心從一個渣滓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可能我只覺得人生無奈,充滿無奈。

當我想到自己前路慢慢,還要無數次翻山越嶺的時候,我感到無奈;當我發現自己明知道要翻山越嶺卻別無選擇的時候,我更加無奈。我想抱頭痛哭,我想逃避,我想放棄,我想愛,想墮落,想一無是處。可是當我想這些的時候,也證明我根本無法放棄。我只是會累,但是我不會停下來。

呵呵,人生,難受的時候就要哭出來。
畢竟,前路還有那麼多苦要承受,不要讓哪一次成了你跌倒的理由。畢竟,未來還有更痛的痛在等待著我們。痛苦不值得積蓄,只值得經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