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麥者
2016-05-04 06:30:24
奮鬥的城市,有金錢;卻住不下愛和家鄉
《踏血尋梅》影評
奮鬥的城市,有金錢;卻住不下愛和家鄉
文 | 執麥者
2016年5月3日
「2016年4月3日,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落下帷幕,該片包攬了除最佳導演外的幾乎所有重量級獎項,收穫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編劇等七項大獎」
如果說《色戒》發現了湯唯,那麼《踏血尋梅》則發現了春夏。儘管這部電影,拿下了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諸多重要獎項,但是比起螢幕上常常看見的郭富城。白只,尤其是春夏,才是構建這部電影的靈魂。
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大的驕傲,應該是最佳電影《十年》,它和《踏血尋梅》一樣,都無法在內地公映。前者是因為政治題材問題,後者則是因為尺度過於血腥。導演翁子光在內地上《中國夢想秀》,期望這樣一部電影,得以在內地上映。但是可想而知,在娛樂為王的內地電影市場裡,即便是能夠刪減尺度上映,縱然是郭富城領銜主演,諸多獎項在身,這樣的電影,註定是沒有合適的票房匹配的。
《踏血尋梅》將了一個血腥殘忍的故事,將原本真實的新聞事件,換了一種角度的解讀。使得原本殘暴惡劣的殺人事件,頓時有了更多人性的意味。一個案件,三個人物,郭富城飾演的辦案工作狂,白只飾演的有過成長壓抑的底層屌絲男,還有春夏飾演的內地妹,毫無立足感的港漂。
電影極其慢節奏的,冷峻的講述了一個看似兇殘極致的殺人截屍的案件。且,在影片的一開頭就展示了殺人兇手,死者身份。儘管電影類型標註的「懸疑」,但故事的核心,更像是一個核心是探討人性孤獨,城市迷惘和歸屬的文藝電影。
血腥的背後,是更為惆悵的孤獨和無力感,這大概是《踏血尋梅》最佳的表達形式。
曾經有在深圳的朋友告訴我,這是一座充滿奮鬥的城市。我問她,那有愛嗎?她遲疑了一會告訴我,有吧?誠然,寫上一座充滿奮鬥和愛的城市,該是多麼美麗和文藝的句子。
但是,人生往往不是簡單的文字,生活未必是美麗的連番,有時候,生活,就是各種殘忍的堆砌。
王嘉梅的故事,簡單而易見。隨著改嫁的母親來到繁華紙醉的香港,在家庭的瑣碎和生活的困頓里,成為了援交少女。遭遇過動心和似乎的愛情,也遭遇了不屑和無視的玩弄。對於她來說,牽掛的,大概是湖南老家的父親。那一句簡單的「曼聯輸球」,大概是父女最簡單的思念的方式。儘管故事沒有深究這段父女情的梗概,但是這樣的落魄隨意的婚姻失敗,各自飄蕩選擇歸屬的故事,何嘗不是我們隨意可見的家庭常態。
白只飾演的殺人犯丁子聰,自卑,沉默也暴躁。母親的意外死亡,大概促發了他對世界的躲避,就如同他自己所說,他厭惡的,是人。這種社交焦慮,使得他願意龜縮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和自己玩弄。從事著底層的工作,拿著微薄沒有著落的薪水,他只是在香港這座富奢之城裡再普通不過的一個人。
對於她來說,慕容是他的傾心,是女神的存在。而對於慕容來講,她對丁子聰的靠近,只不過是一種優越感的親近。一個漂亮有資本的女生,往往追求的是金錢,物質的生活。但是常常也會有一些地位低下,在身後時刻陪伴她神傷的最普通不過的異性等候者。
在海邊夜晚的紅槍車震,成為他人生最銘記的快感。以致於他要溫習這樣的快感,會極為虔誠的割破手掌,致敬那血紅的時刻。這種愛,本身就是極為謙卑和內心跪稽的姿態。對於他來說,即便是一夜的施捨,也都會是他一生的銘記。
王嘉梅和丁子聰的相識,緣於網路。那幾段對話極其詩意。大概,孤獨者的內心,都是有詩意的世界。無非這樣的詩意,是陰霾的,是黑暗的,是無人意識和疼愛的自憐。讓他們相識的原因,大概是因為孤獨;而讓他們親近的原因,更加是因為孤獨。
一個在城市裡,沒有了親人和愛人;一個在城市裡,沒有了傾訴和內心的記掛。
他們有的,無非是被城市拋離的漫步邊際的孤獨感。
對於王嘉梅的求死,是一種自由的寄託,縱然死亡不是人生應該有的追尋。但是就好像她所說:」活著,就要去尋找活得更好的意義。「
不知道為什麼而活,這大概是人類絕望的原因。
本片的電影攝影指導是杜可風,電影的光影壓抑卻不恐懼,就好像是陰沉的天,遲遲不落雨,讓你無法宣洩,一種壓抑的情緒自始自終圍繞。即便是尋找真相的警官,同樣是白鬍邋扎,隨地而眠。」睡得早,就會噩夢驚醒「。
故事裡的,和尋找故事裡的人,是同樣的。
看完這部電影,我想起一個聽到的故事。很多年前,朋友的朋友跟隨生意失敗的父母逃難,最後某一座南方城市定居。父母生活困難,和弟弟蝸居在不足二十平的房間。她則為了生活各種辛苦。做過啤酒妹,還做過很多辛苦的工作。雖然自始自終沒有出賣過自己什麼,但是生活的困頓,使得她內心對溫暖和愛的渴望,顯得特別的敏感。仍然她的父親,亦是繼父。每次回家吃飯,都會被各種挑剔,戲謔,嘲弄。每次回家,都會帶淚離開。有時候,她只是思念她的母親,但是每次這樣的思念,變成了難過的記憶。於是,回家越來越少。
後來,因為她的努力,和好人緣,慢慢在城市裡找到了自己不錯的工作,朋友,甚至是感情。不錯的工作,甚至還首付買了一套小公寓。
再後來,聽到的,是她焚碳自殺的消息。
毫無徵兆,毫無生息。
我們都以為自殺者會如何的轟烈,其實,他們往往,就這麼悄無聲息的離開。
無非留下的,是親人永遠無法平息的傷。
這個故事,和電影並不那麼像。但是,讓我不可抑止的想到這個故事。
我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一定不是因為我們自己,每一個人真正的存在,一定是因為這個世界的某些人,某些事情。人,一定是我們關心,愛的人;事情,一定是我們內心牽掛,渴望成就的事情。
那些願意離開世界的人,如果他們不是衝動和幼稚,那麼,一定是內心對世界了無牽掛了。
我們希望所有的人,都要愛惜自己的生命。
死去很容易,活著卻更有意義。
只是想到那個故事,想到一句話:奮鬥的城市,有金錢;卻住不下愛和家鄉。
忍不住,落淚。
執麥者(子俊)
【執麥者】【言情錄】【言徒】【玩家】【別樣】品牌創始人;主持人、策劃人、自由撰稿人、微電影編劇/ 導演;文集:《執麥者》、《執愛者》、《諸羅記》、《三個夢》;詩集:《半老少年》、《第九題》;言集:《言·途》等;微電影作品:《八零後’s·花開記》《八零後’s·傾城記》《借錢》等。
▲執麥者文章涵蓋影評、詩詞及其他文案作品
感謝閱讀、歡迎留言探討
如無授權,謝絕轉載
媒體約稿,請致電15697177473
微信聯繫:zhimaizhe